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道德和法律的冲突在现实社会中随时可见。近半年以来的两起老虎伤人案,围绕着动物园是不是应该赔偿的争议,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本文试图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入手,以老虎伤人案为例,粗浅分析道德和法律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友好携手,共同为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蒋雅珺 《现代妇女》2013,(11):72-73
通过发生于厦门的代孕生子抚养权纠纷案引发的关于法律原则适用条件的思考,并结合法学界的一些流行的观点.本文作者分析得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存在法律规则的时候,法律原则如何适用?在无法律规则的时候,法律原则如何适用?法律原则存在冲突的时候,又该如何适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下,专注于法律领域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迅速发展。现有的法律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发挥法律检索、文书审查、审判协助和观点分析等功能。人工智能立足于这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并将自己的功能发挥到了人工所不能及的高水平。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同样面临着很多问题。人工智能的服务效果有着内在和外部两方面的限制,应用场景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综合来看,只有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才能使全社会成员共享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4.
新宪法明文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自此,公民的私有财产(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真正取得了"宪法地位"。  相似文献   

5.
砂石土资源的经济法律特征及其对矿产规划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居于重要的基础地位。砂石土资源是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法律属性,是石山地区的重要资源,其开发管理对石山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意义重大,也是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发育的重要自然资源。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砂石土资源的经济、法律属性及其对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作为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著名的代表性人物,哈特将日常语分析的方法引入法理学,不仅振兴了实证主义法学,而且提出了饱受争议的"低限度自然法思想"。然而,哈特正是在与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富勒的论战中提出了他的"低限度自然法思想",即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来说,他既不同意自然法学派"绝对联系"的观点,也不同意以往实证主义法学派"绝对分离"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拟就虚拟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由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价值认定以及法益侵害等多个方面为研究方向,以期对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的定罪量刑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然而,新事物的迅猛发展也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对第三方电子支付在国内出现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而总结出有效的化解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国际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法律英语教学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法学+外语"复合型人才可以大大提高法律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通过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法律培养模式,构建法学专业ESP课程体系成为教改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法律逻辑是法律实现正义必不可少的工具。文中首先对逻辑的概念进行解释,并通过比较分析近现代学者的观点为法律逻辑给出定义。其后,文中分析古今中外学者关于法律逻辑地位的争论,探讨逻辑在法律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最后,文章对逻辑在法律中的具体运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
自弗里德曼提出“法律文化”概念以来,各国学者对于其定义有不同解读和阐释,但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弗里德曼观点的核心所在。当代美国法律文化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并且在热播完的美剧BostonLegal中分别得到有力的映照。  相似文献   

12.
法律文秘专业的校地合作是各大高校与当地实务部门合作,并共同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使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实际需求。并为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来设置不同的课程,加大了学生的选择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可以使学生可以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因此,笔者对基于校地合作的法律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描述并分析中国人是否卷入民事纠纷并采取行动,以及如何行动的决定因素。我们特别关注的是社会阶层属性的影响力。研究表明,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对民事纠纷如何反应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统治精英相对来说更少依赖政府渠道而更多诉诸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中下层社会阶层成员更多地信赖政府渠道,把日常纠纷诉诸政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中产阶级更多地利用法律解决民事纠纷。此外,教育也是决定人们如何对民事纠纷采取行动的重要因素: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更少把问题诉诸政府渠道而更多地把纠纷诉诸法律途径。基于这些经验研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化的法律涵义,并认为对中产阶级兴起的法治意义应当抱谨慎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4.
罗湘明 《职业》2008,(23):78-79
<正>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不仅包括人们对法律制度、规范的了解以及掌握、运用的程度,还表现在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以及对  相似文献   

15.
自澳门回归以后,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澳门可以继续保持原有的法律制度,并且有着高度的自治权.但由于在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影响下,澳门的法律制度在回归后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本文总结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澳门法律与内地法律的冲突和相互协调,并对澳门法律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孜 《职业》2013,(26):171-173
多年来,国内外的管理学界对管理本质的研究在逐渐深入并提出了众多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是用管理活动中一种直观认识到的现象来界定管理的本质,而该现象不能反映出隐含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的内在的共同的根本属性,因而不符合“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这一界定本质的哲学标准。一个事物是由多种不同的表象结合而成的,一个能反映出的各种表象的内在的相同的特性才是该事物的本质。根据这一原则,本文试从管理目标与管理活动、管理职能、管理方法和管理目的之间的关联因素来探寻什么是管理的根本属性,并提出观点: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是管理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17.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中的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汉代的"春秋决狱"是法律全面儒家化的开端。本文从汉代法律儒家化是历史的选择及法律儒家化的具体体现来对汉代法律儒家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依法治招"是各种利益相互选择、协调、平衡的过程。"依法治招"既包括了对招生、考试等环节的治理,也包括对考生、高校等主体的管理,还包括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的培育。高校招生立法,是保证高考秩序的有效法律保证。"依法治招"的核心是如何引导招考部门发挥教育、管理、服务作用,如何保障高校、考生以及社会对高考的知情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该《决定》的内容确定了我国在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案件中将施行"事实审与法律审"相分离的机制。但该机制的确立除了要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外,更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已经较为成熟的经验。英美法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在审判过程中"只认定事实,不负责法律"的角色与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相契合,且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是值得参考的。但通过对英美法体制的研究发现,事实审和法律审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审判过程中的事实必定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法律色彩,同时,并非所有的事实问题一律是交给陪审团来认定,法律问题一律交由法官认定。结合我国的庭审制会受到法官职权、错案责任追究责任分担、陪审员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可能实现事实审与法律审之间的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20.
凌鹏 《社会学评论》2022,10(1):181-199
瞿同祖的"法律儒家化"和"以礼入法"是中国法律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不过,在初版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瞿同祖对于礼法间的关系有一种含义更为丰富的理解——礼法"调协".本文首先探讨瞿同祖从礼法"调协"到"以礼入法"的理解变化,区分二者的异同,指出礼法"协调"所具有的两重意义.随后利用瞿同祖曾利用过的大清律例、清代的官箴书以及清代具体的司法档案等史料,进一步探究瞿同祖所提出的礼法"协调"的多重含义,并据此探索未来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