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一个乡土作家的生命之根总是深扎在他出生的乡土里,也就是将自己的生命同乡土的自然界与人生世界同化。二十岁以前的沈从文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就正是这生命与乡土同化的过程。从人的个体生命发展历史来看,人对于客观世界的接触与了解,都是首先从自然领域开始而后进入社会领域的。因此,童年时代的世界主要是自然世界。正是在这里表  相似文献   

2.
像唐寅这样以毕生的精力和众多的篇目来写“花”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现象。他不仅爱花、寻花、赏花、吟花 ,把花作为客观之物和描写对象 ,更把花视为生命之物和有情之物。他把花视为知音 ,与花共悲哀同欢乐 ;赞美花的节操、精神、品格 ,暗寓自己的人格形象 ;他借助于花事遭遇 ,抒发自己的不遇之慨、生命之叹、寂寞情怀、人生苦闷 ;把美丽的桃花坞作为自己灵魂的寓所 ,借以保持自由的人身、独立的品格、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和古希腊哲人赫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历史循环论"并非一回事,切不可将两者等同。要了解尼采"永恒轮回"的真实意义,只有通过对其超人哲学的准确了解才能把握。尼采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是真理,但人"不能靠真理活着",这就要把"意义"赋予人生,全部人生意义是建立在人可以创造出一个人比人更高本质的"谎言"基础上的,有了这一目标,有了这一对人生意义的评价,人才能勃发出强有力的生命意志,才能创造和自我超越。当然,无论我们怎样宣扬人生的意义,但人难免一死,为了消除人对死亡这一必然的恐惧,并作为对"强力意志"解释的补漏,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思想,目的是为了证明生命意志的丰盈和生命的不可摧毁。"永恒轮回"实质上是一句尼采让自己和别人相信"人和永恒结合在一起"的善良的"谎言"。  相似文献   

4.
快乐处方     
彭怀仁 《社区》2002,(18):1-1
曾有一位少年问一位智者:“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送少年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少年依智者之言走过他的人生历程之后,也成了一位智者,他是一个愉快的人,也给每个见过他的人带来快乐。 智者的四句箴言好比一帖快乐处方。  相似文献   

5.
诗歌写作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的人生意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认。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这些不同的体认不仅构成中国传统诗歌价值观的多个层面,同时也形成中国古代对诗歌人生意义认识的阶段性。具体说,就是由"不巧之盛事"、"其文在即其人在"、"以诗为性命"到"文字流传胜子孙",人们对诗歌人生意义的体认愈益向人生本身回归,并最终影响到文学批评的观念和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通过孙悟空这一形象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命的意义。童年的孙悟空生活在世俗之外的净土之上,他活泼开朗、顽皮可爱;青春期身体和人格开始发育和成熟,原始的野性和赤裸的欲望像潮水一般涌现而出,面对这种足以毁灭一切的生命力量,吴承恩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最恣意的绽放和随之而来的沉重;成年是理性、明智的代名词,在观音菩萨不失时机的引导下,孙悟空开始按照“社会原则”来行事,在严谨的社会秩序下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最大空间,并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建立在他对人的存在的理解基础上的。他认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这种有生命的意识活动使人成为“类”的存在物 ,人成为“类”的存在物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因此 ,人的生命活动不是“为意识而存在的活动” ,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对象性的生活的活动。这种对象性的生活 ,就是在确实在外的、真实的对象身上表现和确证自己的生命。这种活动表明人是在自然界中 ,在对象世界中存在。因此 ,只有在人的对象性存在中 ,在人的“类”存在中 ,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 ,才能发现真正科学的人道主义。所以 ,我们只有在马克思的存在论哲学境域中才能真正理解他的独特的真正科学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8.
文艺创作中的工具性操作倾向,以及展示生活隐私的做法,都是对于文艺和生活的关系问题的片面化理解.文艺应该向人的情感世界深入,从人的生命本体出发,将生命体验升华和凝结为艺术形式,使读者通过人生体验指向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启示人们"诗意地生存".对于文艺家来说,个人生存状态同对读者负责应该是一致的.针对人的不同的生存状态应该有三种类型的文艺.真正伟大的艺术是体验人生并升华人生境界的明镜和灯塔,具有叩问人生意义、烛照人生道路的社会作用,因而具有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萨特的人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认为,哲学就是“人学”。他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值得重视,但把“人”归结为孤立的个人存在和主观意识,则使他滑向唯心主义。他从“人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体验”对人作了分析,说明人是虚无的存在,“恶心”是人生的体验和证明,表现了他的悲观主义。  相似文献   

