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 傣族,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中较为先进的一个民族。自解放以来,傣族人口增长较为迅速。截止1986年底,傣族总人口已达91.95万人,占当年全省人口总数的2.66%。近几年来,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其人口数量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景洪县勐(冖八巾)区的曼嘎俭乡就是傣族人口中的一个典型。据报道,该乡自1983年起已连续五年无三胎生育,因此,曾受到国家和省计生委的表彰奖励。为了弄清云南省傣族人口在计划生育方面的这种先进范例,我们选取了景洪县的曼嘎俭乡,于1987年底深入该乡做典型抽样调查。现依据调查所获资料,就该乡妇女生育状况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1991年上半年,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把握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特征,以采取正确、有效的工作对策,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先后对云南省哈尼族、基诺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彝族和白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侗族、苗族、瑶族、京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多民族、多区域的计划生育工作调查.调查组所到的地、县,就整体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和计划生育水平来讲,在所属的省、自治区内多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下,其中有一些是计划生育的先进县、乡,还有不少地区则属于省、自治区一级甚至国家一级的贫困县.总的说来,调查的地区县有相当的代表性,因此具有定性的可比较性和可推论性.  相似文献   

3.
尽管不同朝代对待族际通婚的态度历经数次起伏,中国蒙古族、满族和汉族间通婚的限制反复恢复又废止,各族人民的接触交往却从未间断。研究发现,蒙古族、满族已婚人口中,族际通婚比例均超过40%,意味着族际通婚的普遍流行。在通婚模式上,以蒙古族-汉族、满族-汉族通婚为主,历史上曾持续约3个世纪的高度政治化的“满蒙联姻”已由民族间自由交往所取代。在性别差异上,蒙古族经历了由男性娶进居多到被女性嫁出比例反超的转变。在空间分布上,3个民族形成了以辽西走廊为核心的较为清晰的、广泛的东北—西南走向通婚链。在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族际通婚主要表现为本地男性娶少数民族流动女性。要重视经济互动、居住聚散程度和人口迁移流动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部队是一个社会团体,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生育问题上,它与地方有着密切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那么,部队干部、战士在生育问题上是怎样想的,生育意愿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武警某部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生育意愿一般包括早生、晚生、生男生女、生多生少及生育间隔等。在部队,早生晚生及生育间隔问题不大突出,本文主要在多生少生(生一胎或二胎)及生男生女的意愿方面进行调查。笔者试图通过这一调查,能够比较真实地掌握部队干部、战士在生育问题上的心理活动,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这对部队甚至全社会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或多或少会带来一点益处。  相似文献   

5.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是国家最早在民族地区确定的综合改革试点市,辖3区7旗2县,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有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总人口439.3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人。赤峰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区。2001年初,赤峰市被确定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试点市后,围绕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总目标,结合赤峰地区实际,市人口计生委把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作为综合改革的突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为新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动力。关注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把农村人口计生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除汉族外,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中如何开展计划生育?笔者曾就此问题走访有关计划生育部门,并做了一些调查。现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开展计划生育的政策依据 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中央和自治区已有明确规定。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利益导向机制,推动农村社区发展,以优化我国农村计划生育的工作环境,是我国人口学界和计划生育部门近年来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本文谨根据我们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心得,对这一问题在理论和认识上谈点看法;就教于学术界同仁并以此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与计划生育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傣族、傈僳族人口的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及其差别常建军,王绍明云南省是多民族的省份,具有一定聚居区域并巳形成一定的人口规模(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即有25个,其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这些民族中的大多数都居住在本省的边疆和边缘地带。各个民族在自...  相似文献   

10.
新型生育文化及观念在蒙古族居民中已经形成,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优惠的生育政策下,蒙古族总和生育率也已经低于汉族和全国平均水平。为了更好地找出这一事实的原因,本文着眼于民族特征和跨族通婚,利用有序Logit Model对蒙古族居民的生育数量、存活数量、男孩数量、女孩数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发现蒙语表达能力的影响非常不明显,但是蒙语书写能力的作用比较明显。此外,民族特征和通婚特征对生育数量和存活数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生育性别的影响程度,对生育男孩的影响高于对生育女孩的影响。蒙古族生育出现持续递减的趋势,对稳定蒙古族生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农村,15—19岁这五个年龄组的人口,不久将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抓好对这部分人口的宣传教育,无疑将有利于今后计生工作的开展和人口计划的落实。为了更好地指导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我们深入调查了521例15—19岁的农村人口,看到了以往宣传教育的成绩,更感到了潜在的危机与挑战。一、15—19岁人口计划生育知识教育的效果调查  相似文献   

