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载认为,太虚是气和万物的本体,也即"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理论,认为太虚和气是两个层级的概念。"太虚即气"不能理解为太虚就是气,而要理解为太虚包含气。张载提出天人贯通有两个途径:太虚→气→万物(人);太虚→心(性)→人。张载不仅从客观方面,即物性方面实现了天与人的贯通,更从道德价值层面,也即人的精神层面,实现了天与人的贯通。由此,天与人真正实现了合一。  相似文献   

2.
牟宗三将横渠"太虚即气"之"即"诠释为"不离之即",引发了诸多争论.无论考之于用字习惯、理论目的,还是历史阶序,这个"即"都只宜断为"是",意即"太虚"就是"气",将横渠学理定性为气本论,在学理上没有违和感.牟宗三将"太虚即气"之"即"解释为"不离之即",属于"六经注我",意在凸显儒家"天道性命相贯通"的传统,以完善三系论的分判.我们可以借此消化牟宗三的儒学思想,但不宜认为这就是横渠思想的原貌.不明白这个关系,受牟宗三影响形成先入之见,是造成目前横渠研究多有混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罗光以其"生命哲学"的立场研究和阐释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在对张载哲学的诠释中,他强调张载哲学重在对人精神生命的探讨,围绕精神生命的形上基础、化育方式和最高境界提出了新见解.首先,罗光指出张载哲学中的"太虚"是从本体层面上讲,而"太和"是"太虚"变化之道,表现为体用关系,"太虚"作为形上本体又与形下之气沟通进而化生天地万物,由此阐发了精神生命的形上基础.其次,罗光认为张载提出关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重人性论,解决了人性善恶的问题,在此前提下,罗光分析了"穷理尽性"和"存神知化"两种精神生命化育的方式.最后,罗光将天人合一视为张载哲学思想的顶点,并以《西铭》为文本依据,从万物相通、天人一体的层面论述了人精神生活的至善之境.罗光对张载哲学所作的现代诠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载宇宙本体论中,最根本的观念有四,即气、太和、太虚、性[1]。张载主张气一元论,从气切入,得出“太和之道”,用“太和之道”来论述自己宇宙观的基本思想。以“虚空即气”“通一无二”为中心展开,对“太和”“太虚”“气”等概念的关系进行梳理,从而有“太虚之气”的宇宙本体论思想。“天地”“阴阳”“风雨雷霆”等是张载自然观所得以体现的自然本征,他们之间以“二端”或“两体”的关系存在并运行,从而有“一物两体”的自然本体论。而张载的宇宙本体论与自然本体论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他“太虚”哲学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5.
气化生成和宇宙本体是张载本体论思想固有的两个层面,二者共同构成张载的本体论思想。张载以天释太虚,以儒家原有的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的两个层面来融合源于道家的本体之太虚,以气为太虚存在的载体,以太虚为气化的根据,通过对太虚、天、气三个固有概念的改造来完成其太虚本体的建构,从而为儒家的仁义道德及修养工夫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载哲学本体论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一个研究热点。张岱年和牟宗三分别代表了其中的两种研究范式:在张载哲学本体的判定上,由于对"太虚即气"的不同理解,张岱年认为是"以气为本",牟宗三主张"太虚为本";在张载哲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定位上,基于各自的"三系说"系统,张岱年认为张载属于宋明理学"理"、"气"、"心"三系中的"气本论",牟宗三则视之为"性"、"心"、"理"三系之"性体"系的渊源;在哲学体系建构上,张岱年体现了"接着"张载、王夫之气学讲的哲学自觉,建构了唯物的新气学体系,牟宗三由"太虚神体"的心性化取向,着意于道德的形上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老子》一书论及的“气”为后世道家乃至诸子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理学兴盛之时,张载使得气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这里老子与张载之气有了跨越时空的关联,老子认为气是阴阳之气、精元之气;而张载认为气是承接太虚与万物的重要形态,阴阳之气运动化生万物,同时气在运动变化之中又将天道、人性以形态化体现出来,他将老子的气论哲学深化阐发,自成一体,创立气学,后世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8.
张载提出"太虚"这个概念,其实是对中国传统中"无"的思想的一种继承;不过,张载的"太虚"既有承继了"无"的传统的本体论的意义,也具有"气"的演化的宇宙论的意义。"太虚"是起源,这很好理解,"太虚"是本体虽然理解起来有难度,不过也可以说得通,但"太虚"既是起源又是本体便必然会使它们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因为在本体论意义下的"太虚"与"气"的关系是与宇宙论意义下的"太虚"与"气"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的。这样,张载的"太虚与气"关系的思想就徘徊在宇宙论与本体论两条道路之间,这两条道路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9.
张载作为新儒学的奠基人,不仅将元气一元论提高到了本体论的高度,而且从儒家心性论的立场出发,沿着由孟子开创的"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路径,完成了由"太虚"→"气"→"性"→"心"的本体建构,从而把儒家"心性之学"提高到了"义理之学"的本体高度,为儒学的多向度展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在儒学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大盐中斋在思想学术上以阳明学为立足点,兼收程朱,其思想以"太虚"为核心,归太虚就是要遵从天地万物之理,成就圣人境界。要归太虚,必须致良知;而良知为气质所拘束,只有变化气质,消除气拘物蔽,达观生死,才能使心复归太虚本体,真正达到致良知;与致良知相对而言,去虚伪也是归太虚的一个方法,即祛除人欲虚妄以显现灵明良知。  相似文献   

