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自豪 《城市》2020,(2):57-63
推进科技金融发展对于江西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助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江西在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产品投融资体系和服务体系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存在职能部门统筹联动待加强、科技金融有效供给不充分、化解信息不对称较困难和科技金融统计体系待构建等问题。笔者建议,江西应完善系统化顶层设计,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完善,大力吸引金融机构和人才,完善科技金融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金融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浦东新区联动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中强化上海全球战略节点地位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动能.联动发展要始终坚持区域核心功能的差异化、特色化,扬长避短、叠加共振,紧扣"上海愿景",打造以浦东新区为主体,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产业和创新联动为核心,以企业和平台联动为载体,以制度联动为保障,以重点区域联动为抓手,力求取得联动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2016年上海对外开放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着眼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二是着眼全球视野,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三是着眼联动发展,推动“四个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发展.四是着眼资源整合,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相似文献   

4.
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与浦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联动优势,大力破除阻碍创新人才、资本、知识产权等要素跨国、跨区域流动的壁垒,促进浦东尽快形成全球创新要素集聚中心.要继续加快全球创业资本集聚的步伐.利用浦东各类资本市场集聚的基础优势,完善多层次、体系化的创新资本市场,创新科技金融的品种,完善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方式,着力打造全球创新资本中心.  相似文献   

5.
广深"双城"联动要始终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创新平台"发展目标,牢牢把握集聚和开放两个核心要义,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区域协同创新和科技转化服务三大支撑体系,不断强化广深"双城"联动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支撑引领、整合协同、开放门户和辐射带动等四个方面功用.  相似文献   

6.
任新建 《科学发展》2016,(12):65-73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与重点举措有:全面开展以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的资本账户开放, 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积极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加快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推动人民币在岸离岸中心联动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当前,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管理正在向科技创新治理加快转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保障。上海应顺应"科技创新管理"向"科技创新治理"的发展趋势,按照中央对上海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积极借鉴国外科技创新治理方式,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科技管理中的职能定位,加快形成与市场、社会接轨的科技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治理能力,以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广深"双城"联动的关键在于一体联动和协同联动,其核心不仅在于建立政府层面的协作机制以及基建层面的互联互通,更在于双方空间载体内以及网络外延上的各类市场主体是否具备合作动机且能否建立合作协作关系.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协同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推动广深联动必须跳出单个城市自身优劣势的"孤立个体视角",以"整体网络视角"的高度来谋划广深"双城"联动的部署和实施,通过内构"双城"多元要素互联互通,外拓广深优势叠加行动网络,着力推动两地机制互通、基建互通、平台互通、项目互通,打造新时代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区域发展极.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突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释放改革红利;突出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出以可复制可推广为目标,形成更多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制度创新成果;突出以风险可控为底线,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该方案有六大突破: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上实现新突破;在深化与扩大开放相适应的投资管理制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四个中心”建设的联动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自贸试验区法制和政策保障上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杨艳红  扈芮嘉  孟宁 《城市》2021,(12):70-79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地铁站点与周边地下空间的联动开发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笔者基于国内外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发展及研究现状,总结天津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发展历程、开发模式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站城一体化、分层立体化、绿色生态化、信息智能化及设计科学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