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几年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不断深入,城市人口问题出现了新的动向,突出表现在流动人口与日俱增。尤为令人注目的是,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活跃了城市经济,加快了城市经济改革的步伐。本文依据1986年8月27日的《上海市区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来自江苏、浙江农村及上海郊县的流动人口作初步的比较分析,对特大城市中农村人口的活动特点略抒初浅之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甘肃等欠发达地区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和发达地区寻找机会,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留守人口。与其他农村居民相比。这部分留守群体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求更加复杂也更为迫切。因此.分析农村留守成员对新农合体系的认同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陕西省榆林市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地位进一步确立,社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之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现象。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入城市,导致偏远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壳村"。"空壳村"的出现给榆林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以及社会事业、计划生育等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截至2013年9月底,榆林市常住总人口为347.9万人,流出人口137.5万人,除城市人口外,农村实际留守人口只占户籍人口的30%左右。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针对农村“空壳村”人口生存发展状况的专项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 城市是人类改造环境建设的产物,是人类生产、生活及各种活动的中心。工业革命后,农村人口改变了单纯依靠土地为生的农业生产,大量涌入城市,开始了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迅猛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一、黑龙江省城市化过程及现状1.黑龙江省市镇人口增长由以市人口增长为主的缓慢增长阶段过渡到以镇人口增长为主的快速增长阶段。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一直居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流动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同时在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流动人口在城市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的立足点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都要有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都要出现一定的问题,城市化要付出代价。我们所要做的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宏观调控和各个方面的管理,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化中的促进作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应用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1992年"中国老年供养体系调查"数据,估计了OLS,Probit,Tobit和GeneralizedTobit模型。数据分析和估计结果显示,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男性老年人口比女性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好;农村老年人口比城市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好;年龄与老年人口的自理能力分值为负相关关系;而老年人口没有患慢性病的事件与年龄之间呈"U"型关系;教育程度对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教育程度对城市老年人口患慢性病的概率和数量的影响相对更大。总的来说,少数民族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与汉族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孩子数量多的老年妇女患慢性病的概率相对较高。户均收入水平对城乡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都有显著的影响,但在农村,这一影响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上海流动人口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出现的新现象。本文在评述了人口流动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流动人口的成因和特征。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看,两个原因导致流动人口产生,一是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庞大的外来劳动力市场,二是城乡差异形成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巨大推力。因此,需要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次上制定合理措施,有序地疏导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跃进时期的城镇化高潮与衰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跃进时期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高潮和衰退,大批农民一度涌入城镇,随后又被迫离开城镇。在这一波折中,经济落后地区波动强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内陆波动强于沿海。从城市的层面上看,城镇行政等级高的城市波动低于行政等级低的城镇,人口规模大的城市波动低于人口规模小的城市。导致这次城镇化高潮和衰败的根本原因是大跃进的政策失误,但是也涉及到城乡隔离政策、粮食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城镇发展政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试论人口流动与生育转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大批农村人口离开土地、涌入城镇.人口流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人口流动使生育率上升的"超生"表象上揭示人口流动有利于生育观转变,有利于人口控制.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解决沿海城市不断涌入的外来劳动人口和本地劳动人口的就业矛盾 ,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一些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对近年来青岛市的外来劳动人口状况展开调查 ,在基本摸清该城市外来劳动人口主要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阻碍吸纳外来劳动人口的原因 ,并结合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 ,提出加强服务、改善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决沿海城市不断涌入的外来劳动人口和本地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基于对近年青岛市外来劳动人口状况的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城市外来劳动人口的主要特点,分析阻碍吸纳外来劳动人口的原因。根据"敞开大门、城乡兼顾、平等对待、有序流动"的原则,提出改善管理、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惟英 《人口研究》2005,29(6):28-33
1 提案的全文 年初曾经引发激烈争论的那份提案,全文如下: <关于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平衡的建议> 目前北京市的居住人口已超过北京市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极限,严重制约了北京的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无序涌入,更加剧了这一矛盾,使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中国也曾出现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的情况。1949—1957年,国家大搞建设、大办工业,这一时期城市大约吸纳了4000余万农村人口,当时国家对农村居民迁往城市没有严格的限制。随后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因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加上1955年已在城市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制度以及遇到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面积减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爱女孩行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展开,紧紧依傍着人口计划生育系统有序进行。应该看到,在许多地方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同时,我们看到,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尤其是许多女孩子进入城市务工,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因此,  相似文献   

15.
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世界城市人口正在迅速增长,并将在10年内超过农村人口。 该研究报告称,世界城市人口平均以每年3.8%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农村人口增长速度。1990年时全球共有城市人口24亿,农村人口27亿,到2020年时城市人口将增至36亿,而农村人口将只有30亿。全世界的大城市人口正在以每星期100万人的速度增加。1990年全世界共有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288个。到2000年将增至391个,其中  相似文献   

16.
一、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注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既是农村改革的中心和主体,也是农村改革的目的和归宿。规模适度、素质相当、结构合理的农村人口是农村改革的必要条件。同城市相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比较好搞,控制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困难不大,而限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并取得很大成就;于是最困难的就是在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剩余人口寻找出路,从而便得出“离土不离乡”的要求,和发展农村集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根据国家统计资料预测,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除去乡镇企业吸收的人口和农业生产所需人口,我国农村将剩余约3.5亿人口。这些剩余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和城镇,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习惯做法是,采取行政的措施,对城镇劳动市场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和压缩非农产业的农村户籍用工,腾出位置,安置城镇待业人口,而对农村剩余劳力,则强调以农村内部消化为主。这种传统做法,反映了现行户籍制度所强调的身份论的要求。但是,这种从七十年代起就不断开展的,在劳动就业上压缩农村人口,保证城镇人口的做法,客观效果并不理想。政策收紧时,农村人口被挤出城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节育因素调查分析安菁春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减缓人口过快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妇女的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但是农村妇女的生育水平仍明显高于城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4.3%,因此,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  相似文献   

20.
廖桂蓉 《西北人口》2010,31(2):44-48
主流观点认为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农村而在城市.支持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问题。但在中国人口整体规模过大情况下,完全实行人口自由流动或迫使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政策,结果只能是贫困人口向城市的搬迁和聚集。较现实的方式是:长期稳定和完善中国农民自己创造的城乡间往返流动模式.即弹性城市化模式。这在一定程度有效地平衡了市场条件下的城市化限制与农村低收入之间的矛盾,降低城市严重贫困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