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气质量指数是与人们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指标。基于中国18个城市2014年共52个周的空气污染计数数据进行负二项回归分析,通过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得到了一定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两种方法在分析空气污染问题中差别不大;人口因素、城市园林绿化状况、气象因素、城市群效应以及季节效应对所研究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发生与否及其严重程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城市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来研究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策略.以北京市为例,运用马尔可夫法建立北京空气质量的转移概率模型,并引入排污强度和环保投资两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拟合转移概率矩阵与排污强度和环保投资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为到达不同的污染治理目标而需付出的空气污染治理投资和须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为城市空气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6):107-114
西安市空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阻碍"大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但目前鲜有文献对其机动车限行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系统且严谨的识别。通过收集2016年西安市机动车限行期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及合成空气质量指数的单项污染物浓度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法、单差法、断点回归法与双重差分法等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机动车限行政策对西安市空气质量指数及单项污染物浓度的实际影响进行分析。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发现,除臭氧(O_3)指标外,空气质量指数及其他单项污染物浓度并没有因为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实施而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实施虽不能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程度,但可以相对减缓空气污染进一步加重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环保部约谈与环境治理:以空气污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属地化的环境管理体制下,要治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敦促地方政府和官员增加对环保工作的重视,为此环保部门采取了一种约谈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制度.本文针对公开约谈的25个城市,使用断点回归方法评估了这一政策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效果,实证结果发现如果是因为空气污染原因被约谈,则约谈对空气污染有明显的治理效果,但如果不是因为空气污染原因被约谈,则约谈对空气污染就没有影响.对单项污染物的分析则发现约谈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治理PM2.5和PM10上,而对其他空气污染物没有显著影响,这与目前空气污染治理考核主要集中在PM2.5和PM10上完全一致.此外,约谈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只在短期内有效.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空气质量指数这一指标衡量空气质量状况,对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测和预警是解决空气污染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使用ARMA模型拟合空气污染指数(API)时序数据,通过模型残差建立控制图,根据控制图的变化监控并预警.研究采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API作为可控状态建立控制限,以2011年1~8月上海API数据建立ARMA(1,1)模型,通过2011年9月上海API模型预测与残差控制图证实模型和控制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乌海市提出了构建"小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随着"小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年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了"加快推进两个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一、构筑区域中心城市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1958年乌海市作为内蒙古主焦煤基地,为包钢配套焦煤而开始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1976年国务院批准乌达、海勃湾两市合并为乌海市,被国家认定为31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五十多年来,乌海市凭借煤炭资源优势,担当了各个时期国家、自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2014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为样本,就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模式均有显著差异.工业化对空气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影响模式为正向线性;城市化对空气质量具有间接影响,其中,人口比重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为负向线性,人口密度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人口密度影响拐点的置信区间为(363,1232)人/平方千米,2014年,有64个城市在此区间内,需要决策者重点关注.本文的创新在于首次将SEM引入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在实证分析中揭示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不同路径与模式;并提出,城市化率的提高和第二产业比重的降低均有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从改善空气质量的角度,应将集中型城市化作为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从1990~2006年中国的2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SO2排放量,采用城市层面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样本城市的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结果证实了在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也发现在样本城市中外商直接投资没有恶化空气质量,而是改善了空气质量,同时也发现第三产业比重以及资本密集度这两个变量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存在着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9.
随机森林算法在城市空气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雾霾现象不断出现,空气质量状况愈发受到关注.文章以每日前一天的PM2.5、PM10浓度值等污染指标及温度、湿度、风速值等气象指标为影响因子,尝试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分类与回归功能,采用交叉验证法构建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并与应用Boosting、Bagging、决策树及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的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发现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较强的泛化能力及较好的稳健性能等优点,对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测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从控制局地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准确界定大气污染空间扩散范围对于提高联防联控有效性尤为重要。基于2012年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每日空气质量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大气污染区域影响的空间扩散范围及溢出特征,并解析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空间扩散呈"内城-外城"两级圈层结构,内城层是区域联防联控的责任主体;工业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生活烟尘是重要影响因素。以京津冀为例,提出联防联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空气污染问题的加剧,政府对环境空气的治理手段逐渐加强。通过构造F统计量对有序样本分类,立足分类检验法对空气质量影响因子含量变化进行显著性分析,进而对政府治理环境的效应进行评价。利用成都市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空气指数相关数据及成都市在近年采取的环境治理手段历史资料,对成都市环境治理效应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在SO2、PM2.5、PM10、CO、NO2的治理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但是O3的治理存在很大不足。  相似文献   

13.
湖北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在区域经济要素整合协作的运行过程中,城市作为经济活动集中分布的地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对经济区域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城市的集群,被称为"城市经济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科学发展观"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引下,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城市经济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陈霄  毛霞  曹伟 《统计研究》2023,(6):77-90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不仅是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必要之举,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原环境保护部2012年开始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实时公开项目,构建环境信息公开、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地区污染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考察这一项目实施前后,FDI对全国280个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变化。结果发现,项目实施前FDI显著加剧了空气污染,但在项目实施后FDI明显抑制了空气污染,在控制同期其他政策干扰和政策预期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项目实施后,低收入、低能耗、低排放和资源型城市的空气污染下降更明显。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项目实施前后FDI引致的环境规制、技术选择、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是空气污染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引导FDI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此推动和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23个资源衰退型城市2003—2014年的脆弱性进行了测度,并通过Moran指数和LISA分析法对脆弱性的集聚情况以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3个城市的脆弱性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高高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低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其中,黑龙江省的伊春、鹤岗、七台河和双鸭山市的脆弱性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显著相关性,较难摆脱资源枯竭困境。应对各区域城市进行差异化发展:对脆弱性较高的城市,加大帮扶力度,且以鹤岗为中心,探索其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对脆弱性较低的城市,应积极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城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开展科技合作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理论分析区域内、跨区域科技合作对城市创新能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借助2013—2020年黄河流域地级市经验数据,系统考察了科技合作对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合作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且这一影响在上、中、下游城市具有异质性;科技合作通过影响黄河流域城市在国家创新网络的中心性,促进城市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科技合作对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高吸收能力区间内科技合作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科技合作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黄河流域内其他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但区域内、跨区域科技合作的空间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绿色创新为视角构建非径向DEA-RAM模型,将综合污染指数和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引入绿色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通过Moran's Ⅰ指数计算与散点图分析验证了空间集聚效应与异质性的存在,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引入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2005-2014年30省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的差异化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人才聚集水平、区域开放程度、环境管制强度与政府角色的不同是造成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季节调整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的季节调整,分析了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季节波动规律和经济含义。研究了春节效应在预调整中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春节效应模型的连续模拟,发现时间间隔与模型解释能力存在非线性关系,提出了适用于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春季效应预调整的最优时间间隔,以便更好的分析其季节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我国345个城市的空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的空间相关性,通过Moran's I指数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经济绩效与金融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运用SEM模型和SDM模型对2012年我国345个城市的空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城市经济绩效和金融集聚对相邻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有正向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政府作用不仅对所在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有正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2011—2020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测算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同时从富裕度、共同度、可持续度三个维度测算出共同富裕指数,并研究城市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效果。结果显示:(1)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会正向影响共同富裕。从三个维度来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都能够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而且数字产业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的影响最大。(2)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能力和社会消费效应影响共同富裕,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为6.01%,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为1.79%,社会消费效应的中介效应为5.74%。(3)在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化水平高以及创业活跃度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