11.
关于横渠学说为"气本论"或"气一元论"的传统观点需要重新思考.从横渠学说的整体来看,他以"气"的升降屈伸论宇宙万物之生成为始,而以"心"统摄会归天下一切万物为终.前者是形下之器的世界的无尽展开,后者则是形上之道的世界的无穷开显,而性气合一或形上与形下合一的归极之所则在于"心".因此,就横渠学说之整体结构来看,乃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心学"构造.而以"气本论"或"气一元论"来概括横渠学说,实际上只注意到了横渠学说中"气"之形下开展的方面,是未必能得横渠学说之真际的.如必欲以某种"主义"来论定横渠之学,则恐不如称之为"性气不二论"为更能得其实情.  相似文献   

12.
虚气相争是张载哲学研究中的突出问题,而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则在于诠释过程中的范式缺陷和理论内涵分歧。只有紧紧把握张载哲学思维和表述方式的特点,准确理解张载整个思想的主题和整体,并运用内涵一致的哲学诠释范畴,才有可能消弭不必要的争论而对张载哲学的研究有所推进。在这一观念支配下,“气”是张载哲学中关于宇宙统一性、实在性的标志性范畴,而“太虚之性”则是张载哲学的本体,“太虚”和“气”以及其他相关范畴都为张载价值论哲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四书》为代表的早期儒学奠定了儒家人文信仰的基础,而理学家朱熹通过重新诠释《四书》完成了儒家的人文信仰。一方面,朱熹以更加理性主义思想方法与概念体系建构以"天理"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以解决人文准则与终极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朱熹的理论又是一种宇宙目的的象征性表达,包含着生命体验的终极关切,故明显具有信仰的特征与宗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 ,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 ,以“气”为核心范畴 ,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 ,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 ,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 ,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因此 ,王充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  相似文献   

15.
理气观是朱子哲学的核心,但其理气关系不仅在于凸显天理的超越性,同时也反显着气的实在性。因此,对于朱子的理气观,不仅需要从理的角度进行理解,同时也需要从气的角度进行解读。从理气关系的角度看,气始终充当着一切存在之前提基础的作用;而从生物之具到人的生存基础,就是朱子哲学中的气在宇宙天道与人生世界中的两种不同的表现。但无论是生物之具还是生存基础抑或是宇宙发展的力动之源,气既是作为所有存在之前提基础出现的,同时也代表着人所必须超越、驾驭与主宰的对象;而从生存基础到力动之源,则充分展现了从自然到天性这一人既生存其中,同时又不得不时时面对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李二曲悔过自新说之诠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大儒李二曲为了对治时代之“过”,在反思理学及整个传统学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悔过自新”说。该学说以人性本善和“人皆有过”作为“悔过自新”之可能和必要的形上根据,赋予了“过”以普遍和形上的内涵,并将消极意义上的“悔”改造为积极的修养方法。在工夫路径上他强调自策自励,要求从转念做起,将慎独、静坐的工夫与人伦日用中的磨炼合为一体。经由悔过的工夫,二曲要实现一种“新”的成己成物打通、内圣外王合一的理想的社会人生图景。这是该学说的终极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17.
在《道德经》中 ,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了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化的奇丽瑰宝。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一分为三的哲学内涵 ;“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 ;“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 ;求“道”的一分为三的过程 ;并以此讨论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及其解决的方式 ;还讨论了黑格尔对老子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创作了大量七言绝句,他的七绝深婉精工,与他“尚用”的文艺观相比,其七绝创作却十分注重艺术技巧的追求。他的七绝风格形成既有他性格和境遇的因素,又与他对前代诗家转益多师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庄子哲学是以“道中心说”的基本理念进行结构,并且丰富、发展的。所谓的“道中心说”,实际上指的是庄子对于宇宙自然的一种基本认识与基本看法:他以为“道”是一切告勺,本原和中心,是亘古不灭的源与流;“道”既显示着宇宙万物的自然意义与本质,又显示着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原因与特征。正是从对“道中心说”的深切把握出发,庄子把对音乐的体悟与追求,看做是体悟天下大道的重要途径;而通过体悟天下大道,也能够更好地提高音乐感受能力,从而享受音乐的本质意义。虽然庄子不是一个专门的音乐家,而且他在谈论音乐的时候,强调与说明的也不是音乐本身,但是通过庄子对音乐的描写与表现,特别是通过他对音乐完整而准确的欣赏过程,依然可以看到他“法天贵真”的音乐思想,不凡的音乐才情与高雅的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道",主要指形成世界的本原,决定万物的本体,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而老子的"德",其广义是指万事万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狭义则指人的合"道"而行的品性。"自然"是老子"道"与"德"的本质特征。"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体"德"用,二者辩证统一于万物之中。老子哲学的主要意蕴就是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老子对"道"的预设与描述体现出老子哲学理论思维的形上视域,老子对"德"的揭示与规定标志着老子哲学实践关怀的形下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