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微博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博强自由性、高互动性、即时、多元非线性和裂变性传播效果等特征;论述了对微博传播进行有效引导和控制的重要性,在借鉴已有调控经验基础上,提出通过微博网站“自治”、用户群体“自律”、媒介深度融合、政务微博正面引导等策略对微博进行有效调控的建议,推动微博进入一个稳定、有序、健康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
数字传播背景下电视传播受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信息超市”裹挟,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升级传播,微博自媒体的兴起,导致其传播效率、传播权威衰减。于是破解瓶颈的制度、运营、技术“三大创新”之说颇受关注。而电视媒体借势新媒体的媒介融合,则成为目前技术创新的最大特征.本文以凉山电视台实践为例,就从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创新传播手段,优化本土传播模式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国内电视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稀缺,以及在中国电视产业转型过程中,媒介品牌价值的日益提升,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加速品牌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晰。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结合现实国情、传媒政策、管理体制、传播观念等元素,率先强化了节目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品牌意识,展开节目运作的品牌竞争。  相似文献   

4.
以 SWOT 分析视角,比较中美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与“艾伦秀”,探讨美国电视节目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并从中汲取经验,以期让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尤其是刚起步的脱口秀节目更加好看,达到传播正能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的复杂性致使对网络内容的管理难度增大.随着律师集体维权现象的增多,案件传播中律师微博言论的管理问题也愈发引人注意.文章提出从主体角度管理网络舆论的对策,认为对于律师微博言论的管理要借鉴“善用善管媒体”这一党和政府媒体执政过程中的基本经验,并做到持之以恒.律师微博言论虽然有可能影响司法公正,但是司法公正只有在遭受到“明显而即刻的危险”时,对于律师微博的言论才有必要运用法律手段加以限制.除此之外,主要应通过强化司法机关在信息传播中的责任,采取技术手段与鼓励律师自律等方式来对其进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6.
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是博客与即时传播信息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传播现象.2007年微博在我国兴起,它以其多样化的发布方式,快捷、广泛的即时交流特点,迎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生活背景下的心理交流需求,加上写作门槛的降低,强化了网民的参与度,使其在我国发展迅速.2010年以来,它已成为个人的广播站、企业的"营销利器"、新闻单位获取新闻线索和新闻发布的平台.微博传播改变了媒介生态,大大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将新媒体传播效能更大化,深化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内涵,其自主传播个性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平民造星”娱乐节目近来在电视媒体热播,由此迎来电视娱乐产业新时代。文章理性地审视了各类节目的特点,从参与者、媒体、观众三个角度出发,指出了“平民造星”娱乐节目风潮所引发的不良社会综合症。  相似文献   

8.
微博的发展越来越火,它正充当“网上新闻发布厅”的角色,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不但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整个舆论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9.
微传播即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1年1月10日开通“陈先红红树林”新浪微博以来,我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微博控。在每一个碎片化的空闲时间,甚至于大段大段的学习时间,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iphone4的苹果力+新浪微博的围观力所建构的“人联网”世界里:新鲜的资讯、智慧的思考、丰富的情感、冲突的社会、激扬的情绪……3个多月近万名熟悉或者陌生的朋友注视,让我深度体验着“微传播”的生活图景和关系模式,让我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我在微博上写道:“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不开微博是不合格的,否则,我们永远只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做明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以来,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全面实现了它的传播功能,而作为一种视听结合、跨越时空的艺术造型样式,其审美功能的全面实现还需努力。如果说,过去的40年,中国电视处于一个“自足时代”的话,那么21世纪的中国电视进入到一个电视文化的“自觉时代”。电视本体特征和文化特征,决定了电视声画造型的基本规律。当下电视艺术的唯美化趋向对电视人提出了增强审美意识,激发艺术想象,创造优秀艺术作品的高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大众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论述在大众文化影响下的电视娱乐节目。在大众文化时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具有娱乐化、商业化和大众化等特点。同时,对大众文化时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微博和微信为典型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历史性登场,蕴藏着诸多传播风险;从微博的风险扩散机理看,主要基于“病毒裂变式”传播机制、简化表达机制和多节点结构,微信的风险化解机制比微博更弱;典型的传播风险包括国家治理风险、社会信任风险和个人隐私风险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铲除传播风险的酿成土壤,构造风险防范的多元参与机制,发挥法治和德治的合力作用,通过加强传播风险管理实现秩序化。  相似文献   

13.
微博事件具有高度公众性、议题性和影响力,深层次触及受众情感和切身利益.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研究视角,从微博事件传播的媒介生态因子和传播模式两个角度来解读和研究微博事件的叙事文本、受众生态、环境生态及传播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传播模式作系统性的考察,为我们正确把握微博事件传播的特点,引导微博发挥社会正能量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进入了不确定性增加、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高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改变了传播的理念和定位,对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社会促进了传播主体与内容的多元化,加剧了传播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微博传播的兴盛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增长形成了叠加效应,从而也使微博传播成为突发公共事件治理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微博为突发公共事件注入新鲜元素的同时,也为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提供了新工具和新场域。至于政府、传统媒体和公众的三重博弈关系,也因微博的深度介入而被注入了新内容。要有效地治理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在这三重关系博弈的实践中充分考虑微博带来的新变化,努力把握微博带来的新契机,化被动为主动,以微博治微博。  相似文献   

15.
在微博传播中,个体成为信息传播唯一的“把关人”,被提升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一旦个体道德判断出现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基于微博独有的裂变式与多中心式传播模式,其所产生的负效应将会迅速蔓延,给现实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干扰。因此文章将基于社会直觉论中关于个体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从道德的来源及道德判断的工作模式,对公民微博传播中道德判断的五种基本道德议题、基本特征及“熟人社会”对个人道德判断的影响进行理论探讨,以求相对性排解微博传播中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微博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平等性等特点。政务信息传播部门和民众借助微博传递政务信息,形成新的政务传播形态与格局;政务信息传播部门和民众作为政务微博的传播主体,需要提升微博素养,掌握微博使用技巧,提高微博传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突发性事件报道屡见不鲜。新技术——Web2.0自媒体产生带来了媒介的新发展,使传统媒介不再是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唯一主角。微博正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博的研究对转型期的中国具有意义。文章以微博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出发,探讨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传播模式、微博传播效果、微博舆论引导、微博谣言的控制和引导等切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时代崛起的微博社会空间中,“热点话题”与“活跃用户网络”从客观上成为构造网络舆情与舆论新生态,推动微博信息传播的两大要素。而深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则离不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互作用;“高峰体验”的推动;“自我效能感”的助推;“自我服务偏见”的强化,以及“炫耀性心理”的触发。  相似文献   

19.
微博谣言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微博的虚拟性为微博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微博的隐蔽性使发布谣言的责任主体难以确定,微博的互动性使微博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广。性质瓶颈的“谣”化,主体瓶颈的“谣”化,心理瓶颈的“谣”化,类别瓶颈的“谣”化,反映出中国网络法制不完善、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有效推进微博的健康发展,对微博谣言进行法治规范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0年微博年度报告,微博对当下网络舆论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网民爆料首选方式。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各地政府纷纷开通政务微博,与网民沟通引导网络舆论。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新浪微博2011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微博进行研究,尝试通过"两会"微博管窥中国政务微博的主要传播特征、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政务微博的未来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