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制度、最优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光南  李军 《统计研究》2008,25(3):35-41
本文通过英属和西葡属殖民地41个国家1970-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分析了制度、最优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验证了制度质量影响政府支出的产出效应和最优政府规模,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差异;英属殖民地由于制度质量高于西葡属殖民地,使得其最优政府规模和经济增长均高于后者,这从制度和政府规模的角度解释了殖民历史国家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考虑了影响最优政府规模的制度因素,并用实证结果支持了诺斯提出的宗主国制度影响殖民地政策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合同业务规模、企业成长及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纳入激励合同分析框架中,构建了物流外包的激励企业分析模型,对这些参数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⑴外包业务规模及成长性对激励合同中的最优风险分担系数的影响有限,但对期望总收益却有着放大作用;⑵业务运作中的不确定性对外包风险的影响远大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加强运作监管仍是降低外包风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外包信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物流外包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合作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是物流外包成功运作的关键,并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合作双方相互信任的因素,提出了构建物流外包信任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我国1954~2010年的数据基于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规模(政府消费与GDP之比)对人均产出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规模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取决于两年前的政府规模,政府规模在11.59和13.29之间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正,反之,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负.我国政府规模最优值为12.44,当达到最优政府规模时,政府支出增加1%,可使下一年人均GDP增长7.4%.由于目前我国政府规模较大,应该缩小政府消费总量,优化政府消费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及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财政"超收"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4~2007年的14年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攀升.财政收入规模一再高幅跃升的决定因素主要是财政"超收".持续十几年之久巨额财政"超收",带给我们的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财政"超收"现象的长期持续存在实际上是政府预算约束机制弱化这一长期命题存在的反映,是对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灵魂--法治性的违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预算的经验,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强化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加强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机制,改变政府预算约束弱化现状,强化预算约束机制,这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Armey曲线效应——陕西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1978-2012年陕西省宏观经济数据来验证政府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符合Armey曲线,并根据实证分析确定最优政府规模。实证结果表明,陕西省政府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符合Armey曲线,并存在一个最优政府规模,体现为政府支出占GDP的22%。因此,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最好避免过度使用经济刺激政策,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坚持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将政府规模控制在有效履行政府必要职能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决策问题的日趋复杂,决策目标和影响因素的增加,人们在寻找决策最优解时却遇到了种种困难.即使能找到最优解往往也是在忽略了许多约束条件和次要目标的情况下找到的最优解.因此,它只能为决策行动提供方向,不能为决策问题提供可靠答案,影响决策的有效性,造成一些决策失误,甚至使一些人对决策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决策最优解难以产生,在最优解寻找问题上屡屡受挫,而使近几年的决策研究几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前的境地呢?  相似文献   

8.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物流外包以其能降低物流成本、强化核心竞争力、加速组织重构等优点迅速成为企业一种新的经营战略。本文对企业物流外包中面临的诸多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模型,系统提出了风险控制的策略,为物流外包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国的企业家大多数则是由政府部门行政任命或委派.这种由政府选拔企业家的方式,既对企业家缺乏约束,也不利于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由政府,还是由市场来选拔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别.本文拟就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选拔机制问题,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政府经济决策的失误与原因剖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政府出于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的意图而进行经济干预.面对复杂的经济情况,政府做出的经济决策也有可能出现政府失灵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出现历史性的大融合趋势之后,物流服务运作演变为制造企业、服务企业与专业化物流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动态选择的服务网络。文章提出了物流服务模块化外包网络概念,提出了模块化外包成熟度及外包合作关系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给出了这一网络中伙伴关系选择的决策方案,并通过JL公司实例说明决策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异质性是是新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假定.我国各级政府之间在利益差别上均有异质性,使财政转移支付在政治利益驱动下的出现地区性偏差.这种偏差反映了政治决策机制与经济决策机制之间的不完全相容,仅靠传统的经济学分析也许会失之偏颇.因此,有必要利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偏离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对银行市场进入决策机制的影响和检验银行间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成效,本文基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数据构建静态离散博弈的均衡结构模型还原银行市场进入过程中的战略互动,并重点考察不同垄断地位银行间非对称的竞争壁垒效应。鉴于多重Nash均衡引起的估计不一致问题,分别使用条件矩不等式和子样本模拟技术识别与估计模型参数的置信区间,并进一步设计反事实分析和分类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准入制度放松显著推动了市场进入决策机制升级,使其不仅取决于银行内部优势和市场区位,也受制于对手决策及其构建的品牌、规模经济等非对称竞争壁垒;银行边际利润实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当前银行业的“壁龛市场”战略占优于“跟随”战略。  相似文献   

14.
决策是在多种可能行为中选择最优效果,能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主观决定行为.决策是人认识世界向改造世界过渡的联结点。信息时代,传统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现代决策是跨学科的智能汇集的决策。研究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地方政府决策的网络结构当今,地方政府的决策已不是个人辅佐式的决策体制。而是纵演交叉多层次的决策体制。根据我国的国体和宪法,各级政府决策网络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在决策层外有咨询参谋机构,这些机构分内脑机构,如政策研究室,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委员会,统计局等等;外脑机构,如经济…  相似文献   

15.
在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物流集聚区概念,力图建立以物流集聚区为最高等级节点的物流节点体系.文章认为,物流集聚区是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产生的,由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利用现代化物流设施与信息管理技术、以多种运输方式为全球、全国及省际供应链提供生产、消费、流通全方位物流服务的服务地域综合体.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实际,归纳出了物流集聚区形成机理:外部规模经济是物流企业在物流集聚区空间聚集的内在动力;市场集中是物流集聚区形成的外在引力;各地方政府是物流集聚区发展的直接推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是物流集聚区形成的重要技术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能力型软件外包联盟决策研究机实证调研,文章实证剖析我国软件外包企业实施能力型软件外包联盟战略决策的关键影响要素,同时构建适用于我国软件外包市场情境的能力型软件外包联盟决策模型,并对我国软件外包企业实施能力型联盟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分析法对我国1977-2014年的六轮经济周期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变动,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技术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对而言,社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重要性次于前者.因此,继续推进体制改革、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创新机制,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审计委托安排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治理的框架 公司治理是一套既是制度上的,也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以确保公司那些具有自利倾向的控制者(制定决策决定公司如何运营)从公司所有者(资本提供者)利益最大化出发,忠于职守与责任,对公司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StackeIberg主从对策决策方法建立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批发价契约和收益分享契约,分析了供应链整体最优的服务订购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物流分包商和物流提供商之间的纳什均衡模型,在最优服务订购量的约束下求得了最优的质量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支出的效率与规模——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1978~2004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政府财政支出的数据,对中国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利用Barro定律及Karras实证方法估计中国政府的政府支出的生产效率及最优规模。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了真实GDP、实际政府支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政府财政支出是具有生产性的且政府最优规模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8.2%(±3%);中国经济增长是政府规模增长的Granger原因,实证结论支持了瓦格纳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