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加快培育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近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产业。201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内蒙古正处于经济结构转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省四大主导产业、十大重点产业和六类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将不同产业范畴内的产业划分为"跃迁式"、"引导式"和"关联式"三种类型,配套提出相应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市场培育,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产业之一。在分析黑龙江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本情况、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给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茁壮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是影响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包含了产业中人力资源和产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两部分,这两部分从生态角度进行评价,可以分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三个评价指标.生存力和竞争力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本身,发展力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文章从这三方面设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评价提供科学的方法,并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来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重要部署。近年来,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但其支撑作用仍有待增强。要进一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亟需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要素供给、产业协同、融资渠道、需求带动和发展环境等制约因素,加快健全以要素支撑、产业支撑、政策支撑、需求支撑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新兴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用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提出了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模式.并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六个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法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集,根据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语言作为评价标度,构建了基于改进灰关联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突破从速度、规模等单一指标去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表象,创新性地概括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同时构建了产业导向性、产业带动性、产业市场化、产业创新性、产业效益性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个省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省份综合质量领跑,但产业创新“掉队”;中部省份创新能力突出,但市场拓展“缺位”;西部省份市场表现积极,但产业反应“冷淡”.  相似文献   

9.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学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相应人才的有力支撑,人才队伍的规模大小,素质优劣以及结构的合理与否均会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国各区域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需要制定科学、全面的区域人才发展规划,以切实保障区域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本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人才发展的对策及人才发展规划制定的要点与实施建议,为地方政府或部门的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能走在全国前列,制造业必须当主力、打头阵、挑重担。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更加突出重点,存量增量并重,抓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相似度角度,建立了产业相似度模型,界定了传统产业类别,判断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能性,并从符合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程度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现实需求两个维度,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文章还以C县传统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晶  何锦义 《统计研究》2011,28(10):3-8
 自从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已有专家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诠释,但是鲜有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方面的研究。本文在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框架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划分和界定,在此基础上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其增加值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大约为5.82%,其中,制造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为3.33%,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为2.49%。文章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等。国家对产业发展的重视为推动黑龙江省(以下简称我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省委和省政府高度关注我省产业发展并做出决定,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晶 《统计研究》2012,29(9):24-3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有关研究,利用2010年工业和服务业数据,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8-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增加值达到25513.71亿元,占GDP比重为6.36%,比2008年提高0.54个百分点。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较大,行业优势明显;中西部在发展规模和程度上均相当,其中西部略好于中部;东北规模最小,发展也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5.
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呈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的双重视角考察发现: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门槛效应,东部地区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减的正向非线性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二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门槛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均呈现倒“N”型关系,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等产业均存在“U”型关系,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则表现为正向非线性效应.因此,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政策,兼顾研发资源投入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活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西安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成长性和创新性,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灵魂,研究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西安高新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4个细分行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创新转化能力、创新保障能力和创新实现能力。根据评价结果将产业划分为领先型、优势型和潜力型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生态要素体系的构建及内部驱动关系的确立,有助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利益相关者创建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通过文献法找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的关键词条,然后通过焦点团体访谈建立了生态要素体系,并分析了要素之间的驱动关系,再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检验了这些驱动关系,结果表明,宏观环境要素、资源环境要素、产业环境要素分别正向驱动产业园区要素、群内企业要素,产业园区要素正向驱动群内企业要素,群内企业要素正向驱动品牌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18.
全局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点.文章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局性的含义、特点,从产业波及效应、就业带动及市场潜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相应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从“全局性”出发,初步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为评价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一要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二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要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四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五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六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材料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五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该产业结构横向扩散,为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基础支撑,具有行业门类多、跨行应用广等特征.在宝钢、上海氯碱化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下,上海新材料产业形成特色生产基地,产学研合作项目不断增加,部分研发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