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中生对选修课程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则是学校层面对选修课的把握出现了偏差。为保证高中选修课程的本质内涵的实现,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应在高中建立如下的制度保障体系和操作规范:建立相应的学生自我认知和评价制度,帮助学生发现其兴趣点;设立相应的家庭、学校和教师的后方支持体系,为学生更为科学的选择提供各种帮助;建立灵活的选修课程的选择制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设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及科学的课程评价,能让学生随时调整不恰当的课程选择。  相似文献   

2.
借鉴“中心与边缘”理论对我国当前医学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作用和地位进行应然和实然的探讨;通过比较和分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经典模式和国内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情况,提出我国医学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自上而下的学校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学生群体反馈基础上的师资整合、学科与专业整合、资源整合,以及持续的质量跟踪改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明了高等本科教育中选修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的问题,并就其内容体系的合理设置、学生选修权利的界定、选修课程的选择与确认、选修课程教学组织与考核等环节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尤其是在内容体系上将其划分为专业选修课、能力选修课、素质选修课三大类,并分专业性选修课、相近专业综合性选修课、能力选修课、通用素质选修课、文理工交叉选修课五组开设.对学生选修权利的界定范围、选修课程的选择确认办法等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在扬弃以往道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系统论为理论依据,提出了道德教育与生理教育、心理教育“三理”整合;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三课”整合;小学、中学、大学“三学”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教”整合的教育模式,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括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教育教学理念,阐释了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而重点探究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要求,我国高校必须注重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三大基点。为保证方向引导、精神支持与不偏离法律道德常轨,思想政治教育仍为首位,但须与时俱进;为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潜能与创造个性,应倡导学习自由模式,并以学分制、选修制,主辅修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弹性教学管理配合;要营造创业观念的社会舆论,在课程设置、教法学法、创业基地诸方面全面拓展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程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改进此类课程提出建议。此类课程应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在教学内容上从讲理论向实用上转变,在教学形式上从单一向多样灵活转变,在教学目的上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开发潜能转变。  相似文献   

8.
高师物理专业"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平台、物理学科、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构成。专业课程平台设计成三门必修课程和物理文化系列、物理教学理论系列、物理教学技能系列的选修课程。"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的实施应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哈佛大学课程选修制发展历史的研究,分析了课程选修制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在我国实行选修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1949年以来,我国台湾曾先后六次对原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2004年8月,以“课程纲要”取代“课程标准”,发布了拟于2006学年度实施的高中英语课程文件。台湾高中的英语课程文件的演进,对我们大陆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至少具有如下启示:《标准》可以走向“独立”;淡化必修课程“目标”“内容”的层级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可以分别设计并且贯彻始终;增列选修课程的“目标”“内容”;细化教材建设的规范;加强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培养;重视与大学教育的衔接;编写与教科书配合的《教师手册》。  相似文献   

11.
学科专业培养与教师专业培养分离的教师职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学科教育 教师教育"框架内实行的分离式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把教育类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模块单列,并提高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同时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对教育类课程进行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类型、更新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课程,从而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分离式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亟需提升教师教育质量。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逐渐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职业技能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主要包括由合格走向卓越、由部分走向整体、由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等。同时,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的训练也面临着逻辑起点走向迷失、机制体制流于形式、课程教学热衷于形式、师资队伍各自为政等诸多问题。为了突破困境,应当做到:重建卓越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标准;全力保障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机制运行;构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卓越为价值导向的师资队伍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从职前开始的观念基本确立,但职前教师教育仍在传统的技术型教师培养模式下运行,因此,构建可行的"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就"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的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适应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需要,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促进教师群体由技术型向研究型转变。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实践能力是幼儿教师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着目标中未明确教育实践能力达到的要求、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与整合性、“全程实践”缺少实质性、教学方式忽视实践性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培养目标明确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体现实践性和整合性;与地方幼儿园建立教育实践共同体,采用“合作教学”指导;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等师范教育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学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 目标”的思想,探讨了高等师范吉他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四项内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体系以及取得的改 革成效。认为高等师范吉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多种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吉他演奏者或教师;课程改革体系重点在 于构建高等师范创业体系、吉他人才的市场引领等方面;从目前改革成效来看,高等师范吉他应用型培养出的吉他人才符合培 养目标和预期效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卓越教师培养是落实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直接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在教师专业认证的推动下,西南大学紧扣认证理念,按照认证标准(第三级)开展了学前教育专业自评自建工作,并积极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卓越"转向,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的持续改进,重构卓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指向的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探索实践创新路径,以实现卓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化师范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师范生技能培训,才能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新型教师。新课程视野下师范生技能培训,应该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方式;变革培训模式,完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以培养教师为主要任务的师范院校,它的办学必须与基础教育的发展相匹配,但当前很多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课程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师范院校必须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中小学合作等措施改革教师教育,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介了我国双语教学的界定及双语教学实践的历史和现状,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成功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是: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开发“隐性课程”,努力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各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师范教育走向专业化将是未来 15年山东省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山东省未来 15年师范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设定为 :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及专业化水平 ,提升师范教育办学层次 ,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 ,实现开放性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