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进 《公共关系》2001,(10):24-25
美国专业公关公司与社会组织内部公关部门长期以来互相配合,共同从事公关实务。但是,这种配合也带来一些问题。内部公关部门易与其他部门,如与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职能混淆,内部公关人员易与其他人员,如与秘书等人员角色混淆。同时内部公关部门难以承担和完成重大的公关实务,如大型调查等。即使拥有公关部门,社会组织仍然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公关服务。  相似文献   

2.
公共关系是通过组织的公关人员,应用各种宣传手段,把组织的相关信息,经相关人员的行为举止,来表达组织的目的,以期树立良好的组织社会形象。而庄重合适的服饰又可使公关人员锦上添花,起事半功倍之效。正所谓“佛要金装,人要衣扮”。  相似文献   

3.
郭芬 《公共关系》2001,(12):35-36
“组织的良心”即公关人员不但从组织的利益出发设计自己的行为,还从公众的利益出发设计自己的行为,力求使组织和公众双方达到双赢。公关人员扮演“组织的良心”这种角色要求实质上是对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由公关职业性质决定的。美国一些权威公关著作这样描述公共关系:“公关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为公众利益服务,而不只是为某个单位谋私利。最理想的是,公关活动既有利于单位又同样有益于公众,是单位和公众利益的统一”;“公关是公众的一种工具,公众利用它使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为我们社会中的机构所注意。他代表公众向那些反映迟钝的组织说话,进行解释,也代表那些组织向公众说话”。可见,对组织与公众利益的双重关注是公关的实质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公关是一种设计、塑造社会组织形象的科学和艺术,它既适用于社会组织,又适用于整个社会和具体的个人。特别是作为现代社会青年精英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既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又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公共关系恰好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协调才能。因此,大学生具备公关素质,涵养公关意识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应着重培养以下公关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公共关系策划即公关人员根据组织现状和组织目标要求,分析现有条件,谋划设计公关战略和具体公关策略的过程。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活动中的最高层次,公关策划的成功实施是公关活动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测效果的根本保证。公关策划能力是公关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各种意识、知识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关策划》课程性质和地位《公关策划》是在《公共关系学原理》等公关专业基础课程之上的高级课程,是公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公关策划》课程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创新特点和现实应用意义。《公关策划》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相似文献   

6.
公关能力强弱对塑造组织形象和实现组织目标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公关人员必须在实际公关活动中,不断提高“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阿演 《公共关系》2001,(10):59-59
涉外公关人员在公众或社交场合常被当作组织的化身,因而涉外公关人员在礼仪方面的修养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形象,这就要求公关人员在进行涉外公关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涉外礼仪,使我们的言行与礼仪相协调,树立良好的形象。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在礼仪的表现形式上也不尽相同,所以涉外公关人员了解这方面的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公关教育工作使我感到对大学生德与能的培养,既是公关教学特有的内涵,又是时代赋予公关教学的重要使命。注重思想道德、的理性教化公关教学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确立适应现代市场文化发展的公关思想道德理念和品格,为他们在未来从事的职业和社会工作中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准则和人格基座。公关的客体是公众、社会,主体是社会组织,代表主体  相似文献   

9.
孙志江 《公关世界》2008,(12):38-39
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结合起来的人群,它与公众、传播一起构成了公关的三要素。社会组织可以是某些特定的个人,比如名人,多数则为人群数量不等的构成。由于分类标准与观察视角的不同,社会组织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这体现了人们深刻认知作为公关主体的社会组织进而不断推进公关水平的努力。一般而言社会组织有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与文化组织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公关协会学术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公关经理教程》,经专家学者大半年的辛勤劳动,终于编成出版,与大家见面了。这部“教程”的出版,是新兴的中国公关业的一件大事。它的出版,对培养和提高中国公关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对培养和提高中高级公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对加速中国公关业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对加速中国公关市场的全面启动和繁荣,对中国公关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中国公关协会学术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公关经理教程》出版  相似文献   

11.
黄跃辉 《公共关系》2000,(12):52-53
所谓“绿色公关”是组织以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公众,选择具有“绿色”特性的媒体开展传播活动,以绿色为特色塑造组织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给组织带来更多便利和竞争优势。绿色公关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企业,不仅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而且还必须履行所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在对公众负责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谋求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保证企业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绿色企业形象,这是绿色公关根本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伴生物,也是社会组织的一种关系资产。在中国“入世”、与国际接轨、企业注重信誉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政府重塑形象、构建服务型政府,整个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背景下,公关市场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以人本、形象、协调、传播为表征的公关服务,支撑其运作的是强大的文化力。有文化才有市场,公关市场推介的核心是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公关策划,就是公关人员为了达到预定目标,在充分的公关调查基础上,对总体公关战略、专门公关活动和具体公关操作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它蕴藏着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智慧,深遂的谋略和科学的决策思想,要求别出心裁,高人一筹,不落俗套。出奇制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不妨参考以下思路,以期对增强企业或组织的形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公关市场中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关市场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关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各个社会组织之间需要协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公关在整个社会分工中占据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重要。这个越来越重要的意思是,全社会、各行各业要时刻注意认真妥善处理好公众关系,同时从产业角度考察,随着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现代传播技术的进步,公关专业技能的提升,公关行业要有优厚的利润和一支精干强大的队伍。从社会运行的  相似文献   

15.
林健浓 《职业》2008,(14):104-105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资金、设备、人才并称为现代社会组织四大支柱.对于毕业后将面临职业挑战的中职生来说,掌握一定的公关技能十分必要.在教学实践中,巧用案例是提高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实现公关知识与职业能力无缝对接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共关系学中,一般把开展公关活动的社会组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赢利性的社会组织,主要指从事生产或经营类的企业或商业服务业组织;一类为非赢利性的社会组织,如政府、军队、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一直被列为非赢利性的社会组织,因此,在公共关系的教科书中,高校公关特征就是指非营利性组织的公关特征(见安徽人民出版社《公共关系学》)。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公关作为一种本领,已经被社会广泛认知。懂或不懂,会或小会,公关既是科学处事方式的沟通手段,也是为实现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事业发展,达到期望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8.
“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共关系基础》课程对公关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烈的公共关系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工作能力。公关教师作为广义的“公关人员”,也应该注重这几方面的素质提高。完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公共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公关意识是指自觉地从组织的立场出发,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主动与各方面进行沟通、协调、理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意识。包括塑造形象的意识、服务公众的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沟通协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刘英茹 《公共关系》2001,(2):24-24,26
在国外。公关人员常被称作“公关职员”、“公关官员”,他们日常工作内容有哪些呢?一般来讲,编辑公关刊物、撰写新闻稿件、策划重大文案、组织活动开展、培训职员公关、专项技术操作、教练领导礼仪、危机公关管理等等。都是公关人员必备之本领,然而在国外的公关公司中,公关员的工作远非如此简单。不信请看:国外某公关公司主管人的一天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20.
借势造势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实际上就是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策划。所谓公关策划,就是公关人员为了实现塑造组织形象、改善组织环境这一根本目标,在认真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找出组织需要解决的具体公关问题,分析比较各种相关因素和条件,遵循科学的原则与方法,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确定公关活动的主题与战略,并制定出最佳活动方案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