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邰秀军 《西北人口》2011,(5):99-102,107
本文在已有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的文献总结基础上.使用在山西省永济市小樊村辍学初中生和其父母的访谈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对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现阶段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既有个人厌学等个人原因,家庭贫困等家庭原因,也有大学生扩招后就业不景气对初中阶段教育影响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2.
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学刊》2019,(3):38-51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不完全流动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对这些儿童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已有的流出地环境极大地制约着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留守家庭成员也会通过积极、消极抑或是不自觉的行动来回应现实需求。因此在分析父母外出对家庭结构和个人所带来制约的同时,进一步考察父母外出后家庭成员能动因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2013年CEPS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认知水平、学习成绩和综合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母亲外出的流动安排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极不利影响;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氛围、家庭及个人的自致性因素都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发展;学校和朋辈群体环境中阻碍因素的影响大于支持因素;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留守男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和认知水平优于留守女生,但留守女生的成绩和综合发展能力更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要差异在于身心健康。基于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减少发展代价;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应嵌入家庭视角,自觉顺应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强化家庭责任、发掘能动性,联结多方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友好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3.
数据截取是研究儿童入学时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文章提出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加以解决,并根据2004年在云南省一个县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村受教育水平的因素。结果发现,农村儿童受教育水平在整体上已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孩入学受到的限制更大,更依赖于家庭经济条件和社区内的学校供给;在家庭层面上,有兄弟姐妹、出生在少数民族家庭、母亲文化程度较低、母亲不曾加入过共青团及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儿童面临更少的受教育机会;在社区层面,富裕村子里的儿童将接受更多的教育,村里外出打工人员比例较高有可能刺激儿童较早地结束教育,本村有一所完全小学则能显著改善儿童的入学状况。  相似文献   

4.
周钦  袁燕 《人口学刊》2014,(3):14-24
如何促进男童和女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目前教育界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探寻子女性别对家庭基础教育投入决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与男孩相比,女孩更可能面临"教育关心程度低、入学年龄大、辍学可能性高"的教育风险。究其原因,父母的"教育对儿子收入影响大于女儿"的价值判断标准导致了女孩更可能"晚入学";预期"未来对儿子的经济依赖大于女儿"的父母倾向给予男孩更多的教育关注,并降低男孩的辍学可能性。因此,要解决家庭内部男童和女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需从家庭传统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养老思想入手。  相似文献   

