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红伶 《女性大世界》2005,(9):146-146
这几年来,“中产阶级”,一直是文化媒体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从初期的“中国存不存在‘中产阶级’”到“在中国年薪达到多少万,才能归入‘中产’”,显然,人们已经无法漠视这样一个占据相当数量族群的“兴起”,对其的注意力也从“中产”的划分标准更多地转移到“中产”特有的阶层文化与文化心理上来,也就是说,社会的关注点已经从物质的中产逐渐转向了精神的中产。  相似文献   

2.
在任何一个社会,权贵阶层和贫穷底层的界定都不成问题,这是两个必然会存在的阶层。只有中产阶层,连有没有都会引发争议,需要厘清,因为"中产阶层"的含义并非仅仅指处于社会结构中间地位的人群,除了这个卡在中间的位置之外,还得有一个更重要特征——富庶,起码是小康,这是“中产”这个命名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十二五”发展主线与目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重要的历史性转折期,是发展动力大转变、经济结构大转换、城市功能大提升、社会结构大调整、开放格局大转型、区域关系大整合的时期。上海"十二五"的发展应当突出"创新"和"转型"两大主题,以"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发展"作为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4.
周铁莉 《现代交际》2010,(12):97-97
"孝悌"观念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西周时期,以"亲亲"和"尊尊"为中心建立宗法制度,"孝"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忠"的思想也由此逐渐成型。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西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悌"观念被纳入国家制度的范畴。在以后几千年中影响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但规范着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等级,而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政治伦理制度,影响着国家秩序,出现"家国天下"的局面。成为中国伦理本位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古代中国社会"超稳定"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公共权力、资产控制权和技术资本为基础的中国城市阶层地位划分的理论模式,进而建构了一个由社会上层、中产上层、中产下层、技术工人及小职员、非技术工人及个体劳动者5阶层构成的阶层结构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阶层地位是制度化的、由资源占有关系所规定的社会位置;居于这些位置上的人们是这一阶层的成员,他们享有相应的生活机遇,甚至在主观上认同这一社会身份。对中产阶层的界定应置于社会整体阶层结构中进行;中产阶层地位是位于基本阶层地位之间的阶层地位。据作者提出的阶层分析框架对"2003年中国全国综合调查"(CGSS2003)资料所作的分析显示,中国城市的社会上层占大约0.6%,中产上层占7.6%,中产下层占22.8%,技术工人及小职员占25.7%,非技术工人及个体劳动者占43.4%;中国城市社会的阶层结构是较典型的"金字塔"形结构。统计结果还显示,这一阶层框架对收入、家庭住房面积、阶层地位认同、幸福感等生活机遇和主观社会态度变量的方差的消减,具有高度的统计显著性。这些结果表明,作者所提出的阶层分析框架对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的阶层结构而言,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传说中,在日本,90%的人认同自己是中产;在印度,满大街的人都说自己是中产;在欧美,这个比重是70%~80%……但是,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收入和资产而言,应该够得上中产,但却诚惶诚恐地强调自己“被中产”。  相似文献   

7.
张浩 《科学发展》2010,(8):103-106
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城市化率的方法,实践证明并不科学。目前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依然很突出。上海作为国内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也有"概念性市区"问题,需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在完成"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前提下,加快向"结构转换型"城市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中产阶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人群。主流的观点认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成熟的中产阶层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和减压阀。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或称纺锤型)社会也成为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结构形态。但是,中产阶层的标准是什么?中国是否已形成了稳定的中产群体?其实并无统一的看法。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收藏粮票是我的爱好之一。 作为一种实际有价证券的粮票,在中国的舞台上"呼风唤雨"近半个世纪,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由于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大跃进"、"低标准"、"瓜菜代"等特殊时期,粮票浓缩着对饥饿的刻骨记忆。  相似文献   

10.
"忽然中产"与等级困境 中国人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陷入一种国民性焦虑,这种焦虑围绕着社会等级,围绕着身份,围绕着"我算不算中产"这样一个仿佛事关个体价值和尊严的敏感话题.保罗·福塞尔的<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这本对中产阶级的讽刺调侃之作,1998年在国内出版后,竟然被大面积误读为中产入门指南.  相似文献   

