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战略结构模型的构建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战略结构模型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全面的指导,大幅度提高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效率。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供实证检验,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中若干现实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银行的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确立了操作风险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等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地位,我国作为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国,认真研究操作风险的漏洞,接受以巴塞尔协议为准则的国际银行业监督管理原则、标准和方法,将操作风险防范工作渗透至各项业务活动过程中,对促进国内商业银行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银行资金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内容是针对新巴塞尔协议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纳入风险量化和监管领域,应用极值Copula函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各类操作风险之间的相依结构,将操作风险度量从一维拓展到多维。目前对所有的事件类型值简单加总求得操作风险的总资本要求,没有考虑事件类型之间的相关性,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符合的。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各类操作风险之间的相依性的基础上,运用极值Copula函数建立实际操作风险的相依结构,构建计算操作风险总VaR值的极值Copula模型。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银行业是风险管理的行业,风险控制是银行业务运营的核心内容.在现代金融环境下,银行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类别.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操作风险已逐步上升为银行业所面临的首要风险,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广泛重视,因此,操作风险防范成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极值理论中的BMM模型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极端值分布进行估计,采用广义极值分布构建VaR模型,组建极值数据组,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两个参数,进而计算操作风险损失VaR。最后结合我国商业银行1994~2008年的220个操作风险损失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BMM模型具有超越样本的估计能力,在数据较少条件下能得到较准确结果,用其度量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损失VaR是合理的,这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提供一定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强银行的抵御风险能力,新巴塞尔协议提出在银行监管资本估计中应包含操作风险资本金,然而因为数据和模型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准确估计操作风险资本金绝非易事.文章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同时考虑到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不完整性,利用损失分布方法来度量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该方法能够让银行操作风险资本金的估计变得简单、容易,且具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我国大量建设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 ,其中许多业务要与国际接轨 ,诸如电信、电子商务、金融网络等。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影响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关键问题之一。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专家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指出 ,我国信息安全在六大方面面临严峻形势 :●信息与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差随着 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的全面启动 ,我国各级政府陆续设立自己的网站 ,电子商务也迅速发展 ,但许多应用系统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安全风险和隐患。金融领域中更为突出。在我国 ,高技术犯罪的案件已…  相似文献   

8.
1·概述。电信企业转型实际上是一场企业变革过程,了解和把握企业转型失败的案例,对我国电信企业有效规避转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2·我国电信企业转型风险因素分析。借鉴国外及国内其他行业转型风险分析,可总结出我国电信企业转型风险主要存在五大类:监管政策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企业商业模式风险。3·电信企业转型风险控制模型构想。电信企业转型风险存在于转型的整个过程,风险往往与不确定性直接联系起来,不确定的程度越大风险越大。风险控制就是要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的发生,控制造成风险发生的关键因素运用模糊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一、涉农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国近年采一直重视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然而。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商丘地区涉农企业的信息化现状水平不高,企业很容易受到外部竞争环境的影响。对于资源有限的企业来说,如何选择好信息化战略,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成功率,是企业信息化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期待可以通过基础性研究为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巴塞尔协议明确地提出,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纳入风险量化和监管领域.针对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所具有的厚尾性及不同损失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文章应用尾相关Copula函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各类操作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构,运用极值理论的POT模型有效地捕捉损失的厚尾性,进而构建计算操作风险总体VaR值的尾相关Copula模型.研究表明,与传统计量模型对所有损失的VaR值进行简单加总相比,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降低VaR,且降幅为1O%以上,这让银行有效地降低了计提的监管资本,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加快我国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我国统计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的困难提出建议,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 为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类型分布情况和损失事件发生的业务部门分布情况,我们收集了2005-2012年国内媒体公开报道的189起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每一笔损失都记录了损失事件的类型、业务部门和损失金额。表1是对不同的事件类型和不同的业务部门的损失事件进行的分类统计。  相似文献   

13.
林坚 《上海统计》2003,(1):40-41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其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此,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杨旭  李建中 《统计与决策》2005,(22):112-113
目前操作风险研究模型化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数据.本文认为系统有效地收集损失数据是量化分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识别、管理和控制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探讨了损失数据库的结构以及建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文 《统计与决策》2006,(13):129-130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外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不仅利用先进技术研究和运用操作风险的定性、定量的度量方法,还尝试采用建立一整套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从战略上、流程上、基础设施和风险管理环境上对操作风险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和防范。其中许多方法和实践值得我  相似文献   

16.
一、安全保密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和WTO的加入,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已日渐深入。政务信息化已成为各级政府机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完善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政府信息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与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信息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它正在对统计部门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国统计信息化的建设任务艰巨,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加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基于此,文章认为我国统计信息化建设对物联网技术的认识仍不够深刻,应用物联网建设统计信息化必须要清楚认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传统统计信息化建设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建设误区;有了物联网技术,将显著提高统计数据采集能力、改变统计核心数据业务模式和统计部门的管理模式,这将是我国统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在激烈竞争中共同做出的战略抉择,我国已提出“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指出信息化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政府信息化在建设的几年中,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既以政府信息化促进社会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信息产业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统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统计信息平台”是各级统计部门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先导工作,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较快与外界建立沟通的最佳渠道,成为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有益补允。同时,统计系统所面临的挑战更远大于此。于是平台建  相似文献   

20.
金融企业风险统计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企业运营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是金融企业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核心。本文分析了金融企业风险统计系统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金融企业潜在的风险识别,结合我国金融企业发展现状,构造了可行的风险统计指标体系,设计了金融企业预警系统,并用于金融企业金融风险监测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