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及今后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移动”①,人口迁移分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类。按照我国户口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还需随迁户口。人口流动是指人们越过一定地界的移动行为,但不改变定居地和不动户口。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对子迁出地、迁入地和流出地,流入地的经济社会变化以及人口自身的发展都有广泛影响。 人口迁移既是指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边界的移动,那么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有远有近,迁移界限的确定因国而异,没有统一标准。根据我国社会习惯和户口管理条例的规定,一般把居民迁出原居往的城、镇、乡、社,迁入其他城、镇、乡、社,并且随迁户口,称为人口迁移。本文着重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未来人口迁移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两种迁移类型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探讨90年代以来深入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政策变化对有计划的户口迁移和自发的非户口迁移两种不同类型人口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 中国人口迁移的类型 (一)两类迁移人口 人口迁移可按户籍变更状况划分为永久性人口迁移和暂时性人口迁移两类。永久性人口迁移指的是常住人口改变常住户口地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办理了户口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人口迁移规模的增强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以是否有户口伴随为根据,迁移人口被分为两大类。有户口伴随的为永久性迁移,没有户口伴随的为流动性迁移。永久性迁移需要公安部门的批准,并且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而流动性迁移则是人走户口留,无需公...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是人口迁移中的主要趋势。控制农村人口迁往城市,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和贯彻城市发展方针是我国当前控制城市人口迁移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本文所讲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城市建制的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和县辖镇。城市人口迁移是以每个城市的行政区划为界,凡迁出或迁入某个城市行政区域并迁转常住户口的即为城市人口迁移。迁出与迁入是相对应发生的。这种跨越了城市行政区划界限的迁移包括国际间、省际间、城市际间、市区与县际间的多种迁移。各个城市行政区域内的移动以及未迁转常住户口而长期来某城市居住或离开某城市外出居住的均不属本文所讲的城市人口迁移。 本文着重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人口迁移情况、特点以及个人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人口迁移矩阵用以反映地区间的人口流向。它一方面是研究人口地区间迁移的基础,又可进一步提取信息以预测多地区人口趋势等。完整的人口迁移矩阵需要地区间人口流向的完整资料,对n个地区,意味着必须提供n~2个数据。中国省区人口迁移矩阵,直到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完成,才可能得出。本文即根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求出1982—1987年全国省区人口迁移矩阵。 1987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对各地的迁入人口及其迁出省区进行了调查,迁入人口不仅包括有户口改变的迁移,也包括无户口改变的迁移即自流迁移等,因而较全面地反映了人口迁移的状况。人口迁移矩阵的一般形式为:  相似文献   

7.
人口的省际迁移,是指青海人口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以改变迁移者常住户口所在地为标志,迁移对象是指全体人口,凡是在省与省之间定居性的人口迁移,以转移户口为界线,一律称为省际人口迁移。它意味着人口常住地在省与省之间地理空间上的变动。一、省际人口迁移的总量与阶段青海人口的省际迁移,历年的统计资料不完整。1954年到1979年的25年中,只有人口迁入与迁出总数,没有区分省际之间与省内地区之间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具体数字。1980年到1986年,省公安厅人口年报中,划分了省际人口迁移与省内人口迁移的具体界线,分别列出了具体数字,所以这七年的统计数字是比较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婚姻迁移是通过婚姻途径发生的并伴随户口变更的人口迁移。我国婚姻迁移人口的规模不断增长,婚姻迁移受性别、出生地、出生年代的影响,初婚年龄的队列差别对婚姻迁移同样存在影响。个人经济地位,即个人年收入越高,婚姻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婚前男方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的婚姻迁移的可能性更高,女方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的婚姻迁移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第四次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除西藏地区外,首次增加了两项有关人口迁移的项目:一是“1985年7月1日常住地”,以此同现常住地比较,可反映出普查前5年中的人口迁移状况,二是“迁来本地的原因”,包括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迁入和其他共9种,其中1~4种可合称为经济型迁移,5~8种合称为社会型迁移.此次普查中跨省、自洽区、直辖市的迁移(以下称省际迁移)指的是已办理跨省户口迁移手续,其居住地发生跨省变化,以及虽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但已离开户口所在省一年以上,从而清晰地区别于省内迁移.  相似文献   

10.
《人口学刊》2019,(4):94-103
我国高校扩招带动了大批青年进行跨城乡、跨区域的人口迁移,大学生群体成为仅次于农民工群体的第二大迁移人群。高校扩招为青年人口迁移提供了机会,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以提高向上社会流动率是引发人口迁移的主要内在驱动力,而教育的投入成本与教育回报率是教育投资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人口迁移与高校扩招之间存在的概率关系,利用我国省市级城乡教育数据和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建立概率迁移模型,分析城乡居民教育水平差异与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校扩招明显提高了农业户口居民和非农户口居民的教育水平,对非农户口居民的影响更大;高校扩招对农村地区高等学历人才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城市则有明显影响。即高校扩招使得更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迁入城市,这就导致城市的高学历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而农村更加缺乏高素质人才。因此,应加大新农村产业开发,提升大学生回乡就业和创业率;合理布局高等院校,实现教育资源向三四线城市均衡化发展;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加快落实地方人才保障计划。  相似文献   

