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已逐渐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资产,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扶持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国民账户体系(2008)》明确建议将数据库作为知识产权产品包括在固定资产中。但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还未对数据库资产建立完善的统计调查制度。本文梳理了目前发达国家有关数据库统计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数据库调查方法和数据库资本化核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个角度探讨了数据库资本化核算对GDP产生的影响,讨论了数据库类型转化与数据库资产价值未来调整方向,辅之以案例分析,旨在为中国数据库调查和资本化核算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盈利模式不断创新,许多互联网企业通过向居民提供大量的免费或者价格低廉的内容产品来吸引用户,借助广告和其他业务实现盈利。“免费”内 容产品对生产统计、收入统计与消费统计等统计理论均带来了严峻挑战,使得居民福利与目前SNA框架下GDP测算之间的偏离越来越突出。“免费”内容产品核算问题成为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重要任务,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明确将其列入SNA研究议程。本文对“免费”内容产品的核算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探析“免费”内容产品的概念和范围,系统梳理并剖析国际上“免费”内容产品核算方法的优劣之处,创造性地提出采用实物转移的思路来分析“免费”内容产品的运行机理,并基于国民经济核算视角设计“免费”内容产品的核算框架,最终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免费”内容产品规模及其对名义GDP的影响进行了试算。本文的研究立足中国数字化转型的社会实践,为解决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统计国际性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区块链在记账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创新,从根本上影响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改变工商会计数据基础、重新界定数据资产权益、金融中介服务去中心化以及大规模开发应用微观数据等几个角度探讨了区块链技术重大突破对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影响。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应在改变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的划分方法、扩展数据生产边界、拓展数据资产核算范围、完善金融产出和金融资产处理方法、加强跨境经济活动核算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创新。  相似文献   

4.
虚拟经济是人们通过虚拟资产市场交易赚取价差收益的经济活动,它以人们心理预期差异为主要交易定价方式,并不涉及实体经济的具体投入产出过程.从总体上讲,虚拟经济交易具有零和博弈特征,并未创造出新增实物价值,而是对交易各方的货币收入再分配.文章认为,从国民核算角度看,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市场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等都只是虚拟经济的间接产出,在现代经济中,虚拟经济的直接产出只是交易中所产生的税收与市场交易中介机构所获取的中介收入.尽管虚拟经济能够直接创造GDP,但会造成GDP的虚增现象.  相似文献   

5.
旅游卫星账户(英文缩写为TSA)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外,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和分类要求,将所有由于旅游活动而产生的消费和产出部分分离出来进行单独核算的虚拟账户.旅游卫星账户涉及旅游消费核算、生产账户、旅游业公共消费、实物指标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朱贺  向书坚 《统计研究》2022,38(1):15-30
数字知识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类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得到了飞速发展,研究数字知识经济核算问题是完成我国数字经济核算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对数字知识经济内涵、范围与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知识经济的生产模式、收益模式以及与平台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归纳;进而根据平台所起的作用,分别以数字知识平台与生产者作为核算主体,详细研究各种模式下的总产出与中间消耗,确定生产法增加值核算方案。根据生产者是个人还是企业、平台是否参与生产等因素,详细讨论各种情况下劳动报酬、营业盈余、混合收入、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的核算内容,确定收入法增加值的核算方案;并探究支出法GDP核算中数字知识经济的核算项目。以“得到”这一典型企业为例,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核算了其2020年1月至6月的增加值,并分析两种方法存在差异的原因和适用性,为有关部门进行数字知识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2008年SNA,阐述了GDP核算框架中的R&D支出资本化核算处理、基本分类和基本方法,分别从生产法GDP核算、收入法GDP核算和支出法GDP核算三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各种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对GDP核算和相关主要变量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自给性生产与以出售为目的生产、市场生产者与非市场生产者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对GDP核算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在研发支出资本化后,从生产法看,总产出和增加值有所增加,中间消耗有所减少;从收入法看,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保持不变,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增加;从支出法看,资本形成总额有所增加,政府消费有所减少,居民消费和净出口保持不变。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开放经济中研发出口和进口核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温素彬 《上海统计》1998,(12):15-17
