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海经》"贯胸国"民俗信息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本是研究上古社会的一部信史。若以神话释之 ,愈见其怪诞不经 ,自然难窥其本来面目。贯胸国就是该书记载的古方国之一 ,至今令人费解难读。而从民俗学的角度加以剖析 ,是重新了解和认识上古社会先民生活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桑业生产历史悠久,约在5000年以前,先民就在中原大地上开始栽植桑树。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桑”字,《山海经》、《尚书》、《淮南子》等不少古籍中都有对桑树的描述,众多出土文物上也出现了桑树形象,这些都是极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被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其中记载的祭祀礼制内部一致性很高,大多确凿可靠,对于研究古代的山神祭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不被人所重视。文章对《山海经·山经》中的"祠""瘗"和"婴"等三个祭祀动词,参以上古传世文献和出土甲骨文等材料加以考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并非凭空产生,它源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上古神话中与猪有关的原始意象代代相传给这一形象的问世提供了可能性。猪八戒身上具有的贪财好色、半人半兽、肤色玄黑等特点均与上古神话有着密切联系,借鉴西方“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猪八戒产生的深层文化渊源,并透过此形象折射出原始先民对客体世界所具有的朴素神话思维。  相似文献   

5.
论《山海经》的叙述结构及其文化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海经》的叙述结构呈现为平面铺排的网络状 ,这种叙述结构 ,与华夏早期经济方式孕育出的汉民族思维模式同构。《山海经》与九鼎图像互相映照 ,在宗教层面具有控制神奸的力量 ,在世俗层面具有凝聚民众、巩固政权的功能。作为上古百科全书式的文化文本 ,《山海经》是国家意识确立时的产物 ,也是上古华夏大规模群体行动者经验与想象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是一部蕴涵原始文化的古代典籍,反映了中国上古社会的原始信仰。原始宗教信仰作为原始信仰的一部分,在《山海经》植物神话中有大量记载,主要体现在载日神树、变形神话等方面。通过梳理这些原始宗教信仰的表现,可发现相较于今日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承载的是十分现实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表现了先民浓厚的生命意识。《山海经》的生命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和理解;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肯定;对死的畏惧和对生的渴求;对生命的忧患与关怀。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古图文”与“传世文献”之二重证据体系研究发现:中国上古神话并非古人“幻想”之产物,而是先民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上古“飞碟时代”之描述。先民没有与“飞碟时代”对应的“科技观念”和“科技语言”,他们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之所作出的理解和描述,就形成了以比喻、形似、隐喻、暗示等“谜语”形式说出的上古“神话史”。所以“飞碟观念”正是破解中国上古“神话—谜语”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该文依《禹贡》和《汉书》等古籍所载,运用现代考古学和民俗学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古时期的科学巨著《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的关系。认为《五藏山经》和《禹贡》所载的华夏文化圈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后来的大中华文化圈其地域东达库叶岛、日本和南太平洋诸岛;西至中亚和西亚;北至西伯利亚乃至极圈;南至中南半岛。这一广大地域正是中华民族后来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主要地域。《山海经》早在2000多年前已为这一活动地域奠定了认识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古文《尚书·胤征》与征战无关,《胤征》叙事关乎历法修正,关乎仪式舞蹈;《胤征》之“征”,不能读为征战之“征”,而是正历之“正”;“胤”与“羿”发音近似,胤即羿,“胤征”与“后羿射日”内涵一致;“胤征”与“后羿射日”是同一传说的分化;被视作“历史”的“胤征羲和”与被看成神话的“后羿射日”,都源于《山海经》,反映的都是上古先民测天修历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