11.
引入省际人口迁移因素的陕西省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动,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急剧增长。省际人口迁移已成为影响区域人口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陕西省为例。了解陕西省的省际迁移人口的规模大小和年龄分布特征,分析在引入省际人口迁移因素时,陕西省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如何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陕西省迁入人口呈现年轻态特征,多为处于就业初期的年轻人口,减缓了陕西省人口老龄化速度。  相似文献   

12.
The study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population’ to historical processes. Six aspects are selected for consideration: (1) The pattern of demographic factors which help to cause the persistence of particular human physical types in given localities. (2) Social control to maintain population within subsistence limits. (3)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such control breaks down. (4) Migration. (5) Major trends in population history. (6)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部分流动人口回流迁移后仍会再次外出和继续迁移。研究发现,约三分之一的返乡劳动力具有再迁移意愿,县城及中心镇是他们再迁移的主要方向,呈现出就近城镇化的特点。就业机会与预期收入的驱动、家庭整体利益的权衡、社会网络的助推既决定他们的再迁移意愿,也决定再迁移方向的选择。(1)返乡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就业稳定性和劳动技能培训经历显著影响其再迁移意愿,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了返乡劳动力选择县内再迁移的可能性。(2)家庭照护(居住)安排、土地耕种安排与子女教育安排也会影响其再迁移意愿,土地流转会增强返乡劳动力向省外的再迁移意愿,子女教育期望与入学机会是返乡劳动力向省内县外再迁移的重要因素。(3)返乡劳动力再迁移主要受其亲属网络的影响,而非地缘网络的影响。充分发挥返乡劳动力作用,有序引导其再次流动,对乡村振兴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侧重死亡和生育转变过程的测量、描述和解释,地理学家将迁移转变纳入人口转变框架,以完善人口转变理论。不过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研究不同,中国的迁移研究侧重基于对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考察分析,少有采用人口学意义上的迁移率指标的研究。文章利用2010—2015年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合并数据,通过人口学方法和泊松回归模型,计算和分析了1950—2015年中国人口迁移率趋势及社会经济差异。中国的迁移转变在宏观趋势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变迁高度一致。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相比,其波折性更强,说明更易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变化的冲击。同时也观察到逢“0”和逢“5”年份的申报偏好。另外,迁移的社会经济差异明显。男性迁移率高于女性,但是两性差异在不断缩小;乡城迁移和未婚迁移大幅度增长;而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加入迁移,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有越高的迁移率。可以认为基于迁移率的考察揭示了中国迁移转变更具体生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tests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migration in Burkina Faso. It describes individual migratory pathways in the 1960–1999 period in Burkina Faso, using environmental typologies of origins and destinations based on rainfall variations and land degradation. The study links data from a national longitudinal (retrospective) survey with fine resolution rainfall data and land degradation data. Results suggest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e, but in different ways, both the probability to out-migrate and the selection of a destination once the migration decision has been made. Migration seems to be more influenced by a slow-acting process such as land degradation than by episodic events such as droughts.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流动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日益突出。人口迁移流动必然引起“人”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动态配置。文章主要利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迁移数据等有关数据资料,分析长三角16城市就业迁移的人力资本差别效应。研究发现,就业迁移对长三角各城市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差别效应,并且长三角内的就业迁移与长三角外的就业迁移对长三角各城市人力资本提升或稀释效应也有明显差别。研究还发现,就业迁移导致长三角人力资本城际差异缩小,尤以上海与其他15城市的差距缩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纳入新经济地理的新型要素——市场获得。试图建立影响劳动力迁徙动力机制的新坐标。利用1998-2008年期间中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样本数据,本文经验验证了“市场获得一要素报酬一迁徙”的倒“U”关联机制,发现我国早期市场获得对劳动力由外围区向中心区迁徙的贡献显著,并决定了“中心一外围”的地区竞争格局。内部二元经济结构走向“刘易斯拐点”。进而“人口红利”消退,这均迫使“市场获得一迁徙”正向关联机制趋于弱化;研究估算出我国劳动力要素跨区域迁徙的隐性壁垒(边界效应值)为3.94;且边界效应由东向西呈现出阶梯型上升的区域差异态势:劳动力要素市场呈现出中心区相对开放,外围区相对闭塞的局面,而引力型政策和保障性政策分别成为了劳动力跨区域迁徙的拉力和阻力。政府的配套政策应该保障自由市场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有效配置,在实现我国区域“中心一外围”格局走向均衡化发展的同时,继续维护中国工业生产的要素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 Using the 2008 and 2009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RUMiC) survey data, two waves of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dataset,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人迁移中亚经过了较长的过程,苏联时期俄罗斯人迁移中亚的因素有四1.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供应问题、对中亚的投资,地区之间生活水平的差异等经济活动.2.社会因素,社会的直接号召和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气氛,以及俄罗斯化政策、卫国战争、大垦荒运动等使俄罗斯人迁往中亚.3.民族因素,俄罗斯人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民族,而当地居民却不愿或不能迁居到城镇去.4.无语言障碍是俄罗斯人迁移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验表明,全球范围内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按照干预实施的需要,运用文献回顾和数据资料从个体/社区、服务提供以及政策措施三个层面剖析我国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首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第二,在服务提供层面,管理人员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认识有误或认识不足严重阻碍了当地知情选择的开展;第三,社区/家庭等个人密切接触的小环境容易被忽视,这一层次的因素应予以充分重视和足够关注。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