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是当今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让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让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当今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苦苦寻求的破解之题。台北市大力推进实施的"垃圾不落地"、"资源回收计划"和"垃圾费随袋征收"有力地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使生活垃圾回收、运输和处理整个渠道畅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处理链和经济圈。这些措施、办法的综合实施,大大促进了垃圾逐年减量。  相似文献   

2.
牛桂敏 《城市》2017,(12):75-79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运输、 处理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其"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运输、 处理体系是推动垃圾"三化"的关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体系,即在前端确定合理的分类方式、 配置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在中端配备"干湿分类"专用运输设备、增设餐厨垃圾预处理节点,在末端增设综合性的干、 湿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保障体系,即统筹规划天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体制的机制创新,加强宣传引导和民间推动.  相似文献   

3.
"垃圾革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通过"垃圾革命"可以减少垃圾量,减轻处理压力,减少资源浪费,激发国民主体意识,提升国民文明素质,推进社会基层治理."垃圾革命"不仅能有力地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还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效益,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践体现.  相似文献   

4.
正L流言碳酸饮料、高糖饮料、薯片、盐渍品等食物,常常被斥责为"垃圾食品"。但是,这些食物真的"垃圾"吗?Z真相在营养学界流行着一种说法:没有垃圾的食品,只有垃圾的吃法。食品从来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哪种食物是"垃圾食品"。因为一个人吃的是否健康,关键在于食物搭配是否合理,食物摄入是否适量。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2014,(12):46-46
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浏阳市七宝山乡各村建立起可以存放垃圾的新型"绿色银行",村民只需拿着存折到指定的"绿色银行",就能将手中的废弃物兑换成等价的生活用品。垃圾存"银行",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的习惯,也使七宝山乡环境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绿色环保的垃圾分类理念的形成,全仗该乡的一支"五老"志愿者团队。"生活垃圾的危害、垃圾怎么分类、保护环境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佟宇竞 《城市》2018,(4):71-77
生活垃圾分类面临新形势,国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宏伟蓝图,广州对生活垃圾分类做出新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现有垃圾分类模式缺乏可持续性,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作业场地不足,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生活垃圾分类急于求成,居民参与率、 投放准确率有待提高,以及垃圾分类后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笔者提出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 长效化运行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有机融合,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大城管"格局,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建立生活垃圾监督考核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杰夫·基施纳是美国的一名技术人员,从2013年开始,他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从城市的垃圾入手,用废弃烟蒂、塑料袋、一次性咖啡杯等垃圾的数据,探索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构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垃圾指纹"。"垃圾指纹"不但能够准确呈现垃圾问题的源头,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让捡垃圾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基施纳的这个想法是在和女儿奥克兰森散步时突然产生的。当时,奥克兰森看到小溪边有垃圾,大声喊道:"爸爸,这些东西不应该放在这儿。"  相似文献   

8.
校园环境保护中的垃圾治理问题,一直困扰着美丽校园建设的深入开展,本文在积极倡导大力落实垃圾"分类管理"原则的基础上,还从"垃圾再利用、储化基肥、无害焚烧"等化学处置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北京"急"了,因为"垃圾危机也很快就要出现了"。北京市市政管委主任陈永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3年前,北京一年的垃圾产量堆起来能顶得上景山大,现在肯定更大。北京市现在年产垃圾量672万吨,每天的产量是1.84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强制垃圾分类政策在上海得以贯彻实施,校园垃圾的强制分类也迫在眉睫。对大学校园学生的垃圾分类知识水平、情感态度和行为举止的调查分析,有助于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通过构建"四维十域"的理论框架,设计出调查问卷并对全校22个学院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论表明,山东师范大学校园的垃圾分类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前校园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园垃圾分类的建议,以期改变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正像很多社会顽疾一样,国人乱扔垃圾的问题总是屡管不绝,长假出游,尤显突出。正如一名在西湖景区工作5年的环卫工人所说,每年的节假日于他们都像一场"战役"。量大、面广、捡不完——这七个字或许大致概括了景区内垃圾的特点。国庆期间,黄山景区环卫工每人每天要清理1000斤垃圾;重庆某路段因车流量大,垃圾清扫量达到平日的3倍;深圳著名景点大梅沙被垃圾侵占,长假前三天就产生了300余吨垃圾,被游客吐槽为"像在垃圾堆上过夜"……  相似文献   

