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立足于促进劳动力流动,片面地强调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对高流动性劳动力市场给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重视不足,在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导致了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普遍下降。建议重视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企业和劳动力建立较稳定的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形成的效应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在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农村外出打工者外出前后自身变化,说明了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者本身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挥流动对人力资本的正面作用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现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制度变迁为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在我国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劳动力流动的人力资本配置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和累积效应在正反两个层面呈现多元态势。同时,劳动力流动引致区域间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差异。“民工荒”现象从侧面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人力资本效应空间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巴罗、萨拉伊马丁和德拉柯兹有关带移民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发现,劳动力流动加快了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速度。通过考察地区间因劳动力流动而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及相应的潜在产出外溢与滴漏效应冲击,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地区差距的结论。作者还估算了近年来劳动力省际流动状况,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文章主要分析劳动力流动与缓解贫困的关系。迁移从总体上改善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通过非参数分析,作者发现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的家庭特征差异对于迁移决策越发重要。而且,禀赋不足的贫困家庭即便有迁移行为发生,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也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结合对工资方程的分析,作者发现改善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水平不仅有助于贫困家庭利用迁移,也有助于贫困家庭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力资本的形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 ,而西部民族地区的总体人力资本水平还很低 ,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知识差距”在不断扩大。通过制定缩小知识差距的发展战略 ,注重人力投资的制度创新 ,加大人力投资强度 ,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建设 ,促进劳动者的自由流动 ,改革人才配置制度 ,就能有效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投资与西部地区大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最为重要的条件不是物质资本 ,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水平 ,而且还决定着物质资本和使用效率。○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落后 ,政府教育投入少 ,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 ,人力资本供给短缺。○人力资本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基础 ,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 ,人力资源开发应该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优先发展领域。人力资本投资与西部地区大开发□李建民西部大开发与人口问题最近中央政府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应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政府的核心作…  相似文献   

8.
人口流动对输出地人力资本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中国人口流动与输出地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口流动对输出地人力资本既有抑制效应也有促进效应,其强弱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收入差距和人口流动规模。基于人口流动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OLS和随机效应估计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对输出地人力资本的主效应是负向影响,并随着输出地和输入地收入差距的扩大及人口流动规模的增加而变弱。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收入差距水平和人口流动规模而言,人口流动总体上削弱了输出地的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并从家庭决策角度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微观决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农村劳动力省内与跨省流动微观内在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中的家庭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概率将增加3.5倍,而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外出务工概率较低;家庭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负向影响,但在有成员外出家庭中,拥有丰富社会资本家庭的劳动力跨省流动概率较大;家庭经济资本的收入效应将大于替代效应,家庭经济资本越丰富,劳动力外出打工概率越低;家庭自然资本的替代效应将大于收入效应,丰富的家庭自然资本对劳动力流动具有促进效应;此外,农村劳动力流动还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的高效配置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外生冲击,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并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劳动保护对企业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优化了企业劳动力配置效率。机制分析表明,尽管《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限制了企业用工灵活性,但有助于矫正企业工资负向扭曲、缩小工资水平与劳动边际产出价值之间的“剪刀差”,有利于减少企业超额雇员情况;同时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促使更多的劳动力流向劳动力配置不足的高生产率企业。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保护对企业劳动配置效率的提升在劳动配置过度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更为明显。文章拓展了《劳动合同法》经济效应的评估范畴,从劳动保护视角为优化企业要素配置、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支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华 《人口学刊》2003,(5):53-57
农民阶层是社会地位较低表现为:农民收入明显低于其他阶层的收入;农民充分就业率低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差。橄榄型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要求提升农民阶层社会地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实现农村劳动力持续性就业根本性的路径选择。政府应为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在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消除对农民的歧视、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等方面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症结在于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与经济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教育可以多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流动中的外部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劳动力流动是实现要素合理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但是 ,当大量的劳动力流向城市时 ,却产生了外部性 ,并直接导致政府干预 ,即使外部性内部化。政府矫正外部性的两种手段 :就业歧视和提高劳动力流动成本。这会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受损 ,总产出减少  相似文献   

14.
廉晓梅 《人口学刊》2003,55(5):36-39
由于高科技创业企业行业环境复杂、缺乏历史数据与记录,从而使得其主要投资人———创业投资机构无法像一般投资人监控传统投资对象企业一样对其进行监控。为此,美国的创业投资机构实行了以人力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监控投资对象企业的办法,即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通过对美国创业投资中关于人力资本管理措施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典型的"股东积极主义"的治理模式;建立起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确保创业投资高效运作的基础;为创业投资提供可靠的制度环境是政府推动创业投资发展的最佳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提升人力资本的制度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不仅是社会科技和经济体系演进的产物,而且更受相应制度的激励和影响,这已被不断贴近现实的人力资本理论所证实。成功的激励就是人力资本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但我国现存的制度却制约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因此,强化对人力资本提升的制度研究和建设,对于加快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现阶段 ,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供给大量增加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 ,应合理寻择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7.
熊正贤 《西北人口》2009,30(2):42-45,49
重庆区域经济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区县差异悬殊、地带性差异显著、直辖以来,绝对差异扩大,但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与此同时,重庆劳动力呈现大规模转移,一方面是三峡百万移民;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输出.总计规模达千万。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对重庆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有利于减轻三峡库区生态承栽压力和居民就业压力,提高人均GDP水平;第二,有利于提高库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缩小重庆区域经济差异;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缩小地区间人力资本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