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C/S模式的网络外语教学系统由于过分依赖于服务器,难以突破带宽与服务器性能的瓶颈。有着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而基于P2P技术的网络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所有在线节点的带宽与硬件资源,便捷地实现流媒体直播以及学生间、学生和教师间、教师间的在线交流和资源共享,弥补传统教学网站的不足,极大地改善了在线外语教学效果,为网络外语教学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采用P2P网络技术的本质是让所有的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直接的互动,弱化并取消中介的作用,让互联网资源的使用不必通过服务器去下载与浏览,这样就能够提高互联网的运行速度,提高了互联网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P2P技术带来的版权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末以来,以Napster为代表的P2P软件的迅速兴盛,在导致P2P技术迅猛发展并打破了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互联网格局的同时,在版权领域也引发了一场又一场侵权与反侵权的较量。我们需要在详细解读P2P技术的基础上,从与P2P技术有关的行为性质入手,对哪些属于不侵权、哪些是直接侵权、哪些是间接侵权,进行界定,对P2P技术带来的版权侵权问题和对策作出较为全面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P2P几种身份认证方案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现有的P2P网络接入身份认证方案的优缺点,根据现在P2P系统的需求,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指纹技术的应用于远程访问P2P的身份鉴别方案,该方案在传统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应用K认证协议并将指纹特征融入其中,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双向认证,最后还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网络边沿缓存能够加速流媒体的传输,它是一种提高Internet上流媒体服务性能的技术。为了减少流媒体服务启动延时与抖动,降低流媒体服务器服务时的资源(CPU的利用与网络带宽)消耗,提出了基于客户端缓存代理系统解决方案,且对所提出系统的RTSP协议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和比较目前典型P2P流媒体系统之后,提出一种基于自治域的P2PStreaming系统.该系统考虑了网络的松散性,将网络根据对等结点的地理位置来划分成不同的自治域系统,在自治域系统内推选出一些能力比较强的结点称为强结点,由强结点构成系统的中继层,降低自治域内的通讯开销.并在网络拓扑构建过程中借鉴了非结构化P2P的Gnutella组网策略并对其进行改进设计,同时系统设计使用了合理的数据分派算法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P2P系统的应用,使得作品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也使得对作品的侵权越来越成为可能,为了寻求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播与版权人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从网络技术和法律方法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P2P系统中的著作权侵权问题。认为P2P系统中的著作权侵权应当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只要ICP所提供的内容侵权,就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软件提供商在明知或应知软件侵权的情况下仍然提供服务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软件经营者则可以适用"通知与删除"规则,在有证据表明有人利用P2P系统侵害著作权的情况下,软件经营者应当停止相应服务,否则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对于P2P用户,则可要求其对其共享文件夹中的侵权作品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图书馆的分布式P2P环境中,提出一种新的信息搜索和信息过滤模型.模型包含搜索模块和过滤模块两个部分.搜索模块采用P2P技术分配和保存的对等体统计值,完成用户的一次查询.根据相同的数据,过滤模块针对一个连续查询,选择最可信的数字图书馆发布最合适的文档,从而提供发布、定制服务.在进行对等体选择时结合使用资源选择算法与行为预测算法,提高了信息发布的召回率.最后比较了搜索模块和过滤模块,使读者对模型有一个整体概念.  相似文献   

9.
以P2P技术为核心的新信息传播模式,在具有极大优越的同时,也给版权法带来了极大挑战.P2P技术发展以来的案例和现状表明,版权法规制陷入了困境.考虑到P2P的价值,对P2P的使用应予以疏导,而不是简单的禁止、制裁.合理使用是P2P侵权案件常见的抗辩,然而作为对作品的无偿使用方式,合理使用无法适用于P2P模式.对P2P使用的疏导,应建立在网络环境下革新的著作权补偿金和集体管理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深度业务感知的需求与现状,及其用于识别P2P的应用;对比了现有网络和NGN的区别,总结了运营商应对P2P的措施及各措施的优缺点,以及运营P2P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深度业务感知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明确了深度业务感知未能完全达到电信级要求的背景,提出了电信运营商介入P2P运营的具体方式。该运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在于合理利用了P2P技术的优点,是一种融合各方优势的运营模式,深度业务感知技术在其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