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区扩展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荷,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一旦超出了城市自身环境容量的承受能力,必然引起城市生态环境失调,从而进一步影响城市本身的发展。因此,研究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城镇化发展与城市环境生态问题的关系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增加、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四川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压力问题。城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统计》2012,(7):20-21
以二、三产业充分发展为依托的人口城镇化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才能促进青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本研究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近年来青岛市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情况、城镇人口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城镇人口在青岛各区市的分布情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互促关系;而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弱,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经济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弱,导致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和经济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需要改善.  相似文献   

4.
《贵州统计》2001,(8):9-14
城镇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结果和主要标志。转移农村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十五”计划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发展西部经济,缩小贵州省与东部地区差距的战略性选择,更是贵州省在新世纪寻求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课题对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作一粗浅探讨,以期对省季、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扭转四川城镇化进程滞后的现状,既要通过破解“半城镇化”难题,促进人口城镇化;又要通过构建大城市群,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漆先望 《四川统计》2012,(11):17-18
扭转四川城镇化进程滞后的现状,既要通过破解“半城镇化”难题,促进人口城镇化;又要通过构建大城市群,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出发,构建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得出2005-2014年各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将空间因素引入分析,对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空间动态分析.研究发现:2005-2014年各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但水平还不够高、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大部分地区之间呈现出正向局域相关和集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嘉兴市区人口集聚加快,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提高,但也存在市区城镇化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城市化”问题突出、城镇化提升落后于县域等问题.建议转变观念、加强规划、调整产业、创新机制等,促进嘉兴市区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达  沈建芬 《统计研究》2004,21(2):17-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一些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突出表现在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占城乡总人口比例(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地域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城镇数量的增加等方面.2013年,西安城镇化率已达72.05%,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末期阶段.文章通过对西安1985-2013年间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西安城镇化超前发展的结论.城镇化超前发展带来了—系列社会问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西安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民增收。本文采用协整分析,对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各项构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注重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熵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值.以贵州省68个县为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熵法实现了对主、客观因素进行优化决策的组合赋权,有效降低了信息损失;将相对熵法应用于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又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反作用.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3-2012年的数据资料,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时空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测算出各省份2003-2012年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各省份的对比类型.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强有力的互补作用;2012年广东省耦合协调水平最高,甘肃省最低,全国各省市耦合协调比为22:9.通过对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对比研究得出:北京、天津、上海三省市属于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型;2003-2012年间各省市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ArcGIS-GeoDa平台,利用2008-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面板数据,从人口、空间和产业城镇化角度刻画新型城镇化发展,实证检验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空间-产业城镇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及系统之间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偏低,空间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人口-空间-产业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不高,但是各市(县)两极分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湖北省1978~2011年数据,通过坐标图直观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分析等对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从短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城镇化进程,但城镇化并不能带动第三产业就业的发展;城镇化对于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可以立即显现出来,而第三产业产值对城镇化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城镇化进程并不完全表现出惯性特征,并具有后发优势。因此,必须努力培育新兴工业企业,逐步推动农村人员转移,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全局DEA-SBM模型下对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GML)指数分解出绿色技术进步指数,根据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新型城镇化水平,运用全面广义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三大地区差异明显,绿色技术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但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比在中西部地区要小.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第一种形式主要是乡村城镇化和行政区划变更的结果,第二种形式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积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祖梅 《统计与决策》2016,(20):106-109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增收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重大且现实的问题,中部六省“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理论和实证数据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会对农民增收产生刺激作用.文章利用中部六省1990-2013年的样本数据,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农民增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函数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技术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于斌斌  申晨 《统计研究》2020,37(2):65-79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由以城镇化率增长为主的传统城镇化迈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型城镇化,而城镇化效率是反映城镇化质量的综合指标。本文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城镇化效率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城镇化效率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与产业间结构的服务化调整相比,产业内各行业生产率增长才是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主要来源,并在考虑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省域空间范围内,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城镇化效率改善,但这一影响效应伴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和城市规模扩大而变弱。本文蕴含的重要政策启示是,当前我国应将城镇化效率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考量目标,并以生产率增长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尤其是在城镇化程度和城市规模均不高的情况下,慎重采用服务业对工业的“腾龙换鸟”或“退二进三”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