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珍珠隶”是当今书法又一独创字体,它以形似“珍珠”而独立于当今书坛。 创作“珍珠隶”绝非偶然。我自幼酷爱书法,尤对隶书情有独钟。通过长期的艺术磨砺,在隶书上有所心得,但终是他人面貌,无自家神形。为此,我决意创新,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隶书。我曾求教于刘炳森、王祥之二位大师,受到了二位大师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中国的汉字具有天然的美感。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浓缩与象征,从最早的系统性文字——甲骨文开始,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无论字体如何变化,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概括,对生命的深层次思考。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代表符号。  相似文献   

3.
郭永利     
郭永利,1955年8月生于山东荣成。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隶书委员会、篆刻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美术馆、陕西西安碑林、湖南常德诗墙等收藏。  相似文献   

4.
郭永利,1955年8月生于山东荣成。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隶书委员会、篆刻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供职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美术馆、陕西西安碑林、湖南常德诗墙等收藏。  相似文献   

5.
自说自画     
记得在孩提时,最大的快乐就是攒上几毛钱,买回一本小人书.几个小孩凑在一起看上一天,甚至忘记吃饭,一口气把它翻完.里面的故事固然精彩,但配图才是我的真爱,有好几本小人书至今还珍藏在我身边.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小人书"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我的爷爷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才子,诗写的很好,书法也不错,是一个佛教徒.我的父亲从小就受其熏陶,熟读唐诗宋词,记忆力很好,过目不忘,父亲的书法是很有基础的,认真临习过楷书各体、隶书、草书都有涉及,我喜欢上绘画是跟父亲有直接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晋代是楷书字体发展并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西晋时期有爱妍薄质的书法风尚,楷书字体经过东汉末年的萌芽、发展,至此时已呈现成熟体式;受行业约束与书写技法影响,同时代的写经楷书则自成一派,并流传后世。东晋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法名家的小楷,是晋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楷书;同时期的铭刻楷书,因功用不同且铭刻行业具有尚古传统,呈现出了用楷书笔法表现隶书体式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国人喜欢借助对联形式抒情言志,装点环境。一副好的对联,集哲理、妙语与书法为一体,如同一首对仗工整、音韵铿锵、语言精练的诗歌。或抒情,或状物,或言志,或劝人,或讥讽,或抨击,虽字数不多,却可表现出高深的意境,甚至可与鸿篇巨制相媲美。因而不少精彩楹联广为流传,脍炙人口,成为文坛的瑰宝。  相似文献   

8.
刘建国     
刘建国,1955年出生,河北唐山市人。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职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当代绘画艺术与创新高级研修班结业。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唐山分会副会长,唐山市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主攻中国花鸟画及书法,擅长写意牡丹和隶书。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书画展并获奖。  相似文献   

9.
刘俊坡     
《公关世界》2009,(4):69-69
刘俊坡1967年10月生,河北沧州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硬笔书协理事。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常用百科全书》编委主任、《中国硬笔书法自学指南》主编、《中国硬笔隶书实用教程》主编。多年研习古文字及秦篆、汉隶等书法艺术,从竹简、木渎、帛书中广采博取,逐渐形成自己隽永飘逸的书法风格。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加拿大、新加坡、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展出,曾获“1998中国书法百杰”之誉。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刻字展”、“第八届国际刻字交流展”。  相似文献   

10.
驰名中外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是与一批老艺术家的名字连在一起的,王超尘就是这个老艺术家星座中的一颗亮星。王老师朴实而谦和,到了晚年更是心静如秋水。但当他谈起书法、诗词、绘画、音乐时,那缓缓的语气饱含着对艺术的挚爱和几十年追求的激情,非常令人感动。王超尘老师是主攻隶书艺术的,欣赏他的作品,仿佛是读中国历代隶书大全,《好大王碑》、《西峡颂》、《张迁碑》的特色历历在目。他厂揉造家,自成一体。他的每个字都结体严谨,用笔讲究,稳妥大方,自然天成而有奇趣。观瞻他的作品,在传统的章法中融入了当代人的个性、气质和…  相似文献   

