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气象灾害是云南地区农业主要自然灾害.影响云南农业的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以危害程度看主要是旱灾、洪涝、冷灾、风雹灾及其衍生灾害.气象灾害在云南发生频率高,且具有局部性、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突发性和并发性的特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云南农业受气象灾害侵袭的风险上升,必须加强生态屏障建设,以水资源为中心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的需求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减灾需求的变化情况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一般说来,综合受灾程度最高的地区作为我国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也应是我国减灾的重点地区.在考虑具体的减灾需求时,需考虑到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深度.总体上看,受灾损失的程度越大、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深,也就越有较大的减灾需求.为有效加强区域的减灾基础能力建设,除加快经济发展以及大力提高减灾科技水平外,积极开辰减灾能力调查、合理地规划区域减灾能力建设及提高灾害意识也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年平均气温上升、年降水量不稳定、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增加,同时极端天气不断出现,造成了粮食种植范围发生改变,粮食产量减少,粮食生产环境破坏,粮食光合作用减弱等负作用,从而影响到了粮食安全。要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抗灾能力、落实资金和技术保障、完善粮食储备管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摘要]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城市减灾防灾体系。本文以宁波市为例,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及地质灾害的表征特点,分析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和特征,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防范地质灾害、构建城市减灾防灾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将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完善导向,并从农业土地立法、农业水资源利用立法、林业保护立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农业气象灾害救济立法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我国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28省市区1990—2010年的梨种植生产面板数据,将气候因子同社会经济因素结合起来,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气温、降雨和日照等方面的气候变化对渤海湾地区、长江流域及云贵地区和西北地区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梨产量的影响及程度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温度升高对渤海湾地区和西北地区梨产量有正影响,对长江流域及云贵地区则有负影响;日照数增加对渤海湾地区和西北地区梨产量有负影响,而对长江流域及云贵地区有一定正影响;降雨增多则对各区域梨产量均有正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据此提出政府应加强气象预报预警网络建设,完善气象信息传输服务;选育和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完善梨园基础设施,提高梨园的减灾能力及水平,提高果农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自然灾害具有规模大、危害大、影响大等特点。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国家防灾减灾的能力水平,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义重大。处置自然灾害,必须精谋巧略,努力实现处置的最佳境界——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为自然灾害高发区。社区是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的基础。“5·12大地震”之后,由非政府组织在丽江拉市海和北川县的羌族社区开展的社区实践证明,参与式的“社区灾害管理”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此外,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蕴含着本土少数民族适应不同生境及气候变化的地方性知识。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要群策群力,整合政府、非政府以及社区多方面资源,将“社区灾害管理”进行本土化调试,纳入区域发展框架,充分调动社区主体参与,并与民族地区减灾文化相结合,从而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社区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孕灾承灾环境发生显著改变,洪涝灾害愈演愈烈,城市洪水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防洪体系的短板,也是未来一段时期防洪减灾的重点。针对目前城市洪涝灾害治理现状,提出基于流域系统视角的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框架,从流域水系、区域城市群和单个城市3个层面统筹规划城市海绵体的建设和弹性需求。以景德镇市为例,分析流域[CD*3]区域[CD*3]城市防洪格局下的城市洪水风险,从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机构设置、治理制度设计、战略规划制定等方面提出城市防洪弹性策略,从而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和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万年前后发生的农业革命亦即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农业革命突破了季节性饥荒的天然屏障,从而使人类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充分机会。然而,农业生产始终面临着风灾、水灾、旱灾和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防止和减少灾害影响并提高农业产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两千多年来的传统农业时代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连年累月的饥荒问题,同时传统农耕生产中防灾减灾科技手段的普遍运用又破解了人口增长与粮食长期供给不足的难题。随着灾害问题日趋复杂化,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与科技防灾减灾密不可分,今后在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中应该且必须更加重视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 Shallow tundra lakes are one of the dominating landscape features in the Alaskan Arctic. They typically cover 20%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North Slope of Alaska, and up to about 40% in the coastal plain [1,2]. Many lakes are, in their entirety or in part, shallower than the maximum annual ice thickness, consequently, some ice freezes completely to the lake bottom, nevertheless, large areas of water are deeper than the maximum ice thickness and the ice remains afloat througho…  相似文献   

