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母亲年岁渐长,越来越爱攀比了。每每大姨、小姨在朋友圈发了什么新内容,母亲总是酸溜溜地说:“不就是去个北海道嘛,有啥好显摆的!还有那什么神户牛肉,送给我都不要。万一有个疯牛病啥的……”要不然就是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神情望着我:“儿子,你怎么就不能给我争口气?你看看你大姨小姨家的表兄弟……”  相似文献   

2.
【正】亲情成为最远的水接到母亲病重的电话时,我人在纽约,正在和3岁的儿子玩游戏。电话是家里的阿姨打来的,她说母亲本不让她给我打电话,但她知道,母亲是想让我回去看她的。阿姨最后说:"贺贺,阿姨也不希望你有什么遗憾。"高中毕业后,我就出国留学了。同为大学老师的父母毫不犹豫地为我选择了这条路,他们认为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网遇儿子     
【正】放暑假后,儿子就玩儿起了"失踪",除了在餐桌上匆匆看到他一眼,其他时间,他基本上都宅在自己的卧室里。真没想到,同一个屋檐下,父子见一面,会这么难。我知道,儿子身在家里,心却在外面广阔的世界,内外连接的,就是那根细细的网线。我决定去网上找回我的儿子。我申请了一个QQ号。  相似文献   

4.
儿子上科技基础班(奥数班的另一种避讳的说法,现已取消)的时候,老师教了一种数字游戏:以两名同学为一组,甲开始先报一个数,乙跟着也报一个数,以及与甲数累加之和,随后两人都分别报一个加数及累加之和,其中加数只能是1—5之间的整数,先到50者取胜。回家路上,儿子眉飞色舞地讲了他的战绩,连赢了3盘,但输给了老师。根据老师随后的讲解,先到44者就肯定取胜。我和他试了两次,果然如此。于是,我就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假设甲先到44,乙选择一个加数后,甲只要选择与乙报出数之和为6的数,则甲已胜。以此类推,只要先报数的人选择2开始,其后每…  相似文献   

5.
【正】相聚两个长时间登录的QQ账号藏在电脑屏幕的两侧,左是儿子,右是母亲。张玉融挪挪鼠标,主窗口听话地弹了出来。以这样的方式,她枯坐家中,每天跟儿子共处20个小时。电脑开机,世界重启,母子便可在显示器大小的家园里半步不离。2010年的北戴河,成为张玉融27岁独生子的人生终点站。在单位组织的集体出游中,儿子因一场意外没能...  相似文献   

6.
鱼飘在空中     
【正】很长时间了,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这么一句生动莫名的话,仿佛一条顽固的鱼,时不时地钻出水面,似是引诱,又像是提醒,告诉我这样一个真相:曾经或者将来,鱼,飘在空中。飘在空中的鱼,是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的那一条吗?从水里直接飞升到空中,再在空中完成难度高超的自由转体,像一只灵巧异常的风筝。我曾见过无数的风筝,挂在高压线上,...  相似文献   

7.
【正】儿子:那天带你去看《海洋》,电影里有只海狮,在一片脏兮兮的海域穿梭游弋,彷徨而好奇地注视着身边的垃圾和超市里的手推车,我不禁难过起来。我想起了家乡的那片海。曾经,那里天蓝蓝,水盈盈,各色贝壳沿着波浪的弧线,点缀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龙应台爸爸把钥匙交给我我父亲是湖南衡山一个山沟沟里长大的孩子,他到了老年,还是很喜欢游山玩水。所以你可以想像,到他80岁的时候,他还喜欢自己开着车,带着我的母亲在台湾环岛到处走。问题是,80岁之后,他开车就有一个现象出现了:他的车常撞人,出车祸。他就开得特...  相似文献   

9.
【正】龙应台说,做妈妈的总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在纷乱的人群里照样能无比准确地看到自己孩子的背影;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妈妈仍旧能准确辨别哪个是自己孩子的哭声。我曾把这句话讲给同样身为人母的朋友听,朋友都赞同,并感叹。我笑言:"这叫母亲的‘搜索雷达’。"母亲的眼睛,母亲的耳朵,甚至母亲的鼻子,在与自己孩子关联...  相似文献   

10.
"绿色GDP"与"皇帝的新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上这个题目,我不是刻意想与专家们叫板,只是想说说一个统计人的心里话,统计就是统计,统计人就是统计人,统计人是不可以跟着传媒,用一些新名词、“新观点”来哗众取宠的。“绿色GDP”,在近一段时间里,已被炒得如同“高新技术”一样爆响,而它其中的合理存在内核究竟有与无,是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答案。像这种的情形,就不禁要让人去这样想了:“绿色GDP”,究竟有无现实存在的基础呢?它,会不会只是一件漂亮的“皇帝的新衣”呢?为了剖析所谓的“绿色GDP”,在这里,我想先列出我所见到的有关“绿色GDP”的定义:(1)绿色GDP是对GDP指标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栀子花开     
【正】8年前的端午节,妈妈让我收车早一点回家吃晚饭团聚。我正好送了一个远路的乘客,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我加快了速度,我想早点赶回家,也许妈妈他们早就等急了。儿子每次在我出车的时候就会在姥姥的怀里巴巴地望着我。还没有太会说话,可是就会冒出个字:"妈妈,回。"心头一酸,真想扔了车子,一心一意地带儿子。但总得生活呀。只得扭动车...  相似文献   

