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分别从度量生活成本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角度研究住房价格是否应该纳入通货膨胀的统计范围。从度量生活成本的角度看,应该将住房价格纳入CPI的统计范围,然而本文的文献回顾表明,如何在CPI的统计框架下妥善处理住房价格仍然没有一致的结论。从执行货币政策的角度看,考虑到核心通货膨胀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本文研究了住房价格对核心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住房价格对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影响微乎其微。这表明,如果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则货币政策无需考虑住房价格。然而,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兼顾多个目标且住房价格会显著影响产出水平,所以从稳定产出的角度看,货币政策仍须重视住房价格。  相似文献   

2.
江振龙 《统计研究》2023,(2):101-116
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家庭购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商抵押贷款嵌入带有金融中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传导机制,讨论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并评估双支柱调控效果。研究发现:住房偏好冲击驱动房价上涨,拉升银行杠杆,扩张信贷,积累金融风险;一旦风险显现,来自银行内部的金融冲击通过恶化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紧信贷约束,造成经济波动。本文选取两类住房金融监管工具进行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实验,结果表明:最优贷款价值比政策和最优资本充足率政策对房价均可积极调控,但对信贷调控力度存在差异;宏观审慎政策对不同家庭福利存在取舍,社会福利通过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增进。基于拓展的政策前沿曲线分析可知,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降低顺周期信贷波动减轻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并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提高了经济和金融稳定性。本文为厘清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传导机制、研判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以及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运用QVAR模型和内嵌宏观审慎工具的DSGE模型,阐释了宏观审慎调控对房价波动的作用机制、政策效率以及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通过规范居民住房融资行为,削弱了抵押品渠道所产生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从而实现了稳定房价波动和改善居民福利状况的调控目标。当存在供给侧价格黏性时,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作出反应有助于提升宏观审慎调控效果。因此,为实现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稳定,货币当局应采用盯住房价波动的货币政策来配合宏观审慎调控,充分发挥政策组合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创新性地运用交互效应动态面板模型重新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295个城市房价的异质性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货币供给量增长对我国不同城市房价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效应,货币供给量是加剧我国城市房价结构性分化的主要外部诱因,而利率调整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机制分析则表明,货币政策冲击主要通过供给侧的土地价格这一传导渠道对房价产生影响。本文研究认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尤其是运用数量型工具时应将城市住房价格考虑在内,政府应切实推动土地市场改革,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分化难题。  相似文献   

5.
深入解析货币政策、股票价格与房价三者之间关系,有助于更好协调政策、经济增长与两类市场平稳发展。据此,本文基于价格超调理论,讨论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动态影响机制。理论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直接抬高房价的同时,还会通过股票市场的超调效应间接影响房价。进一步应用随机波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从时变角度测算了货币政策对两类资产价格影响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第一,短期内货币政策对股价较之房价有超调效应,长期看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间接影响房价。第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收缩期以及“新常态”时期三个代表性时点上,股价均对货币政策冲击产生超调现象,且会进一步向房价传导。第三,经济收缩期房价对货币政策的响应幅度要大于经济扩张期的响应幅度;经济“新常态”时期房价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响应小于经济“旧常态”时期。第四,股价作为中介效应通常是正向的,即股价对房价具有正向拉动作用。最后,引入传统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货币政策对房价传导过程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确实存在以股价为中介向房价传导的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协调经济增长和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6.
项后军  于洋 《统计研究》2012,29(11):41-48
通过纳入通胀预期,本文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房价和股价)反应的方式、非对称性和急缓程度,结果表明:(1)通胀预期在货币政策分别对房价和股价的反应中起到明显不同的作用;(2)货币政策“关注”房价而“盯住”股价,即货币政策“间接地”根据通胀预期调整对房价的反应,但通常并未考虑通胀预期就“直接” 调整对股价的反应;(3)货币政策在整个样本期内均对房价作出正向反应,且随通胀预期的不断攀升反应逐渐增强,但对股价却采取所谓“调牛不调熊”的非对称反应,且随股价涨幅的增加反应逐渐增强;(4)这两种非对称反应均是逐渐(平滑)调整的。最后,本文还从政策层面上讨论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的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1999~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国家房地产宏观政策对住房价格影响的长期趋势和各省市房价短期波动的差异,并在多方面因素上进行综合调控.以此为改进与优化取向,藉以防止房地产市场与房价的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交易费用视角下,分析出台“国五条”政策的理论依据,通过建立住房价格决定的短期、长期均衡模型,预测“国五条”对房价走向的影响.结论表明,短期内交易税新政将以强劲力度推动房价上涨;长期内,住房名义价格不会降低,但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住房实际价格将在现有水平上下降.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都是经济金融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1997-2014年我国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新近发展的时变参数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TVP-FAVAR)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股票市场价格泡沫影响的时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动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有着显著的时变性特点。当股票市场存在较大程度的资产价格泡沫时,股票市场的价格可能会随着利率提高而上升,采用加息的紧缩货币政策未必能够起到相应的调控资产价格波动的作用。这一结果和理性资产价格泡沫理论一致,意味着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观念中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波动之间是逆周期关系的认知。因此,政策制定者在采用“逆风而动”的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审慎,应密切关注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影响的时变特征,针对金融市场波动状况相机抉择。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对泰勒规则进行合理扩展,构建把资产价格纳入框架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利率反应模型,并基于2000—2009年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J0hansen协整检验和GMM反应函数估计表明考虑资产价格波动的前瞻性泰勒规则对市场利率模拟更好,发现资产价格对市场利率存在正向影响,利率调整对预期通胀缺口的反应不足。因此建议将资产价格作为内生性影响因素纳入央行利率规则之中,并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最重要资产价格之一的房地产价格,对于金融稳定和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故需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鉴此,梳理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干预资产价格的文献,发现三类有影响的观点,并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对货币政策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表明:由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地位,并且房地产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较强,故决策者应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投资,进而调控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2.
孟庆斌  荣晨 《统计研究》2014,31(6):25-32
本文将购房者、房产商与中央银行纳入统一的模型当中,对房价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建模,然后拓展了传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长短期分解技术,研究了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土地价格以及经济增长率对房价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研究表明,利率上升对房价具有长期的负向效应,短期内会加剧房价的波动;通胀预期在长期内促使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对房价会产生推动作用,短期内,通胀促使房地产企业加快投资速度,房屋供给增加预期引起房价下降的冲击;人民币升值在长短期内均与房价上涨存在正向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和房地产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提高时,对房地产业的投资和投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地价格长期来看推动房价上涨,短期内对房价影响的传导较慢。  相似文献   

