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我国目前采用"电力当量折标煤"的新能耗统计制度对节能减排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行业节能减排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文章建议恢复使用电力等价系数进行电力消费的统计核算,进一步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的考核评价制度和法律政策体系,鼓励按质用能,以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30个省市的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投入系数的变异系数来分析各省经济发展的差异,同时利用广义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投入系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下的变动,并与OECD及东亚20个国家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主要投入系数相比,能源投入系数、运输投入系数、最初投入系数的差异性较大,不同的产业部门中的运输投入系数和能源投入系数随人均GDP的增加表现出的趋势并不相同,而最初投入系数在三次产业中随人均GDP的增加都表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宋辉  胡国强 《中国统计》2012,(11):17-18
温家宝总理在阐述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时讲道: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16%。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统计测度方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08BTJ008)",应用投入产出技术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的措施进行模拟测算和展望,以寻求达到"十二五"节能目标的有效途径。一、影响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因素1.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知道,六大高耗能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把各种性质不同、不可直接比较的能源,变成同质的、可比的能源,就需要计算能源换算系数。各种能源尽管其性质、用途不同,但都含有一定量的“热”值,这正是将不同的能源折算为同一的标准能源的基础。所谓能源换算系数,就是在选定参照物(如标准煤等)作为标准单位之后,按照每种能源的“含热值”确定其换算成标准能源(我国选用标准煤,1公斤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的难以度量性决定了很难确定技术进步对节能变化的贡献率.文章在计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节能量与节能率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进步对节能贡献率的理论测算方法,从而估算了技术进步对中国节能率的贡献.结论认为节能与能源效率两者的涵义一致,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的机理是通过一切广义的技术手段与措施使每新增加的单位产出所需求的能源量减少;节能率与人均资本增长率成正比,与人均能源消耗增长率成反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节能率的贡献为65.8%,技术进步显著地提高了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环境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最新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我国8个区域能源足迹与碳足迹;并以三维足迹视角,把足迹大小与生态承载力的比值作为足迹深度,分析了区域间能源足迹与碳足迹的流向.结果表明:各区域能源足迹深度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能源足迹深度输入输出不均衡:中部为净输出区域,东北与西北能源足迹深度主要流向为输出.最后比较了能源足迹与碳足迹在分析碳排放空间转移对区域可持续性影响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合利用描述性能源统计方法和FGLS、Swamy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能源利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我国地区能源利用状况的扩张趋势以及各地区能源利用水平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都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吻合,四大直辖市由高至低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呈现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梯度格局;以上海市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地区,而首都北京的能源利用效果在四个直辖市中位居中间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统计方案的设计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统计人员的因素对能源统计数据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需要根据路径系数的强弱有重点地进行控制,从而提高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更有效地辅助能源决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用2001~2005年中国各省市(区)面板教据,综合考察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进程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市场化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能源利用效率将提高0.024万元/tce,同时也发现不同地区市场化差异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较高,而市场化程度低的西部地区则明显低于东部;其次还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分析了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物流业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云 《统计与决策》2008,(5):146-149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等数量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我国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物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同时,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引发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我国物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