12.
垃圾村现状 "那冒着浓烟的地方就是垃圾村,每天都有人在焚烧垃圾,捡垃圾的外地人都住在那里!"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南庄村的村民徐加开说,"这附近几个村的工厂都向那里送垃圾,还有其他地方的工厂也向那送(垃圾),他们都有自己的垃圾车,都是晚上送,每天有十几辆吧".  相似文献   

13.
孙钰  焦晶 《城市》2012,(10):21-23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大幅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垃圾管理已经成为近十几年来热议的话题。在产量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给垃圾分类处理及高效利用造成了严重阻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垃圾源头进行分类的建议。住建部于2000年6月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和桂林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目前看来,这些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回收效果都是宣传大于实际,垃圾分类收集率仍然低下,垃圾分类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4.
不扔垃圾,因为垃圾会被大人烧死;不吃苹果,因为苹果被咬后会疼……一个9岁的孩子,为什么分不清现实与想象,将身边的一切都赋予生命?他把一切赋予生命,包括垃圾东东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半年前的一天晚上,东东妈在厨房刷碗,东东忽然问:"妈妈,这些垃圾会被送到哪里去?""垃圾站呀!"东东妈随口答道。"他们是住在那里吗?垃圾站是他们的家吗?"东东追问。"不是哦,垃圾要统一被送到垃圾站,然后被烧掉!"一条  相似文献   

15.
机器化生产和爆发式的生产能力,点燃了人类对物质产品无休止的欲望和追求,与此同时,也把人类带入垃圾时代。垃圾,犹如现代城市的皮屑,随着资本和物质洪流的滚动而抖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每天夜晚,当无数辆大大小小收集和运输垃圾的车辆从我们美丽的城市驶出,我们可能不会意识到,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正以相当于GDP的增速向前推进。随着北京、上海、南京、南昌、深圳、武汉、青岛、温州等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在全国660座城市中,已经有1/3城市被垃圾"大军"所包围,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高达1.3亿吨,而29%的城市尚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很多人以为,每天把垃圾扔出家门,倒入垃圾箱,远离人们的视线,一切就算万事大吉了,孰不知,这仅仅是生活垃圾漫漫旅途的开始。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它们并没有消  相似文献   

16.
正L流言我们在各种广告中常常会听到"血管垃圾"这个名词——"垃圾"要是不清理,就会慢慢地把血管堵死,从而产生各种慢性疾病。于是有人心甘情愿地掏出大把钞票去买各种保健品,以期"通一通血管"。血管里到底有什么"垃圾"?有没有必要去清除?Z真相血管内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等细胞新陈代谢的废弃物,会通过尿液、汗液等排出体外,只有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才会出现血管内"垃圾"蓄积,从而产生"中毒"症状。所以,对于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上海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在5000万吨以上,建筑垃圾露天堆放或简单填埋的现象依然存在,各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处置方式原始单一,产品经济附加值低,市场接纳度不高,建筑垃圾预处理等关键技术较缺乏.上海应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专项法律和政策,从制度上落实"产生者负责"的原则,并落实行业规划和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准入标准;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的专项研究,编制相关技术文件和标准,并开展试点推广.  相似文献   

18.
捡垃圾能挣多少钱?也许你会说,每天能"捡"到30元就不错了。可如果我告诉你,有人靠捡垃圾,一年赚了30多万元,你相信吗?这听似天方夜谭的事情,在广州打工汉钟建强身上却变成了现实。他硬是把"捡垃圾"做成了事业,实现了"公司连锁经营,网上快捷服务"的经营模式,而且靠着这个行当住进了花园洋房!  相似文献   

19.
贾毅 《现代妇女》2014,(4):91-91
垃圾分类,在全国的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尴尬,本文通过对兰州大学亚洲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调查,进一步研究分类垃圾桶只"装"不"分"的各方面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此种情况,提出完善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正他是一个53岁的知名大律师,住别墅、开林肯轿车。临近退休颐养天年之际,他每天享受打高尔夫球、养圣伯纳犬的高品质生活,却因带头反对在他家小区附近建垃圾焚烧厂结缘垃圾,进而潜心研究拉圾分类,还被政府邀请出国考察。从此他自掏腰包,在居住的小区建起了用于垃圾分类的"绿房子",用"驴屎蛋儿"网名开微博,与粉丝、国内外环保组织互动,呼吁垃圾分类,开创了中国垃圾分类处理的先河,他也因此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民间环保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