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我国商标隐性反向假冒行为司法实践状况,探讨了我国现行法律对商标隐性反向假冒行为的规制存在的问题。根据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有关理论,结合我国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法律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试论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及法律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规制的不足与缺陷,进而提出运用多种法律手段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进行有效规制的方案和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标的反向假冒应涵盖隐性反向假冒行为。商标的反向假冒是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框架内,应由《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共同规制。为适应加入WTO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情节严重的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应予以犯罪化。在设立反向假冒商标罪之前,可通过司法解释对现行《刑法》第213条进行扩充解释,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纳入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定性问题的分歧尚存,原因之一是忽视了商标权的积极权利,从这一视角对该行为的商标侵权性进行经济学的法理分析有助于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准确定性.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可以被认定为商标侵权、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竞合,这种侵害法益的多重性,决定了对其进行多维度的法律规制的必要性.鉴于新<商标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的操作性不强,应该完善各相关法律,以期形成合力,达到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真正有效的规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修正的《商标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进行规制,这是我国新《商标法》的一大进步。但在实践中,对商标反向假冒规定有不同认识。应当正确认识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商标反向假冒与某些相关概念的区别、商标反向假冒的危害,并应对商标反向假冒规定加以扩张理解,这对深刻理解立法机关对商标反向假冒规制的立法本意,加强行政和司法机关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打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利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中探讨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和立法完善.反向假冒行为既是商标侵权行为,也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目前只是单一的用<商标法>对反向假冒行为进行规制,但这种立法模式不能有效地打击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建议:进一步完善<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这两部法律对商标权人的权益进行基础性保护.然后,以<刑法>为后盾,打击严重的商标反向假冒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7.
论商标反向假冒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进行分析 ,指出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是商标侵权行为的一种。强调了在商标法中对反向假冒行为予以明确规定的必要性。结合 2 0 0 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对反向假冒行为的规定 ,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学界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是否属商标侵权有着不同的看法 ,本文在论证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是商标侵权的基础上 ,对规范这种行为的现行有关法律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修改的建议 ,并强调要加大惩罚性赔偿的力度 ,以更有利于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指未经他人的允许,将他人合法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去除后换上自己的商标并投入市场的行为。从消费层面看,它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从竞争层面看,它是通过侵犯他人商标的手段来实现自己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各国不同的立法模式告诉我们,只要法律之间关系和谐,都能收到较好的规制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商标的反向假冒行为及其危害,分析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商标法>对反向假冒行为的约束与制裁,对反向假冒行为的法律适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月1日生效的《商标法》和正在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从立法层面,对商业标识的保护做了一些新的规定:首次确立了商业标识的概念;扩大了商业标识的保护范围,加大对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力度,增加和细化了商业标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对假冒商业标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从使用延伸至生产经营等其他环节;注重对商业标识权利冲突的立法协调,对商业标识反向假冒行为的双法规制。两部立法保护的对象虽各有侧重,但共同关注对商业标识使用的界定,在判断商标侵权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上有其共性。两部法律相互补充,力图协调解决商业标识之间的权利冲突,呈现出立法体系化之美。  相似文献   

12.
依据Trips协议的相关规则和要求,完善和调整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机制,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Trips协议下我国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完善:将服务商标,“类似商品”、“近似商标”侵权行为,反向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纳入本罪的保护范围。对我国刑法第213条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标广告功能的内涵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即包括消费者基于消费体验而对商品的自发传播与推介,也包括将商标作为广告的对象实现对商品的传播和推介。前者源于商标应用于商品这一事实,属于商标基础功能之一;后者源于广告中商品需要明确的指代媒介,属于商标发展历程中新增添的经济功能。对商标广告功能予以法律保护是既是对商标所有人财产权保护的需要,也是对市场竞争平衡关系维护的需要。商标广告功能的法律保护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加强了对商标广告功能的重视,《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应通过对商标淡化行为、比较广告行为等的规制来为保护商标广告功能提供相应的可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指在他人的商品上擅自使用自己商标的行为.该行为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情节严重的,应认定为犯罪.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反向假冒不能定假冒注册商标罪,实属立法之缺陷.鉴此,应完善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在他人的商品上擅自使用自己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反向假冒商标是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消除他人的商标而将自己的商标用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上进行销售的行为.通过对理论界关于商标反向假冒中几个争论较大的观点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商标反向假冒不仅构成侵权行为,而且构成对商标权的侵害.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人们的商标意识不断加强,提供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服务者为占领和扩大市场,越来越重视商标注册,寻求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与此同时,商标假冒侵权行为也由过去悄然滋生发展到现今的明目张胆,其数量之多令人膛目,致使有关部门查而不绝,屡禁不止。1993年我国立法机关再度修订《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并制定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和对假冒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但是,在法院审理商标假冒、侵权纠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关键词广告中商标隐性使用行为的性质界定,理论界尚有分歧。商标隐性使用行为所导致的售前混淆并非我国商标侵权构成要件,因而商标隐性使用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事实上,商标隐性使用行为应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商标隐性使用行为应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制。商标隐性使用行为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和第12条所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从该行为导致的后果分析,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进行规制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排他性和竞争性,这种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使得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提供服务。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出现名称混同、虚假招生宣传、贿赂、诋毁竞争对手办学声誉及不正当的人才引进等种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目前规制这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制度严重缺失,而且现有的规制立法层次较低。鉴于我国立法的现状,可突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法地位,以行为定主体,将高等教育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该法规制范围,这样既有利于全面涵盖各类高等教育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满足法律规制的普适性要求,又有利于提升调整该类行为的立法层次,满足规制法律的权威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代都极为重视官吏选任和监察。从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到秦汉时期选官察举征辟制度,从《唐六典》、宋《庆元条法事类》到《大明律》和《大清律》,我国古代对选官条件、标准、权限和程序都作了严格法律规制。最早开始于西汉的官吏选任回避制度,是为防止官员徇私而设。我国古代官吏监督制度分布在古代政令法令中,贯穿于官吏行政的各个环节,《周礼》、《秦律》、《唐律》、《大明律》和《大清律》等都对官吏监察进行了严格法律规制。对我国古代官吏选任和监察法律规制进行流变考证,对我国'-3前公务员法律规制和西方文官选任和监察制度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任何权利都有被滥用的可能性。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垄断性特征,知识产权被滥用难以避免。当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规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以垄断行为为规制对象的《反垄断法》的出台就显得极为必要。我国反垄断法出台之后,尚存在理论偏差及操作性弱等不足,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完善我国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