12.
北极的独特自然条件和地理状况决定了它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预警系统和主要作用地区,北极法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区域性问题,而已上升到全球气候变化公共治理的范畴中。在后哥本哈根时代,北极法律问题,尤其是与生态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问题,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航道利用、渔业资源管理、原住民权利等完全可以纳入到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议题之中,成为全球气候公共治理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3.
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15—1817年云南地区发生长达三年的大饥荒,是云南前近代有记载的波及范围最大、最严重的一次。其灾害类型,是典型的夏秋季低温导致水稻、荞麦等主要农作物的大幅欠收引起的。这次连续三年的低温冷害以1816年为高峰,其8月的平均气温在昆明可能要比多年平均气温低2.5—3℃。其原因主要是坦博拉火山喷发造成火山云减弱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太阳活动可能也有一定影响。这次低温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但在东部地区虽有一些极端低温事件,并未造成大范围的灾害。  相似文献   

14.
嘉庆六年(1801)永定河决口,酿成五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京畿直隶一带一百三十余个州县中,受灾地区达九十多个,堤防崩坍,房屋被毁,灾民流离失所,农作物减产绝收,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损伤。此次灾害的原因既有17世纪全球整体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也有永定河特殊的地理情况,更有长期不当垦荒和滥砍滥伐所导致的严重的水土流失等原因。反思此次特大水灾的生态原因及历史教训,对于历史上整体大气候特别是极端气候的归纳分析,以及对今天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正确开发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草地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三江源地区河南站﹑甘德站﹑同德站﹑玉树站﹑曲麻莱站﹑伍道梁站和玛多站等7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Tha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分析了三江源地区2002-2010年以来草地净生产力(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及其时空差异变化,并分别建立了气温、降水量与气候生产力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三江源区域的生产力变化方向及其生态经济发展策略。结果表明:近9年来,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气候总体趋于暖湿化;在该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草地生产力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增加趋势,并且三江源草地的生产力主要受气温的影响,但降水是影响生产力增加的关键因素;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以及丰富牧户的收入来源是促进该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气候政治的生成原理考察得出,气的剧烈变化尤其是温度的变化,使得由气而生成的气候成为当下国际政治的首要议题,然后通过考察气候政治的历史,系统地论述了气候跟国际政治的紧密联系。最后,通过对气候进行爱因斯坦式的哲学玄思,试图从哲学上为各国政要、国际组织、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及一切有研究兴趣的同僚提供思想上的启示和路径,并明确指出,如果人类真的要直面气候的话,要面对的必然是气候对人类全方位的影响,而不只是面对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一个典型的全球性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不同国家或群体对其态度不尽相同,因此气候政策的选择存在多种评价准则,包括环境有效性、成本有效性、代际公平性、区域公平性、体制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伦理道德性等七种评价准则。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存在不同评价准则的竞争:首先,发达国家相对更强调环境有效性,而发展中国家相对更强调成本有效性。其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转移及技术转让方面存在区域公平性的争议。再次,各国在全球温升控制目标方面存在代际公平性的争议。理想的气候政策方案是能够综合各种准则,即充分考虑当代与后代、区域间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公平,符合政治现实、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等体制约束,在可获得的技术水平下,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剧增,二氧化碳大肆的排放,导致了臭氧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世界气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全球气温升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愈演愈烈。面对全球变暖,如何运用法律机制确保低碳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探索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的完善机制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学界对于人口迁移是否属于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有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赞成者认为,迁移可以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迁出地的生态环境;迁移是移民的生计策略;迁移带来的收入有利于迁出地的社区和家庭适应气候变化。反对者认为,气候变化引起的迁移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失败,需要采取控制措施;迁移的结果通常是不理想的;强制性违背了受影响人口的意愿;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策略。通过对我国气候移民实践的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影响人口迁移动因,具有多元性,包括个体与家庭、政府干预和外部环境因素;迁移形式具有多样性,包括自发性、激励性和强制性等;在适应气候变化措施中,迁移与工程、技术性措施同等重要;迁移效果是非线性的,取决于移民政策与规划的制定、资源的整合与互济、工程的实施与管理、政府的移民理念等。为了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将气候移民纳入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规划、强化气候变化风险管理、为人口迁移与安置创造条件,逐步规范和完善迁移与安置政策与行动。  相似文献   

20.
利用胶东半岛近50年来的年平均、年最高、最低温度以及全年累计降水量、6~9月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累积距平法以及有序聚类分析法,分析了胶东半岛最近约50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最近50年来胶东半岛气候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先是降水量于1980年前后开始明显减少,而后气温于1990年前后突然上升.其中,年平均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1990年前后发生显著的增温突变;升温主要是年最低温度上升的结果,而年最高温度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均不明显.年降水量有所减少,大多数水文站年降水在1980年前后发生突变,但部分站点突变时间为1966年;年降水量减少主要是由6~9月降水减少造成的,同时6~9月降水在全年中所占比重也略有下降.此外,半岛东南部各气候要素突变时间较西北部偏早,降水减少幅度也更为明显.比较而言,胶东半岛同期温度变化趋势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但降水量减少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