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一、国内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评价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则是评价某一地区产业结构及城市化程度及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我国目前共划分31个省份,其中10个沿海省份和21个内陆省份,比较国内沿海和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了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评价了2015年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绿色化驱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可以划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5种类型,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整体偏低,并且存在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发展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对绿色化产生正向驱动作用,工业化水平和资源消耗程度对绿色化产生负向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与总体要求,构建省域乡村振兴发展评价三级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及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呈现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再向西部地区阶梯递减的空间格局,乡村振兴最优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弱势区和最弱区主要位于西部边疆省份;各省份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呈现不均衡特征;各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存在全局空间集聚特征,且空间依赖性逐步加强,大多数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东部省份多位于高高(HH)集聚区,而西部地区多落在低低(LL)集聚区,空间关联格局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发展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把握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7—2019年的相关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状况与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呈现增长态势,沿海协调度等级高于内陆。空间关联格局中,“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要提高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应充分挖掘协调发展的实质,加强跨区合作,提升整体协调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文章从低碳能耗水平、低碳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支撑水平、自然环境水平五个方面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综合评价了我国30个省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得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趋同于经济发展状况,大致呈现东、中、西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省市发展好于中部,西部省市靠后。  相似文献   

6.
中部省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中部省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评价对象,首先给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中部省份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均水平,与东部省份有明显差距,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相当,略高于西部省份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对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30个省份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一方面采用全局参比法、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采用熵权法对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2008—2019年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是教育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快于城市化效率。(2)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呈现阶梯状分布,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3)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处于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但是经过12年的发展,在2019年我国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了勉强协调和初步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8.
东部沿海六省经济实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六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相对于其他省区具有以下五大优势,即科技文教发达,人才精英荟萃;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运独具优势,极有利于参与现代国际分工,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较大;工业基础雄厚,经济效益较高,资金相对充裕;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这些从不同侧面标志着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得极不平衡,除了东西部差距之外,沿海各省也存在很大差异.为促进各省经济共同发展,本文根据2000及2001年度的最新统计资料(参见表、表2),运用多目标决策分析的理想解(TOPSIS)方法,对沿海六个主要省份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结合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江苏沿海13县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类及综合评价排序,结果显示,如东县经济发展在沿海13县市中处于中上水平,排名第四位,与第一层次中的海门市、启东市经济发展有很大差距,相比处于第三层次的苏北地区略有优势。建议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等,促进如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数理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越 《统计教育》2008,(9):30-35
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认清重庆市目前服务业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五项衡量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力求客观地评价重庆市服务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促进重庆市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综合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量质指标结合互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套以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环境等四大类一级指标及2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相对可行的指标体系,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以浙江省11个城市及沿海主要省份作为评价对象,对其区域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构建国内东西部深度融合的区域合作体系为目标,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国内沿线省份节点城市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区域合作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对各节点城市从城市发展水平、竞争力、开放度和城市声誉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发现,部分内陆型节点城市抓住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但仍有一些节点城市存在较明显的发展制约因素。对节点城市辐射力和关联效应的研究则表明,不论是自身发展较好的城市,还是自身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均未能全面发挥出节点城市应有的引领带动作用。面向“十四五”期间的区域合作目标,要想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必然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国内节点城市的引领作用,从而构建起高质量的区域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城市发展的内涵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在内的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运用主成分模型,测算了指标权重,得到了主成分方法下的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研究共同富裕的相关问题,对于走好共同富裕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有着理论性的指导作用。当前学者对于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相关内涵概念的辨析,而对于如何测定中国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各个省份共同富裕的差异性和共同富裕程度分类预测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国各个省份共同富裕水平进行评价与比较,将东西部地区、南北区域的共同富裕发展状况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期为政府部门相关工作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2020年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收入消费、文化发展及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打分,采用K均值聚类对打分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并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对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进行预测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从各个等级间评价指标的差异性来看,影响不同省份共同富裕发展状况的指标,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收入消费,文化发展四个层面。(2)从发展历程来...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我国30个省份的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并结合核密度函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最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随机效应模型和纵向数据系数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服务业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东部地区发展规模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服务业数字经济规模总体差异呈现缩小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投入、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度、外贸依存度、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均是导致不同地区服务业经济规模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典型业态,将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从3个维度构建平台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测算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选取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平台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异质性,平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间接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AHP-EW组合权重优化模型,测算2008—2018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全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以及沿海11个省份等不同层次空间尺度为视角,全面描述我国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2008—2018年我国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小幅扩大的态势。(2)研究期内我国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创新和开放维度差异显著,呈两极分化现象,其余3个维度地区间发展相对较为均衡。(3)依据系统聚类分析原理,进一步将沿海11个省份按梯队划分成引领型(上海、广东)、短板型(天津、山东、江苏)、追赶型(浙江、辽宁、福建、海南)和落后型(广西、河北)4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类型区。  相似文献   

18.
评价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几个指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服务业也称第三产业,近几年来我国有不少专家学者从 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服务业发展状况的 评价指标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我们认为,要选取能切实反映 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的指标,必须是指标数据可获取,方法 简单易于操作,科学性强、有说服力。经过反复斟酌筛选,有 七个指标值得考虑。下面以我区各盟市2001-2003的数据 为例,将这七个指标逐一计算,供参考。 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这一指标是反映服务业状况的最直观的指标,国内外在 研究中说明服务业的发展情况,采用最多的也是首先用到的 就是这个指标。比重高说明服务业发达,国民经济总量中服 务业创造的多,贡献大。有学者常常用来说明一个国家和地 区的是否进入发达阶段的标志。这一指标在GDP季度核算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低碳经济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很多指标数值都超出临界范围,说明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同时对国内30个省市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发现,中国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分三个层次: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得最好,中部城市次之,西部靠后.  相似文献   

20.
吉宏  杨太康  龙瑜 《统计与决策》2005,(15):103-104
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不仅是我国发展农业、振兴农村、致富农民的基点,也是托起城市、服务城镇居民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逐渐加剧,这种存在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间、沿海与内陆间及各区域城乡间的不平衡,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环境约束.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及成因以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已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