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文章初步阐述了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土地开发整理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并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为新农村合理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土地开发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反哺农业的民心工程,已使农村从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实惠,特别是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土地整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必要性,提出了为实现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土地整理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的现状与愿望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入户访谈法对山东省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的现状及愿望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农民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土地整理,但参与不及时、不深入,农民对土地整理存在自己的愿望。研究认为,应建立农民全程参与土地整理机制,成立土地整理农民组织,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农民广泛地、有组织保证地全程参与到土地整理中。这对促进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动力学原理透析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总结了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对耕地保护的成效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探索和实践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农居点等建设用地整理等措施,以促进耕地保护系统的稳态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农民增收问题能否得以解决,关系着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本文从农民增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入手,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在贵州省10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确定了9个典型示范村,整理了典型示范村及其对照村连续两年调研所得的数据资料,并将数据资料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照分析,据此论证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收入增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城乡土地利用的要求,阐述了进行农村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土地整理的目标、效益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措施方案,并针对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此为依据来探讨土地整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所具备耦合条件,解析了耦合的机理,主要体现在发展机遇、资源配置和发展效率的互动作用,并设计了耦合的模型,提出了耦合的实现路径,即在优化经济结构、平衡供需关系、时间空间转换、人员交流互动和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实现耦合。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我国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特征出发 ,提出了公众参与土地整理规划的总体框架设计。该设计已在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生态型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践中得到了较好运用 ,通过土地整理实践 ,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地整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农地整理是在农村区域内,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的综合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手段。在分析农地整理内涵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提出了推进我国农地整理的一系列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规模经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利用效率的提高,然而在实际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低效利用、闲置土地和土地流转过程中"非粮化"现象,阻碍了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通过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科技创新和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对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新思路,被广泛应用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对邙山镇六村居民点整治“迁村并点”的规划方案加以研究,探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迁村并点”模式下可取得的规划效益,“迁村并点”不仅可以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而且可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但最终的规划效益取决于方案的实施情况,所以在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为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参考;也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后的效益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中国应对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瓶颈约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文章界定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私人投资的两种模式,首先从土地投入、资本投入以及综合考虑两种要素投入三个视角给出了土地整理项目收益分配的理论表达,研究表明,相对于单一以各村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或对项目的投资贡献作为收益分配的依据,综合考虑两种要素投入的分配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公平和效率原则。重点分析了两村合作基于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收益均分博弈三种模式的投资分担均衡,研究得到博弈的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和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土地综合整治有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各项评价指标,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投影法构造了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各评价方案的灰色关联投影值,判断各决策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接近程度,以此来比较所选项目区内各个项目效益的大小,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实施不同整治工程内容的两类项目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居民点整理和新村建设为中心的综合整治效益较好,但对农村土地不能忽视农田整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农地流转中政府与农户目标选择的矛盾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将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流转过程中涉及到的两大利益主体———政府和农户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目标选择的差异性即矛盾入手,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促使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和政府的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相统一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口流动、土地流转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正处在有利的人口窗口内,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入沿海地区和城镇地区,既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当前,应按照城市化不断推进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和背景来规划、建设新农村,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实效。通过将土地流转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促进土地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并建立起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地方公共财政体系,促进进入各级城镇的劳动力平稳地融入城镇公共管理体系之中,以此形成稳定的、可预期的制度安排,稳定地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推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从对新农村概念的阐释、构建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背景、分析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到探析农村“二人转”语言表演艺术的特点及“二人转”作为方言的一种表现方式与普通话的重要关系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具体分析“二人转”的语言特点,揭示了方言所发挥的必要的言语交际作用、方言所反映的农村乡土人文气息、方言较普通话的不可替代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普通话与方言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新农村和谐语言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有条件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已经难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前,迫切需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率先变革。结合目前我国农村实际,本文建议实施国有条件下的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成为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关系。然而,在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实际发展进程中,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现象,构建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协调关系模式成为了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发展关系的重点。在新的关系模式下,在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的规范下,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当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共同构建文明、民主、繁荣、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