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劳动力就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固原市作为宁夏农村劳务人员主要输出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是否受到冲击,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各级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为此,固原调查队采取随机抽样和实地走访的方法对固原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就业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它和与其密切相关的就业、非正规部门、非正规经济、非法经济、非正规部门就业、体面就业等概念一起形成了一个概念体系。文章分析了非正规就业概念体系提出的过程,在经济学视域下对非正规就业概念体系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3.
也谈非正规就业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萍 《统计研究》2005,22(6):34-5
一、国际组织关于非正规就业有关概念的研究  目前为止,国际组织采纳并界定的统计概念有两个:一个是非正规部门就业(employment in the informal sector),一个是非正规就业(informal employment)。非正规部门就业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并于1993年1月的第 15 届国际劳动统计学家大会 ( the Fifteen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abour Statisticians)进行了核准。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非正规部门就业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什么是非正规部门,一层是什么是非正规部门的就业。非正规部门是个限定词,它决定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范围。从这个意…  相似文献   

4.
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扩大就业已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首要任务。作为经济不发达的宁夏来说,这种问题和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虽然各级党委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中心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劳动就业增长未能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问题。如何从宏观经济角度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带动就业有效地增长,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2008年5月在全区城乡开展了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调查涉及家庭户。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劳动力人口呈现五大特征:城镇劳动力参与率开始回升,就业人口就业时间充分,就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比例较低,部分就业人员岗位稳定性较弱,城镇失业人员平均失业时间上升。  相似文献   

6.
调查结果表明,受全球经济危机和高校多年持续扩招的双重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相关部门正积极工作,以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7.
《青海统计》2009,(4):45-45
为积极响应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海南州有关部门采取强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广开劳务输出渠道、积极推进全州培训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促进海南州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传春  王继孔 《山西统计》1999,(3):13-14,18
隐性就业,是指劳动关系在原单位或已在再就业服务部门注册并领取生活费用而未经再就业服务机构介绍的下岗职工的自行就业。随着山西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国企改革的深化与并购重组的推进,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不可避免,各地在再就业服务机构注册由再就业服务部门托管并领取基本生活费用的下岗职工人数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下岗职工没有或不愿意接受再就业服务部门介绍的职业而自行在社会上寻找工作的现象,人们称之为隐性就业。目前我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约为25万人。根据我们最近对我省15个市、县800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的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9.
非正规就业统计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规就业已成为中国就业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从非正规就业的定义出发,认为非正规就业在内容和范围上有别于非正规部门就业,在此基础上,对非正规就业的统计口径、统计内容和数据收集方法诸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2008年11月在全区城乡开展了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劳动力人口从业状况呈现五大特征:劳动力参与率略有下降,就业人151工作时间长,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比例较低,部分就业人员岗位稳定性较弱,城镇失业人员平均失业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1.
宋保庆 《统计教育》2009,(9):38-41,48
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出口品价格,改变产品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出口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进而对宏观经济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式解释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际汇率变动与宏观经济劳动需求存在显著负相关。文章最后就如何减轻实际有效汇率对就业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统计》2009,(3):94-94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黔南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进一步突出。国家统计局黔南调查队就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意愿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大、中专毕业生认为,本地区就业环境在改善,八成大、中专毕业生首次求职意愿标准降低,但外出就业仍为主导想法。  相似文献   

13.
今年宁夏全民创业工作成绩喜人,截至10月底,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积极争取中央就业补助资金3亿元,比上年度增加33.33%,已累计下达各市、县(区)创业就业补助资金2.48亿元。  相似文献   

14.
杨珏 《山西统计》2002,(12):4-5
一、就业形势的分析当前,失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促进就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创造了1.7亿个就业岗位,对解决全球性的就业问题作出了贡献。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就成功的避免了中亚、东欧和俄罗斯1989—1997年出现的“转轨失业”的状况,劳动就业参与率大幅度上升,失业率相对较低。1995年开始,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出现“转轨失业”现象,党中央和国务院立即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江泽民同志1995年提出要妥善解决企业富裕人员的分流和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19…  相似文献   

15.
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应用于内蒙古就业问题研究,就是针对就业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系统中各部门或行业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显著特点,从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角度,对内蒙古就业问题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各个部门或行业的就业效应和劳动力投入系数,比较准确地衡量各个行业或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从既有利于扩大就业、又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完善我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非正规部门的发展与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规部门,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是国民经济也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就业、生产活动和提供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就业情况的统计给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由于其生产规模小,没有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或登记等特点,对它的统计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核算,在许多国家都有严重的遗漏。早在1993年国际劳工统计大会就做出了《关于非正规部门就业统计的决议》,涉及到非正规部门的概念、操作定  相似文献   

17.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就业增长"现象再次引发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之思考,利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构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模型,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就业;另一方面增加产出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创造出新的产业和部门扩大经济范围增加就业,但其减少的就业量超过了增加的就业量,因而最终表现为净就业量损失,平均每年净减少就业量为3 000万~3 500万人。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东、中、西部共十五省市为研究对象,估算了加工贸易从业人数,并运用面板数据和多变量模型分别检验了2005~2009年东部、中部、西部省市和整体十五省市的加工贸易从业人数与加工贸易出口、劳动生产率、工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出口对就业有显著的正效应,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就业效应为负;就一定期间的实际就业效应而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资水平的上升对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的就业创造效应有抵消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化,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正在严重冲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使就业问题成为中国进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业弹性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就业弹性的逐年下降使劳动力的需求远远不能与经济保持同步扩张,劳动力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对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战略以及政策倾向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新的视角观察了人才培养与供给的关系,提出了动态评价人才供给和就业迁移状况的两个新指标,对各地区人才供给状况进行较深刻的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和人才资源供给间相关性不高;半数以上省份人才流出现象严重,人才供给状况不佳,安徽、河南、四川、贵州、甘肃等中西部省份呈人才净流出,高等教育的成果已完全被"就业迁移"所消耗;内蒙古、宁夏、新疆人才供给状况不佳,仅因人口密度小,使得人才资源需求压力不大,从而纠正了以往一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