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义技术进步中劳动者素质提高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文/浙江省杭州商学院胡聪任何的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获得产出的过程,任何的生产过程都要求进行生产的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生产技能,具有一定的劳动熟练程度,换句话说,即是要求生产的主体─—劳动者具备一定的...  相似文献   

2.
信息产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胜  成美纯 《中国统计》2003,(12):23-24
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大大地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和节约物资财富的消耗,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在开发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应少投入多产出,讲究经济效益。为此需要建立一套信息产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一)建立信息产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应注意下列几点:1.正确划定信息产业范围。信息产业是指以信息为劳动对象,以生产、收集、加工、贮存信息产品及提供信息服务为目的的劳动部门。主要包括:(1)信息的生产和创造业,如科研部门、建筑工程设计部门、各种艺术创作等:(2)信息采集和加工业,有社会统计系统、社会簿记——银行信息系统、科技情报…  相似文献   

3.
徐衡 《统计研究》1986,3(3):23-25
一、计算建筑业增加值指标的意义 建筑业增加值是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SNA)中的一个基础指标。它是建筑业劳动者改造劳动对象,为社会制造建筑产品的生产活动而增加的价值。由于它是以建筑业作为总体进行核算的,凡是凝结在建筑产品中的其他部门为建筑业提供的产品与劳动的价值均不属于建筑业增加值的内涵。但它是以一定的时间长度作为观察单位的,因此把前期劳动成果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视为增加值的构成要素之一。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自身实物形态不变,从一定意义上看,折旧有积累的性质。所以增加值大体上就是我们计算的建筑业总产值中的固定资产折旧价值与净产值之和。  相似文献   

4.
工业技术进步,就是工业生产中的实验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与服务技术不断开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工艺的不断改革,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花色品种的不断更新,工人生产技术水平的管理者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等。技术进步的综合评价,就是测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  相似文献   

5.
统计指标是巨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尺度,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因而被广泛使用。但笔者在阅读报刊杂志时,经常发现统计指标被错误使用,这不仅使统计指标的应有作用未能发挥,反会带来误导。一、使用洗针指标常出规的港设统计指标被错误使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统计指标的含义没有搞清。每项统计指标都有其质的规定性,都反映一定的经济范畴,蕴含不同的社会经济内容及其规律。由于统计指标的含义不清,就会张冠李效。如把国民生产总值当作国内生产总值.把…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统计指标说明一定社会现象某种属性或特征的数字,叫做统计指标.社会经济统计作为认识工具和管理工具的职能,首先是通过统计指标的作用集中地体现出来的.统计指标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例如,对一个企业来说,客观存在着一定期间的生产成果—产品,为了反映它们,统计上才有相应的总产值、商品产值、净产值、定额加工产  相似文献   

7.
一 生产设备统计的任务生产设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生产设备能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我们可以利用它直接把自然财富变成产品,或对原材料进行  相似文献   

8.
劳动统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劳动统计的目的,是要准确、全面反映劳动力数量、构成、配置及工资福利等情况,为各级领导决定劳动工资政策,制订和检查劳动计划以及加强劳动管理提供依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国家制定了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现行的劳动统计制度主要有以下弊端 1、统计范围:中央和地方各类企业、事业和机关、农村集体经济单位、个体私营经济和农业劳动者不在统计之列。当前,随着思想观念的进一步更新转变,不少城镇干部职工流动到乡镇、农村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经办实体,以及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利益格局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专业化和发展生产人类生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劳动分工发展的过程;社会生产愈发展,社会劳动的分工就愈细.劳动分工和企业生产专业化,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的积累,取决于劳动分工的程度,取决于企业中一定工艺工序专业化的程度,也取决于使用专用设备多少的程度.生产专业化的程度愈高,劳动者就愈易于掌握和熟练地使用生产工具和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令没有统一的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因此国民收入只能由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组成,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排除在外,这种观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劳动和资本是经济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如何确定二者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贯穿于整个经济学说史,如何协调二者间关系是经济管理中的永恒主题.回顾二十多年前的经济学教科书,有所谓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之说,其中活劳动就是指劳动,而物化劳动就是指资本,目的是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使这一对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得到化解,体现了把资本统一于劳动概念的尝试;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则从另一个方向上发力解决二者之间的对立,认为劳动也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并列,显然这是将劳动归结到资本概念的尝试.从现实经济生活看,由于整个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再阵线分明.一个普通人可以既是劳动者同时又是投资者--通过金融市场的各种工具,如存贷款、股票、债券、保险、房地产等等;那些在大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既凭借投入经营才能(这相当于劳动)为企业所有者打理公司运营而获得薪酬,同时也对企业拥有所谓"期权"(这相当于资本),作为公司的"准所有者"而获得资本回报.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工程的角度看,统计报表是经济社会活动原始记录与社会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信息产品之间中间数据的载体。统计报表及其运行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是统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标志。手工和早期电子计算器具时代产业发展与管理的需求、计算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综合报表的广泛使用。随着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与  相似文献   