11.
学好书法,贵在“恒、行、悟”三个字。围绕“恒、行、悟”,我体会学习书法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前人对临池习书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当汲取这些理论精华,指导自己的实践。但是,我认为学习书法更重要的是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和感悟。二、碑帖与爱好的关系。习书从临帖开始。在选帖时既要选水平高的,又要选自己喜爱的。我学草书,老师指定的范本是《孙过庭书谱》,我试临后总感到不适应,后来,我选择了于右任和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临写起来得心应手,进步就大些。学隶书,老师以汉《曹全碑》为教材,…  相似文献   

12.
写意人物画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尤其在近现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书与画的结合是写意人物画最为重要的特点.将书法方面的各种用笔技巧,采用适当的技法运用到写意画中去,不仅能得到很好的融合.而且还能够创造丰富的艺术境界.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书与画都以形为主,“书生于象形,画得以应物”,字形和画形都来源于物.书与画又是以笔墨为主.有着相同的媒介,而书法用笔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语言,给绘画的艺术表现力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楷书也称为真书、正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书体,楷书较之隶书来看。它将隶书圆浑扁平的体态改为方正,用笔也省略了隶书中拖曳的燕尾,改为横平竖直。正因为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力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唐代“楷书”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后人习惯的称这个时期的楷书为“唐楷”。  相似文献   

14.
论书法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并不怎么好,还不如我写的",这是因为他们不懂"书法语言".不懂书法语言,当然不知道书法在讲述什么,也就理解不了书法作品的内涵.所以,学会书法语言是学好书法的根本.书法艺术是线条和造型艺术,书法语言是通过线条和造型的变化来表达的,线条的轻重、疾涩、浓淡、节奏、速度、虚实、章法的变化都是书法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丁相琪     
《公关世界》2016,(13):120-120
丁相琪河北省邢台南和人,1972年入伍,毕业于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阿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著名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先生入室弟子,并受教于著名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及著名书法家米南阳先生,擅长隶书、行书、国画。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以及全军等大型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奖,入编各类国家级书画刊物等,曾被《人民日报》(含海外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光明日报网、经济日报网及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一门艺术,欣赏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书法艺术作品不仅可供人们清赏把玩,它往往还是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写照,是作者人生修养及人格力量的再现.宋代的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一代新风,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世书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而产生的字体,它最开始出现在战国末期,在秦朝时大致成型,在两汉时期逐渐成熟、发展繁荣且基本定型。本文通过对现出土的隶书墨迹的分析,分析这种形式美的产生的主要因素,透过传世的汉隶书迹,看见了千年前两的文化风貌,看到了两汉时期人们的艺术审美及社会心理,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临帖     
临帖是书法家终生的必修课.历代的书法经典中大量的宝贵信息,需要书法家花费一生的时间去琢磨、体会、探索.书法艺术的传统与现代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脱离了书法的本质就不成为书法.经典是智慧老人,临经典名帖就是与智慧老人对话,拒绝临帖就是拒绝进步.  相似文献   

19.
写字为什么不等于书法?当代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血脉联系? 对中国书法的理解 中国书法是文化的一个项目,她是一种艺术,但艺术不能涵盖她,因为现实中孤立的字太难见到,所以说她的形式是艺术,她的内容是文化.我们强调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及国际化交流,在某些方面,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而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中国书法,尤其显得薄弱和缓慢.进行中国文化、中国书法文化融入全球化的战略研究,有助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文化早日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化,也有助于国内外书法艺术家和人民大众,从更深的层面了解中国书法文化的本质内涵和艺术特性,感受中国书法文化独有的艺术魅力,提升中国书法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品牌价值与艺术价值,形成具有中国书法文化特色的国际话语地位,这样才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步,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