国民经济核算的首要任务是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是对社会生产和使用过程进行的全面核算.所谓经济活动就是指生产具有一定效用的产品的活动.这就是说,在整个核算中遵循的是生产原则,以当期生产量作为核算的依据.在以往长时间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一直界定在物质产品和物质性服务活动.而SNA体系则将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展到了服务领域,即认定服务活动属于生产活动的范畴,那么服务领域的核算同样应坚持生产原则,反映到部门核算中,生产性收入记入该部门的产出,财产性收入不记入该部门的产出。我国正努力实现与SNA体系的全面接轨,目前许多服务部门的核算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及生产范围的扩展按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的分类规则,非营利机构可区分为市场非营利机构和非市场非营利机构。在生产总量核算中,对于非市场非营利机构,不仅核算非市场产出,而且还核算市场产出,如非市场性的博物馆既提供免费的文化娱乐服务(非市场产出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重要的生产力,数据已经上升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统计现代化发展形势对数据资产统计核算提出新的要求。探析数据资产对统计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已成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动统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基于数据资产与统计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从实现路径及实践应用两个角度探析数据资产对统计现代化的赋能作用。首先,对数据、数据生产要素和数据资产的内涵进行探析,从数据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及其蕴含的巨大价值、数据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及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等三个方面阐释数据具备要素属性与资产属性的理论机理;并对统计现代化的内涵进行阐释。其次,从核算范围、统计分类及统计测度等三个角度探究数据资产赋能统计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在数据资产赋能核算范围现代化方面,基于SNA对生产范围的界定,分析数据资产核算现状,并将住户部门为自身最终使用而提供的数据服务纳入以突破传统生产范围的限制;在数据资产赋能统计分类现代化方面,基于对现有分类标准的梳理来分析数据资产核算现状,通过对现有体系的细化重组编制数据产业统计分类以实现统计分类现代化;在数据资产赋能统计测度现代化方面,对数据资产价值实现路径及SNA估价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万兴  范金  胡汉辉 《统计研究》2007,24(11):15-21
摘  要:本文首先编制了1997年和2002年中国细分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然后利用广义交叉熵法更新SAM系数。基于SAM及SAM更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水平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各产业的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增加值占总投入比例上升,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其他产业中间投入的比例上升;第二,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不熟练劳动力,资本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的比例有所增加;第三,城镇中等偏上收入分组及以上居民所有六大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比例均得到提高,而其他低收入分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则不能兼顾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 。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厦门市产出与居民收入乘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容提要:基于厦门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及其它相关数据,笔者构建了厦门市2002年的宏观社会核算矩阵,并对居民账户进行了细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SAM乘数模型,本文考察了各类产业在外生冲击下的产出效应和居民收入效应,并分析了外生冲击及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产出乘数和居民收入乘数较高的行业分别是那些与其它行业具有较高关联度的行业和对社会就业带动作用较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厦门市当前经济的结构和转移分配都有利于改善当前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但前者的效应不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的分解方法,并运用2007-2011年我国城镇分组家庭的消费支出数据,分析了增值税“扩围”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增值税“扩围”后不同收入等级的增值税税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增值税对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领域具有不均等效应,而对衣着、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与娱乐服务等领域具有均等效应。我国增值税总体上呈现不均等效应,但不均等效应逐步减弱,其中平均税率和消费支出差异的分配效应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孙静  徐映梅 《统计研究》2018,35(12):16-25
本文意在将国民经济核算(SNA)框架下的研发(R&D)资本化核算理论应用于企业微观层面,并开发企业会计核算数据支持宏观核算,以促进宏微观层面研发测度的协调和数据衔接。通过比较分析R&D核算的三种主要国际标准提出了SNA视角下基于会计数据的企业R&D资本化核算路径,既阐明会计核算的企业R&D投入就是R&D产出和R&D投资的保守估计,也为国家统计局加快知识产权产品核算提供了参考。基于我国企业R&D的会计信息披露与指标识别,结合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代表性与相关数据处理,以2011—2016年数据为例初步实现了SNA视角下企业R&D资本化核算及相关变量调整,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比如制造业、非一线城市以及非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R&D资本形成及存量水平不高,但其R&D投入强度还有R&D资本占调整后固定资产的比重则相对较高,其增加值、固定资产存量、资产存量及杠杆率受R&D资本化的影响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5.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7,14(1):18-23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若干设想——基本核算内容的补充和调整许宪春ABSTRACTThepapergivessomepersonalideasconcerningthesupplementandadjustmentofthebasica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