12.
【正】为什么是你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  相似文献   

13.
不见之亲     
【正】当同学数张脸孔凑到一起相互打量时,我恍惚间回到高家学校那间教室。数学老师曹积良正在黑板上板书一个数学公式:(a+b)2=a2+2ab+b2。我端详着这些精灵似的字母,它们之间的变化令我惊奇。它们不容置疑地摆成那种阵容,让人遐思也让人困惑。我脑袋里想的是:如果父亲是a,母亲是b,他们会生出多少孩子?  相似文献   

14.
博友"云路樵歌"曾经送给我一本散文集,他书里面有一篇《二十六年一幅画》的文章对我影响颇深,大体意思是说从孩子4岁开始,他每年的同一时段都以南京中山陵的博爱牌坊为背景,给儿子和他母亲拍一张照片作为纪念,直到儿子30岁。闲暇拿出来把玩,俨  相似文献   

15.
开心时刻     
《老同志之友》2020,(3):62-63,33
轻松一笑睡得香5岁的儿子在外婆家住了一晚,回家后爸爸亲切地问:"小亮,在外婆家睡得香吗?"小亮想了想,摇摇头说:"我睡着了,没闻到。"爸爸考问儿子的功课,儿子答不上来。爸爸火了:"你怎么老是一问三不知!"儿子不解地问:"爸爸,什么是'三不知’呀?"爸爸噎住了,只好问妈妈,妈妈也直摇头。爸爸猛然醒悟过来,指着妈妈对儿子说:"'三不知’就是——你不知,我不知,她也不知!"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等待     
小时候,我时常见母亲在家门前的小路口等待父亲回家,那情景让我终身难忘. 在秋天的季节里,一层厚厚的落叶,铺满了无限延伸的小路口,哗啦啦的响个不停,像一首很忧伤的曲子,母亲每天都徘徊在这条小路上,不停地向路的另一边张望.傍晚时分,家门前昏暗的灯光下,映出母亲焦急等待的一张脸,母亲的头发被风吹起,在凌乱中飞舞着,母亲眼望路口时的目光专注而急切,直到远处闪现出父亲的身影,母亲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脸上绽开放心的笑容,轻声对父亲说:"你回来了?"然后和父亲并肩回家,那情景现在回想起来真有几分感动.  相似文献   

17.
听说这两年在赤峰市红山区往东一溜并排地建有三个园区:红山物流园区、红山工业园区、元宝山工业园区.一直想着找个机会去看看,刚好在鼠年元宵节过后的几天里,有一个在赤峰市召开的布置培训劳动力调查试点工作会议,我有幸赴会并利用会议间隙的一天时间,在当地同志的陪同下匆匆走访了这三个园区.……  相似文献   

18.
母亲离开我们五年多了,清明前几天我们兄妹仨早早来到墓地看望她,这是她抚育的三个最亲的人。2015年8月18日凌晨,还在睡梦中的我,猛地听到电话铃响,声音在寂静的午夜是那么的急促,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妹在电话中呜咽地告诉我:妈妈走了。母亲是因高血压中风摔倒骨折,在她三尺病床的空间里抗争了一年多,带着她深深的遗憾离开了无限眷念的亲人。她除了思维还是那么清晰外,其他都无能为力了。我们兄妹仨精心地照料着母亲的起居,一会儿将病床摇高,让她看戏曲频道播出的越剧节目;午饭后将病床降下来,让母亲睡个午觉;替母亲洗头时,将空气床垫移到床外,椅子上放好温温的水。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0月,才19岁的我,带着满身“书生气”来到了县统计局农调队工作,开始了我的农调生涯。报到时,正赶上农调住户年报。在农调队办公室,每个同志的面前都有一堆一尺多高的账表,大家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手工汇总:先算出一点十户的数据,再进行全县加总,汇总出十点百户的数据。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耳朵里听到的全是算盘珠“噼哩啪啦”的声音,而且每天都要响到深夜。这样的声音,要持续响一个来月才能把数据算完。然后再进行逐页复写上报。那个烦琐劲,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像的。数据上报后,上级通知我们,要求进行微机“试算”。那时候,我们全局只…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初,由主编项威带队,我们编辑部一行3人,对重庆市统计局进行了一次专访。如此“兴师动众”,莫非“情有独钟”?没错,如果从统计工作、事业风采、职工面貌这一角度说,重庆,的确具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独特魅力。耳闻目睹了重庆统计人的干劲、活力和绩效,我们的共同感受是,不虚此行!本来,这篇文章拟题为:“在重庆直辖的2800多个日子里”。一天傍晚,我的手机里传来一条消息:“我想了一个题目:年轻直辖市的万岁事业!供参考。”哈哈,我们主任有灵光乍现,想必是心情不错。还别说,换了标题,原本由于时间关系,已有点朦胧的重庆之行,一下子,又变得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