5.
牛建林 《中国人口科学》2012,(4):103-110,112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与县级主要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现象对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辍学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同龄人外出务工现象对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辍学具有吸引与示范作用。一个区县同龄人外出务工的比例越高,在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可能性越高;与完成义务教育者相比,初中辍学者更有可能外出务工。与同龄人外出的影响不同,家人外出有助于降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风险,促进其接受较高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死亡态度直接影响个体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本文利用在成都市城市社区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口死亡态度的个人和家庭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谈论死亡情况是影响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口死亡态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可为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口死亡教育的实施、保障和促进该群体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质量与西部农村孩子辍学率:云南省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云南省1422个农户的微观数据,利用生存函数模型测算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对孩子辍学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学校的规模和师资充足对减少学生辍学的风险有显著影响;以班主任学历表示的教师和学校质量水平对于降低孩子辍学率也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于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女孩辍学风险高于男孩,差距在初中阶段开始拉大。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于降低孩子辍学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母亲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对北京老年人的成功老龄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着成功老龄化.属于成功老龄化范畴的老年人主要是低年龄、男性、受教育时间长、拥有较多家庭财产或月收入的老年人.上述因素并不只对某一个年龄组产生影响,它们对老年的各个阶段都有影响.年龄的增长与老年人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和收入变量之后,老年人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王芳  周兴 《人口研究》2012,(2):50-59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年度数据,运用OLS及分位数回归计量方法,对1291名18周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HAZ)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后发现,在剔除了生理遗传因素的影响后,家庭所在的地理位置、家庭长期福利水平、父亲受教育水平、父母的职业类别以及儿童的年龄都与儿童的健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孩子的性别及家庭中孩子的性别组成显著影响我国儿童的健康。具体而言,男孩的健康状况优于女孩,双子女的家庭规模最利于儿童的健康,且与家庭中只有同一性别的孩子相比,孩子性别比例更为均衡的家庭更利于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10.
子女教育与家庭贫困的代际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全功  程蹊 《西北人口》2007,28(5):36-38
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村家庭贫困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14省区609户农村家庭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子女教育有加深父代家庭贫困状况的迹象,子女接受教育程度越高,自身一代家庭摆脱贫困的比例越高,并且能传承下代家庭使其免受贫困;家庭贫困代际变动的教育断裂点为15年(大专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贫困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城市贫困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2003年“城市贫困课题组”在抚顺、合肥、重庆开展的城市贫困与儿童救助的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和概括了贫困儿童的教育基本状况,使用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了贫困儿童年龄、性别,母亲的受教育水平等特征对贫困儿童学习状况的影响及作用方向,深入探讨了城市贫困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及城市贫困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尝试针对构建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的数据,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城市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城市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和婚姻差异。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家庭经济流动类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子女补贴、月平均收入和住院天数等因素对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静雅 《人口与经济》2012,(3):51-56,64
本文以福建省厦门市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性别意识的构成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性在对待女性的压制态度和倾斜态度上存在相当大的性别差异,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经济收入和婚姻关系等都对性别意识的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构建和谐的性别关系,不仅需要增强文化和性别意识教育,在发挥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也要让男性更充分地认识和肯定女性的价值,此外,还要进一步发挥公共决策在维护妇女权益和实现男女平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A summary was provided of issues presented by Dr. Cynthia Lloyd in her chapter on investing in children from the 1994 volum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ld Debates, New Conclusions." Children in large families may miss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in a modernizing society. The possibilities for adverse consequences because of a large size of families include a smaller share of resources (time, income, and/or nutrition) among family members, limited access to public resources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mong family members, and gender defined roles. Dr. Lloyd'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xposed the lack of emphasis on the impact of opportunity, equi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on child welfare. Children's smaller share of resources had less impact on child welfare. Later-born and unwanted children we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in large families. Unwanted children were usually later born or girls. The lack of investments in girl's education not only affected the limited earning power and opportunity to escape from gender restricting roles bu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erpetuation of the cycle of high fertility and gender discrimination. Family decisions about fertility and investments i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nutri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ocial context of culture, class, social custom, and level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Disadvantage is not assured in large families, but statistically more probable. Fewer children are more likely to be wanted and to receive better care. Societies should provide high quality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safe abortion services, and enforcement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Measures need to be adopted for promotion of schooling for girls that is sensitive to cultural norms. Laws must protect children's rights to economic support from both biological parents. Gender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must be eliminated.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监护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对子女的监护方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考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基础上,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监护的方式与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监护方式可以按地区角度、孩子被监护角度和对子女教育监护要求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划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监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的生活方式、所从事的职业性质、与子女交往的方式以及他们自身所形成的多元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明瑟工资方程研究了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对不同年龄组流动人口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差异问题。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流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呈倒“U”型分布,30—34岁年龄组的流动人口劳动生产率最高;从总体上看,受教育程度几乎对各个年龄组流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25—29岁年龄组的影响最大,随着年龄的上升,受教育程度对流动人口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对5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影响不再显著;工作经验仅对15—24岁年龄组流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3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影响则显著为负,且工作经验与部分年龄组流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呈“U”型关系。此外,性别、户口类型、流动范围、就业身份、婚姻状况和职业属性等社会基本特征变量对大部分年龄组流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e reporting of children's ages by parents is surprisingly inaccurate in many innumerate societies, but accurate knowledge of age is important for estimating recent changes in demographic rates. The timing of the eruption of children's teeth is largely independent of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and can provide a relatively accurate and unbiased estimate of a child's age. We have collected published data from 42 studies of children's dentition and have transformed them into estimates of age for children with particular numbers of teeth. We present estimates for different populations, but the lack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estimates justifies the use of a standard set.  相似文献   

18.
We analyse the decision to drop out of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over the period 1985–1994 using data from the Youth Cohort Surveys. We show that the dropout rate declined between 1985 and 1994, in spite of the rising participation rate in education, but is still substantial. Dropping out is more or less constant over the period of study, though the risk of dropout does vary with young people’s prior attainment, ethnicity,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state of the labour market. The course of study has a substantial effect on the risk of dropout.
Pam LentonEmail:
  相似文献   

19.
以贝克尔的孩子质量与数量选择的理论模型为基本分析工具,深入分析了母亲教育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孩子质量的提高,而使孩子数量减少;同样,生育孩子的“固定成本”上升会导致有利于孩子质量的替代;最后还解释了为什么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出生率反而下降和为什么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家庭普遍选择多生多育的生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的流动儿童生存环境与就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朝晖 《南方人口》2006,21(4):40-47
本文从湖南省湘潭市部分农民工的流动儿童就学状况出发,对其生存环境与就学率及学校取向影响作了简要分析,得出几点结论:其一,以户籍为基础的教育财政体制是农民工的流动儿童就学难的根源,有必要建立与人口流动性相配套的财政投入机制来解决教育经费的区域划拨矛盾;其二,农民工流动性过强、公立学校借读费过高以及文化教育程度的限制导致了流动儿童失辍学率居高不下,政府应当逐步弱化按教育成本投入确定的入学收费制度,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农民工家长的文化素质,为孩子创造相对稳定宽松的学习环境;其三,民办学校办学资格的缺失及城乡歧视形成的心理负荷导致流动儿童教育质量低下,政府应当渐近性地完成民办学校合法化整改工作,在城市主导价值观念下加速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