10.
虽然陶渊明具备做山水诗的可能性,但贯穿于陶诗的思想是生命思索,是他在人生实践中对儒、释、道思想的感悟和认识,“我”与“物”联系在生命意义上的不可分割的意识导致了他不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也不做山水诗。  相似文献   

11.
庄子所处的时代使他饱受身心折磨,苦涩的人生经历激起了他对生的无限感悟。他时刻关注人的生命历程,切实关注并理性思索人生苦难境遇与生命的时限性,分别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不同角度来阐述不同苦难的渊源,躬行于寻找解脱与超越之境,力求找到自由超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人的活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一个有意识的自觉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这样,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导致的人的发展,必然表现为一个自觉追求的能动过程.惟其如此,我们在考察人的发展的诸种条件时,不能不涉及主观因素的作用.人的发展的主观因素,是指随着主体进入活动,并对活动施加影响的主体内在的因素.主观因素的作用,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自身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得到开发和  相似文献   

13.
杨宗 《山西老年》2010,(4):41-41
让人生出彩促生命增值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促自己的生命增值,关键是自己怎样对待人生和生命。103岁的周有光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迟暮之年并非一定会衰败老朽,被人厌恶。你看他:83岁"换笔"用电脑,98岁倡导"基础华文"运动,100  相似文献   

14.
"道"是钱穆儒学思想的核心范畴,钱穆从哲学本体意义上讲"道"的博大深厚,又从人生意义、伦理价值的角度谈"道"的细致精微.在钱穆的艺术哲学中,他提出"道为人生"这一内涵,倡导"涵咏深情的文,心中有道的人;性情与道德合一,人品与文品合一"的艺术境界,把真实的人生与理想的人生纳入到他人生艺术化的思考之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苏轼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上.苏轼发现了人生的无意义,并努力寻找一种灵魂的拯救,他否定了人生的终极目的,并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变成现实人生的关心,从而使灵魂找到了内在的支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真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不同的人由于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因而,赋予这个空间的内容也就迥然相异。唐代诗人李白曾这样说过:“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李白看来,人生不过是梦幻一般,是虚无缥缈的。德国作家让·保尔却说:“人生只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还有半分钟是爱。因为,在爱的这半分钟中间,他死去了”。还有的人把人生比喻为“监狱”、“苦海”“早晨的霜露”。尽管先哲、先贤们对人生有过众多的议论,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大都越不出悲观的樊篱。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以出生于1978年前后的同宗五兄妹和他们父代的生命事件序列及其转折为分析对象,通过亲子两代两个小群体的生命历程比较,揭示出中国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生命轨迹的去农化特点。去农化的转折使得中国人的人生发展多元而开放,且重构与再造了中国人传统的社会角色。中国人生命历程的变化体现了行动者对于社会结构,即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遵从与再造。  相似文献   

18.
人生意义,是哲学探索的旨归.作为先秦诸子哲学的集大成者,<淮南子>同样继承了先秦道家对人生意义的探索.通过对道、人及道与人的关系的探索,<淮南子>提出人生的意义在于"性合于道".  相似文献   

19.
<正>朱英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被长期遗忘的优秀诗人,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是京派文人圈中的代表性诗人。朱英诞一生致力于寻求真诗,他静心沉默地以诗歌创作作为自己人生的存在方式,在诗歌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与生命体验,他的诗被废名称为现代"南宋的  相似文献   

20.
人生哲学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进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人生的本质是什么 ?人生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 ?人在生命进程中积极进取 ,还是消极厌世 ?人生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 ,还是只为个人打算 ?人生的这些基本问题 ,是每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要认真思考、郑重选择而不可回避的问题 ,也是人生哲学必须首先着重回答的问题。人生哲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 ,给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在认识人生意义、确立人生目标、选择人生道路方面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但如果我们把眼界局限于人生问题 ,就人生谈人生 ,不一定能对这些基本问题作出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