12.
“七五”以来,四川省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最近我们以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及地势为标志,抽选了32个县(市、区)的100个乡(镇)、1000户农户对此进行调查,并结合有关资料较为全面地进行了分析研究,摸清了四川农村计划生育的基本态势,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计划生育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为了配合广东省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参与研究广东省计划生育工作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对策,中山大学人口所组织了近十人的调查队,在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人口学会和连南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于1993年11至12月间二次进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进行农村家庭户的生育状况调查。调查中我们意外地发现,连南的结扎夫妇中男扎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若在广大汉族地区也能推广这一绝育技术,将对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突破。深入研究其原因,我们应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少数民族,特别是农村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农村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经济发展、受教育程度、卫生与健康水平等方面同农村汉族相比均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与汉族妇女的生育意愿与实际生育水平必然存在着相应的差别。在制定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虽然从总体上来说,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但是在具体要求和做法上,与汉族有一定区别。同时,由于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及现有人口的规模、人口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生育率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对各个不同少数民族的具体要求也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的知识、态度与实践,在国外通称为KAP,K(Knowledge)指的是育龄妇女对于计划生育的知识,A(Attitude)指的是态度,P(Practice)指的是实践。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使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而且有利于各级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6.
国家计生委于1993年10月份,先后在河北、湖北两省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基层计划生育统计质量调查。这次调查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引起了许多部门的关注,而且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 1 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查基层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中出生统计数据的质量,分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和改进统计管理工作。调查单位是农村地区的行政村。调查内容是1992年和1993年1—9月妇女的初婚和生育(包括婴儿的出生时间、孩次、计划内外等)情况,被调查村和其所在乡(镇)计划生育报表的有关数据,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我们最初曾经考虑同时调查妇女的避孕节育情况,后来通过搞试点调查,感到有关避孕节育的情况调查难度比较大,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育龄妇女本人不在场,别人不便代答,即使代答了,调查员也很难判断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且,如果加入避孕节育的内容,有可能影响对出生情况的调查。最后,我们还是决定集中精力调查出生统计数据的质量。这样,既可以掌握真实的出生水平,又可以计算漏报率,促使基层重视统计工作和统计质量。考虑到初婚对于一孩出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7.
1 村为主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地位回顾和展望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过去和未来 ,可以看出 ,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在管理层面上 ,大体要经历三个历史发展进程 ,第一个进程 :是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干预行为为主时期 ;第二个进程 ,是以社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行为为主时期 ;第三个进程 ,是以家庭个人生育自控行为为主时期。自上而下的行政干预为主的管理方式 ,我们经历了 3 0年时间 ,包括初始的孕后型管理和后来以“三为主”为内容的孕前型管理。目前 ,正在由孕前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为特征的社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转变 ,再过若干年 ,计划生育将由政策指导转…  相似文献   

18.
<正>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10亿人口中,有8亿农民,全国育龄妇女约有2亿,其中1.6亿多在农村。农村计划生育开展如何,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关键所在。农村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的知识决定她们对计划生育的态度,她们对计划生育的态度决定她们计划生育的实践,而计划生育的实践直接决定生育率的高低。因此,了解和掌握农村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的知识、态度与实践,对于开展宣传、落实各项组织措施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少生快富社会系统工程》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人口、社会综合发展的一种试验,是计划生育新机制的一种探索。改变计划生育管理模式,转变计生部门单一职能,帮助发展农村微观经济,帮助计划生育户发家致富,运用经济利益导向和系列化服务,促进计划生育和社区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农村目前的发展水平下,育龄夫妇作出生育决策的最直接的社会环境是农村社区(乡、村)。社区由于其中介地位,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以及综合功能而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1990年下半年对江苏太仓、河南社旗和湖南武岗三个县的五个村进行了实地调查。以问卷形式调查农民家庭1076户,作非问卷深入调查300多小时。本文主要利用调查所获资料探讨社区因素对农村人口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