13.
工序     
工序(指基本建设工序)是指在组织上不可分割,在操作过程上属于同类的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工作者是不变的,同时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也是不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争议事件不断发生。劳动争议仲裁已经成为我国劳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及时了解分析劳动争议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建立劳动争议统计是十分必要的。一、正确地开展劳动争议统计,必须首先明确它的概念和特征。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通常指,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因劳动法所确定的劳动权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劳动争议具有…  相似文献   

15.
一、人们对统计学的了解统计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工具.到了现代,更是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小到家庭工资的使用,大到航天设备的研制,都离不开统计这个最基本、最普通、最简单又是最复杂的工具.统计已经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最普遍的应用.半个世纪以来,统计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描述到分析,从单项分析到多元分析,从手算到由计算机的运用,使统计从一个不起眼的课题发展成为一门与多学科(尤其是应用科学、生物科学、  相似文献   

16.
胡燕 《浙江统计》2000,(8):35-35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劳动统计出现不少新问题。首先是自身专业限制 :劳动统计范围广 ,资料通过自下而上全面统计层层取得 ,即每个季度要在 3 - 4天时间收集上千张报表 ,工作量大 ,难免出现差错。其次 ,劳动统计以劳动者为统计对象 ,劳动者的行为具有选择性和不确定性 ,这也决定劳动统计的指标数据往往具有隐蔽性 ,如劳动者收入、来源渠道、发放形式等 ,这都给劳动统计带来工作难度。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以新的要求正确、及时搞好劳动统计 ?笔者就此作如下初探。1.正确领会“从业人员”的概念。许多基层统计为方便仍凭老的统计观念 ,仅把劳…  相似文献   

17.
一、解析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产品的效率,一般用单位劳动投入生产的产出来反映。它体现劳动投入与生产产出之间的关系,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越高,或者说,单位产出需要投入的劳动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劳动生产率由产出和劳动投入决定,产出和劳动投入任何一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如何对民间统计实行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统计功能的发挥和管理尚不能完全适应 2 1世纪在全球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因此 ,拟从下述几个方面提出对民间统计实行规范化管理的设想和思路。走知识信息创新之路是我国统计部门生产统计信息的必然选择。要生产出“快、精、准”的统计信息产品 ,必须依靠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数量广泛、层次不同、方便适应的统计信息产品来源 ,这是统计事业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土壤与根基 ,这也是统计信息产品的社会属性。与此同时 ,它所具有的不容置疑的商品属性。在市场经济机制的运作和磨合过程中 ,愈来愈…  相似文献   

19.
李雄英  雷钦礼 《统计研究》2018,35(7):91-101
本文通过数理经济模型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决定社会产品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高低的因素,除了政府的生产税税率之外,主要是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且二者的作用方向完全相反,都取决于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当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小于1时,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越高,劳动收入份额就越高,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劳动收入份额就越低;而当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则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越高,劳动收入份额就越低;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劳动收入份额就越高。理论和实证的分析还表明,劳动者货币工资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的增长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实际工资水平增长率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方向相反,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也随经济周期反向波动。  相似文献   

20.
统计学原理教学点滴谈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范登科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工作的理论性总结,是研究社会经济统计方法和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它既是搞好社会经济统计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也是认识社会和进行经济管理的必要工具。在全国各大、中专院校里,不仅统计专业,而且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