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出口传导效应为切入点,采用我国222个城市数据和微观工业企业数据,通过Cloglog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企业出口生存的影响并进行了异质性和传导机制的扩展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专业化分工外溢、综合成本节约效应降低企业面临的出口风险,提高出口生存的概率,但上述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由于“拥挤效应”阻碍了企业的出口生存和可持续性,内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异质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降低了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风险,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提升西部地区企业出口成功概率的作用更大;此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使得多样化集聚成为影响企业出口生存的主要机制,专业化集聚的作用相对较小。本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我国企业出口生存的作用机制,对政府管理者更加精准与科学地制定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凤 《统计研究》2015,32(3):36-45
替代弹性和异质性参数是决定出口固定投入成本对扩展边际影响程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借鉴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推导出能反应市场结构的结构引力模型,并使用200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29个产业的出口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0个产业的结构参数(替代弹性和异质性参数)进行估计,并考察出口固定投入成本对总出口和扩展边际影响的程度。结果发现,大部分产业(29个产业中有22个)结构引力模型系数的估计结果符合理论预期;对10个产业结构参数的估计也同理论预期一致;出口固定投入成本对总出口和扩展边际的影响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政策含义上意味着贸易便利化政策和产业政策应相互结合,保证贸易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服务业的汇总数据和2007年的城市数据,本文对影响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因素作了初步的考察,特别关注代表地区市场容量及与市场接近程度的城市市场潜能带来的影响。我们的分析表明,市场潜能较高的城市其服务业集聚程度也更高,平均来看,城市市场潜能提高1%,其服务业集聚程度提高0.2%左右。并且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市场潜能对服务业影响在地区间的差异可能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城市体系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有关。本文还分析了其他城市特征及行业差异对服务业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济政策的制定、变动势必影响投资者与消费者的预期。文章采用FA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信息集涵盖了投资、消费、出口等在内的共69个经济变量自2010年以来的93个月度数据。结果显示,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存在反向作用关系,其中对投资和消费的冲击最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在不确定性下城市存在风俗差别下的工作搜寻模型,即在不确定性下不同城市间存在风俗差别下的工作搜寻理论和风俗差别程度对于失业者对于职位搜寻的影响,指出了城市差别可能会对工作搜寻者的搜寻行为产生内生的冲击,即不同城市的风俗差别程度可以产生一个对于它的适应成本,进而影响职位搜寻中的选择,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就业均衡;只要这个差别存在并引起了对于它的适应性成本,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一致均衡工资的出现,但会有一个混同均衡.同时,通过实证发现,我国存在着这种状态下的失业现象,并拟合出了具体的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结合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年鉴数据,运用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的计量方法,研究了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对我国213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8个制造业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集聚效应对于不同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中小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能提高企业效率;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加快市场化进程,则能发挥城市中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2):121-128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技术在聚合信息客户端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聚合信息企业的运行效率。基于聚合信息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用户数据,从用户登录行为和文章推荐数据库两个角度,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用户登录行为预测模型和优秀文章分类模型。研究发现,随机森林和Logistic回归模型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的综合表现最好,在分类预测准确度和运行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模型;用户对平台的使用频率和依赖度是决定其登录行为的最关键因素,且区域用户习惯和年龄显著影响用户的登录决策;文章基本信息和自媒体属性均对优秀文章筛选有显著影响,其中,文章等级、自媒体的产量和自媒体专注度等均与文章质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发文类型、是否原创和自媒体领域等分类变量各水平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会影响用户对文章的青睐程度。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集聚现象表现最明显的产业,文章基于上海市制造业的数据,利用Ellis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集聚指数模型,从企业规模、市场开放程度这两个角度对上海市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地区集聚也越明显;企业相对规模与产业集聚呈“U”型变化关系,只有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与产业集聚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ARFIMA-HYGARCH-t模型对198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中国月度通货膨胀的均值过程和波动过程进行统计检验,发现通货膨胀水平及其不确定性表现出"双长记忆"行为。在此行为下,利用VAR模型、ARFIMA-HYGARCH-M-t模型及ARFIMA-GJR-t模型检验通货膨胀水平与其不确定性之间的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支持Friedman-Ball假说;通货膨胀水平正向冲击引发的不确定性程度强于负向冲击引发的不确定性程度。经济政策操作时既要考虑维持通货膨胀的稳定性,也要考虑政策期限结构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0.
房产开发统计信息化是指房地产企业利用现代统计技术,通过对统计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决策、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当前,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类统计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靠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就是信息。  相似文献   

11.