11.
北非政局动荡使中国政府长期奉行的不干涉别国内政政策面临挑战,也使惯于走"上层路线"的在非中资公司的风险增加。中国有必要对现行中非经贸合作战略与政策做出调整。如何调整?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既可从根本上帮助非洲脱贫,也是理顺中非贸易结构的长远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今天,中国终于有勇气凭良心说话,承认自己对不起司徒雷登,对不起这位为中国活了一辈子的美国人。"《南风窗》杂志2011年第4期刊登了《难以道别的司徒雷登》一文,不仅试图重塑一个"别样的司徒雷登",将之装扮成一位"为了心中那不灭的信念和伟大的爱"而献身中国的爱心使者,甚至要国人向这位原本"别了的司徒雷登"道歉。 然而,司徒雷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如果说,1946年就任大使前的司徒雷登还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教育家"的话,那么,1946年以后的司徒雷登就成了美国在华利益的忠实代言人,其个人人格已经过了帝国主义的"格式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最紧要关头,是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压迫深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司徒雷登已没了他时常挂在嘴边的那些"中国朋友",这时他心目中有的只有美国在中国的殖民利益。  相似文献   

13.
蔡中为 《科学发展》2011,(12):39-46
自2003年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开通到2010年6月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以世界瞩目的速度在发展。高速铁路的开通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中国逐渐进入"高铁时代",高铁经济也应运而生。但高速铁路在快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在享受"高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反思与"高铁经济"相关的这些问题,以利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高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者张宛丽指出,目前中国的分层研究,是以职业为基础,参考经济资源、政治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三项指标,从而得出的综合评价。根据统计局的调查结果,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高层干部成为“中产”的机会最大,因为他们占有资源,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张宛丽说,在中国,“收入于社会地位事实上并非正相关”,换言之,收入的评价和现实的地位评价之间可能存在极大差距,比如学者教授,在发达国家,都属于社会的中产,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也有丰厚的物质收入,可以支付文明生活所需的开支。但是目前的中国大陆,学者的收入甚至还有…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自由战略是延续自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颠覆、渗透游戏的网络翻版。撇开漂浮在表层的信息技术的泡沫,美国推进互联网自由,"帮助"网络活动分子,提供官方翻墙软件的目标,与当初设立自由欧洲广播电台、美国之音等从事颠覆性短波广播相比,并无本质区别。由此产生的挑战之一是,如何让中国确信,存在并采取旨在颠覆政权行动的美国,对中国是友好的?如何让中国接受游戏规则,即在信息空间保持这种状态,而在其它问题——比如维持美元稳定——中国有必要,甚至有"义务"保持对美国的"友好"状态?  相似文献   

16.
李苏琳 《现代交际》2011,(10):70+69-70,69
"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功利主义的最高道德原则,穆勒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证。幸福观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内容,功利主义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道德原则,穆勒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证。他将"最大幸福原则"定义为"高尚而平等"。这种在社会层面上兼顾德性和个性自由的幸福观,对构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伦理,有着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纽约女孩,对“民谣歌手”一见钟情 康瑞1979年出生在纽约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2001年从费城大学毕业后,在朋友的邀请下她独自来到中国,先是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给美国媒体提供各种稿件,接着又在浙江英文杂志《漫步浙江》担任编辑. 杭州风景秀丽,气候温润,还有驰名中外的园林,这一切都让这位纽约女孩有了生活在“天堂”中的美妙感觉.2005年7月的一个夜晚,来中国已经3年的康瑞,忽然有些想家,于是就和朋友去西湖边一家经常有民谣歌手驻场表演的酒吧放松心情.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财富     
《女性天地》2013,(2):1-1
一有些人觉得付出后得到的回报是财富,有些人认为点点滴滴的累积是财富,更有些人觉得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财富……而你又怎么看呢?"我们的社会中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更是引人注目。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为社会作贡献,社会也回报他们以崇高荣誉和巨额财富。"——李嘉诚  相似文献   

19.
王德顺不仅仅是影视演员——从24岁起投身话剧表演,到49岁创造"造型哑剧"将中国哑剧推向国际舞台,再到57岁做人体"活雕塑"蜚声欧洲载入《图片中国百年史》……在跨入影视圈之前,他居然是个"搞艺术的"。不过,与一般深沉内敛的艺术家相比,他又多了些飞扬跳脱的玩性。在他温和有礼的外表掩盖下,总有些狂放不羁的东西冷不丁要迸发出来。他经常觉得,自己仍然是个精力旺盛的顽童,所以才有他60岁开始学冰上速滑、64岁踏入演艺圈、70岁做男一号的“青春”经历。  相似文献   

20.
冯小刚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儿,艰苦劳作,努力挣钱的目的格外单纯,就是一个中产的生活而已。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和中国崛起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他们独特的文化性格和心态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因为对中国最普通的劳动者来说,其"中国梦"的核心也就是成为一个中产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