13.
赵凯  刘成坤 《统计研究》2018,35(10):15-27
本文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5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具有“空间依赖”性质的房价地价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深入研究房价与地价关系、地方政府行为对房价和地价的作用机制以及城际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临近城市间的房价相互“模仿”并一同推动地价上涨,房价对地价的影响呈现“模仿促进”的作用特征;各城市通过尽可能抬高本地地价来拉大与临近城市地价水平的差距,进而推高房价,实现“以地生财”。此外,研究还证实地方政府通过“价格途径”和“政策途径”均能对房价进行有效调控,且“价格途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数量途径”和“结构途径”作为地方政府控制地价的有效手段,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王松涛 《统计研究》2011,28(1):27-35
 本文首先在住房存量流量模型的基础上,对住房市场政府干预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进行了理论刻画,然后联合应用干预分析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就2003年以来住房市场政府干预的主要政策组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和重庆6重点城市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全国性政策工具对重点城市住房价格产生了显著的长短期干预效果,尤其是2005年和2006年国务院的两次综合干预以不同形式和力度抑制了房价增长;政府干预的有效性逐渐提升,但全国性政策工具对不同城市的作用力度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对二线城市房价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一线城市;2004年土地交易制度改革可能是造成近年住房价格上升的主要政策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陈卓  陈杰 《统计研究》2018,35(7):28-37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租购并举”以缓解大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压力,但住房租赁体系发展是否能达到抑制房价的效果,这种效应与租房供应主体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在国内外都还并没有直接的相关实证研究。本文综合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大样本微观数据及城市层面统计数据组成的面板数据,在地级市层面实证考察了住房租赁部门发展对房价的影响效应,重点考察租房供应主体在这种效应中的作用。包含纠正内生性偏误在内的系列计量分析结果都一致性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中的租住家庭占比与当地房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进一步从住房租赁供应主体结构来看,一个城市租赁供应中市场化比重越高,则该城市租住家庭占比与房价的负向关联越强。本文的研究发现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表明推行“租购并举”,不仅应关注租售结构本身,还应加强租房供应主体的多元化,尤其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租赁住房供应中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金明 《统计研究》2012,29(4):44-50
本文对我国总需求因素、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计量研究。通过测算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本文认为产出缺口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总需求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拉动效应在减小。本文选择了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的货币因素和产品购进价格因素,利用NBER方法分别计算合成指数,并将得到的合成指数与反映工资成本的指标共同引入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对物价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因此,本文认为,在当前我国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产品购进价格尤其是工资成本的上升是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决定性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