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严明清 《统计与决策》2004,(11):111-112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拥有5987.8万人,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缺乏后劲和亮点,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广大的农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基础薄弱,增收困难.湖北小康社会的建设,面临着起点低、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后劲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农村是关键,而农村要实现这一目标与农村工业发展紧密相联.本文研究了农村工业发展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浙江农村工业发展实际,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先运 《统计研究》2004,21(2):50-3
一、引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大量减少。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6.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小康工程已由"总体小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新阶段.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涉及面广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其框架设计、指标筛选和赋值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目前,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多,但多偏重于全国或城市,对于广大农村涉及较少.农村是一个有别于城市的自然、生态与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其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功能具有特殊性.本文拟对广大农村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探讨,并试图建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因此,我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差距在农村,只有农村全面实现了小康,才是全省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各地区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定了13项反映农村居民生活的指标构成了我国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考察了各省(市、区)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情况.本文还根据各个地区在"最高值"上的隶属度,利用快速聚类法将全国各个省(市、区)划分为6个种类,为在全国范围内有重点地扶持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争取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睿 《山西统计》2003,(9):8-8,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基础的,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努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第一产业方面,要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一是把农产品的质量调“高”。要从抓品种和投入品…  相似文献   

10.
湖北与浙江农村城镇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文章在构建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体系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北与浙江两省共28个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湖北实际,围绕动力机制提出了湖北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财政、金融、政策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其中,产业决策选择直接影响到该县域地区的发展定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以及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是基础性、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在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县域农村应采取怎样的产业决策来支撑本地区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探讨了"全面小康"的内涵及其与"总体小康"的区别。同时,文章参照国际上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科教发展与人口素质、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政治民主与精神文明六个方面选择了26个指标,分三个层次构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1号文件又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具体的阐述了建设新农村的有关政策措施,为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尤其在青海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自然条件严酷,农牧民收入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牧民整体素质低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等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使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十分繁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乔雅俊 《山西统计》2003,(1):11-11,4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我国目前农村建设与发展现状及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论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在农村,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住房金融的发展趋势与现存问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对外开放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新机遇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并进入城市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收入是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综合反映.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及其增减变化,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更受农村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研究农村居民增收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对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浙江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芙桦 《浙江统计》2005,(6):4-6,47
一、浙江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特点分析 2004年,浙江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58.9%,比2003年又提高了7.7个百分点.分析2004年浙江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是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项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有力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增长,为农牧民生活消费升级提供了保证,农村牧区生活消费领域发生显著变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9.
程巧花  杜东旭 《山西统计》2003,(7):44-44,4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长治市13个县市区中有12个县市区以农业为主,318万人口有214万在农村,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长治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长治市的农业发展无疑同全国各地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要受到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负面影响,又要面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和农民增收压力加大的严峻现实,同时还要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和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农业科技应用信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终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科技普及不足、市场信息不灵,已经成为制约湖北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加快建设农村科技、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信息化进程,已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