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已有相关研究中地域针对性较弱的现状,以及工业节能在重庆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基于2004—2011年统计年鉴中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和增加值能耗的相关数据,采用"单位GDP能耗因素的数学分解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将工业节能总量分解为一级结构节能量、二级结构节能量以及技术节能量,并讨论各因素的变动趋势和对节能总量的贡献程度,得到关于影响能耗变动的决定性因素的结论:首先是技术因素,其次是二级结构因素。同时,经过纵向比较,发现重庆工业技术性节能进入瓶颈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对1993—2013年新疆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并对各产业结构与效率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影响新疆能源强度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各产业内部能源效率的变动,其中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对整体能耗下降起着重要作用;结构因素贡献率较小,甚至出现反向作用,其中第二产业结构因素对能源强度影响波动较大,多数年份起到阻碍作用,而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能源强度下降;与全国相比,新疆结构节能水平较低,调整新疆产业结构,挖掘节能潜力迫在眉睫。该文从挖掘技术性节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行能源多元化战略三个方面提出降低新疆能源强度,促进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伴随环境问题的日益紧迫,居民家庭生活中的能耗与碳排放问题逐渐成为今后社会关注的重要方面,通过将居民消费研究领域的习惯形成模型引入到居民生活能耗的分析框架中,计算中国居民生活能耗中的习惯量,研究中国居民生活能耗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居民生活能耗中存在较大的习惯性成分。通过将居民生活能耗中的习惯因素扣除后,基于协整方程,发现生活能耗中非习惯性成分与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是同向变动关系,与工业化是反向变动关系。从降低生活能耗的角度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建议,认为:居民的节能消费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在抑制居民生活能耗过快增长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研究:以D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视角出发,借助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基于D市68家样本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绩效及政策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节能减排行为是在内外驱动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企业规模、上市情况、产品市场及节能减排投资回报率构成第一主成分。(2)企业节能与减排行为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十一五"期间,D市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平均降低13.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平均减少9.5%,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减少8.7%,均未完成国家和D市的节能减排目标。但与节能相比,企业减排的积极性更高。(3)节能减排政策是制约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重要症结。"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政策应该主要在三方面改进:综合利用多种节能减排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指标分配方式、推进节能减排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相似文献   

5.
结合中国CO2排放的现状,运用改善的因素分解方法,就中国CO2排放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认为:经济增长是促进能耗增长与CO2排放逐年增长的主导因素,而且这一作用还呈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能源结构调整并未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CO2排放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因素。其中,能源技术进步减排效应最大。2020年减排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重点是控制煤炭消费的快速增长,以及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双重优化。  相似文献   

6.
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对区域碳强度目标的设定问题进行研究,以区域碳排放模型为基础,根据模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情景设定,分析预测区域自身的碳强度降低情况,从而制定出适合本区域的碳强度目标。以北京市为例,设定出15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分析在不同情景下碳强度目标的实现情况。研究表明:北京市“十二五”期间的碳强度降低18%的目标是合理的;北京市2005—2020年的碳强度目标在45%~50%之间会更为合理;北京市“十三五”期间碳强度降低区间应在6%~8%之间。对北京市而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平稳发展,都能促进碳强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建筑业的发展直接影响钢铁、建材等多个高能耗经济部门,是对中国能源消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可比价投入产出表,计算了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中国建筑业的完全能耗,然后结合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生产部门的直接用能强度、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中间需求、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等宏观因素对建筑业完全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的完全能耗远高于其直接能耗;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等宏观因素是导致中国建筑业完全能耗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能耗定额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对能耗定额方法的研究,可以促进建筑的合理用能,能进一步推动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分析了国内目前的几种能耗定额方法,提出了基于弹性定额理论的能耗定额方法,该方法能够鼓励能耗的降低,抑制能耗的增加;弹性能耗定额理论简单明了,易于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作为2006年全国唯一完成单位g d p能耗降低目标任务的地区.北京市以不到7%的能耗增加支撑起12%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帮助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适度、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消耗降低、民生改善"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Laspeyres指数及其模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更完善、合理的完全分解模型,基于完全分解模型,运用1980~2008年分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能源消费相关统计数据,定量测算并深入分析了能源消费变动及各个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节能量和节能率。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能源消费变动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趋势和制定相关的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的任务,仍然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一五”规划的核心问题,从中长期发展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现在经济发展的困难,主要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国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进步明显,标志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以能源消耗翻一番实现了经济增长翻两番,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通过努力,资源约束问题可以缓解。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注重解决,“十一五”时期要把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摆在突出位置,这是不同于以往五年计划的地方。中国经济的壮大必然触及现在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国要高举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旗帜,也要善于按照国际贸易的普遍原则,利用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主义两种政策实现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2.
1980-2004年中国能源消耗(生活消耗除外)出现了较大波动,本文运用完全分解模型研究了能源消耗的减物质化过程。结果表明,1980-2004年累计节能量为80790万吨标准煤,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1980-2001年中国能源消耗减物质化处于波动之中,节能缺口幅度大致在1.0之内频繁波动(绝对值),2001年以后中国能源消耗减物质化出现了剧变,节能缺口急剧下降,实际节能率远远低于潜在节能率,能源供应出现了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在8个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与前几个时期相比无论在广度上或深度上都是最好的,但"十五"也存在不足和薄弱点.十一五"是我国民族语言研究的重要时期,应在三个方面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4.
广西“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智慧,对于推进广西“十二五”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宏观考察广西“十一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程,可以获得深刻的哲学启示: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两区”和“一带”、“内力”与“外力”、发展经济与节能减排等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合同能源管理进行了充分肯定。合同能源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有助于提升节能效率。但是,合同能源管理民事纠纷在“十三五”期间呈持续增加态势,严重影响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通过梳理和分析312个有效案例,发现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存在节能量核定主体不明确、用能方不履行给付合同款项义务、用能方滥用合同解除权、长期性导致合同难以完全履行等问题。为了实现“十四五”期间的节能目标,应当通过明确节能量核定主体及其义务、强化合同款项支付约束机制、完善合同解除适用规范、克服长期性引发的合同风险等措施,有效解决合同能源管理民事纠纷,积极促进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人口预测和人力资源供给分析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提出的,它们未来的发展状况,对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对福建省"十五"期间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十一五"期间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初步预测,旨在为福建省制定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人口统计上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十二五”时期增强能源供给能力、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本文在阐述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具体路径:加强能源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能源自主创新;增强能源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形成合理的能源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型电力;建立并完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继续扩大能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处于指导地位,具有战略意义。在分析辽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成绩和显现问题的基础上,与其他沿海发达省份进行对比,找出辽宁存在的差距。通过对辽宁资源分布特点及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工业化发展进程和新型工业化水平、省内自身发展优势与劣势和省外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提出辽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确定主要攻坚任务,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江苏房地产业在“十五”期间应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