铁瑛等 《统计研究》2018,35(6):43-55
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持续攀升,伴随其上升的是用工成本的明显提高和加工贸易占比的显著下降,中国DVAR的提升究竟源于已有研究所指出的,投资自由化所带来的国内中间品对国外中间品的替代,即“主动”的提升?还是成本上升引致加工贸易不断退出市场的一个客观结果,即“被动”的提升?本文基于2000--2006年的微观数据,测算了企业层面的DVAR,从加工贸易退出的角度刻画了企业DVAR的动态演进过程,并进一步考察了最低工资所代理的劳动力成本、加工贸易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所代理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中国企业DVAR的攀升,这一结果在多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中均是高度稳健的。最低工资上升对中国企业DVAR的促进作用通过引致加工贸易退出这一机制来实现。拓展性的研究还表明,最低工资上升对高生产率企业、外资企业和资本相对密集企业DVAR的正面促进作用更强。我们的发现意味着,中国DVAR的上升至少部分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结果,鼓励进口,同时促进国内中间品质量提升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出口、对外投资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模式。为了考察企业生产率与资本密集度对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影响,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按非出口、仅出口、仅投资和既出口又投资将全部企业划分为四种国际市场参与模式,使用多值Logit模型及相对风险概率对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较高生产率的企业更可能选择对外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可能出口,资本密集型企业更可能对外投资;不同地区企业的生产率与资本密集度对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具有差异。最后本文进一步从对外投资经营形式角度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引致出口效应”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货物进出口贸易数据是衡量中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布置生产链,通过外国商业存在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跨境贸易,由此突显出传统跨境贸易统计的不适应性。本文分析了直接投资所引起的附属机构的国别属性问题;搭建了从跨境贸易统计到属权贸易统计的基本框架以及调整方法;最后集中针对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步、分口径的调整测算,并系统发掘了调整过程所包含的信息,为评价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不同的图景。  相似文献   

14.
余壮雄等 《统计研究》2021,38(1):92-104
基于2000-2013年海关数据与各省份五年规划数据,本文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出口再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引致产品维度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出口再分配;产品市场获得支持会吸引潜在出口商参与出口、争夺市场份额,也会吸引在位出口商将部分业务转移到获得政策支持的行业、进行业务试探;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加速淘汰竞争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促进产品维度新旧企业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动态,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平均单价与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降低出口市场的准入门槛,导致更多的低价低质企业进入市场。可见,适度的政策支持有助于产品市场内企业的更新换代,激发市场活力;但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企业更新换代过程中的质量攀升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出口再分配的优化作用,推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丹  何雅兴 《统计研究》2020,37(3):3-19
在进口中间产品的贸易格局下,我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难以持续增长的深层次因素需要从出口国外增加值的演变动态过程中进行分析。本文根据出口中原材料的来源地和国家间增加值的核算平衡关系建立生产核算模型,直观地测算了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将出口中国外增加值的变化分解为进口国增值能力、进口国技术水平、国际贸易联系、我国技术水平、出口水平变化五部分,并讨论了我国出口边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沿着二元边际变动是影响我国出口国外增加值变化的最主要原因。进一步从微观层面分析出口边际的变化,通过对比不同技术水平企业发现,国际贸易环境、规模经济和政策扶持仍然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出口的外在条件,而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因素则为我国高技术企业在海外市场生存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余静文等 《统计研究》2021,38(4):89-102
中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直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业以国有银行为主的结构出现了重大变革,银行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关于银行业竞争的经济效应存在“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两个假说,本文尝试在银行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背景下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情境下,利用匹配的微观层面数据来实证检验以上的假说,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首先,银行业“松绑”有助于企业“走出去”; 其次,采取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应对样本选择问题, 并用工具变量方法应对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最后,银行业“松绑”引起的融资成本下降是银行业“松绑”影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企业“走出去”的分析结果也支持了中国情境下银行业“松绑”的“市场势力假说”。本文的研究为银行业改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并验证了中国情境下银行业“松绑”的“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评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经济效应,对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建勋 《统计研究》2012,29(10):85-89
WTO规则禁止给予企业出口补贴。在这一背景下,关于生产补贴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的研究,正成为贸易政策研究的重要方面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文章从生产补贴能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和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利用企业数据使用logit和线性模型分析生产补贴与出口之间的关系。从结果来看,生产补贴对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有着促进作用,对于企业出口规模的提高也有着促进作用,在控制了行业、地区以及国有企业变量后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讨价还价理论模型,本文证明了谈判过程中让步成本较小的一方获得的收益较少。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和相对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国有企业的让步并不会给代理人造成相应损失,相应地国有企业议价能力较低。运用2006年海关进出口交易数据,使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Two-tier SFA)测度谈判底线,本文估算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国际议价能力。结果显示:(1)国有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低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2)国有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也低于进出口交易伙伴,其进口价格高于公允价格3.69%,出口价格低于公允价格6.17%。因而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国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公平的贸易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