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度副词是日语暧昧性表达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也成为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本论从程度副词"ちょっと"的语义着手,以此为例来研究日语程度副词在语义上的复杂性以及如何正确翻译。  相似文献   

2.
张兰娟 《现代妇女》2014,(3):121-121
现代汉语副词"还"和"太"都可以按照程度的深浅分为两类,两类都具有主观性,同时代表句式"还NP"和"太NP"也具有主观性。本文从认知和语用推理角度对"还"和"太"的主观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日语词汇纷繁复杂,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熟记并区分其差异是一大难点。其中最难区分的当谓類義語。類義語意思极为相似,但又有其微妙的异同之处。本文将以"つい""うっかり""思わず"为例,通过例句比较,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三个词做出更具体的分析与补充,并总结出简洁明了的使用条件,有利于日语学习者记忆并使用。  相似文献   

4.
从预期主体的角度看,副词"倒"所表达的反预期类型有五种,分别为:当前事实与常理预期相反、当前事实与上文预期相反、当前事实与听话人/被述者预期相反、当前事实与说话人预期相反、听话人预期与说话人预期相反。副词"倒"在这五种类型的预期表达中均体现出一定的主观性,且主观性的大小与副词"倒"所关涉的预期主体有关,同时在关涉听话人预期或听话人当前行为时还体现出交互主观性。  相似文献   

5.
日语助词"wa""ga"的使用及区别问题一直是语法学家研究的课题,在总结了"wa"和"ga"的先行研究基础上,针对日语动词句子中谓语的意义特征和"wa""ga"的相互关系这一观点来进行分类分析,并考察"wa""ga"的出现情况,以含有"wa"和"ga"的动词句为对象,从动词本身的含义表达出发,考察"wa"和"ga"的功能性差异,最后提出一个适用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教授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汉语连词"和"与日语并列助词"と、や、も"为研究对象,以词典以及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例句为基础,参考益冈(1992)对"と、や、も"的并列分类,将其与汉语连词"和"进行了横向对比考察。本文明确了汉语连词"和"与日语并列助词"と、や、も"存在着对应而不对等的关系,而为了弥补这种不对等的部分,连词"和"则常与助词"等等"、副词"都"搭配使用实现意义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日语副词,词性复杂、数量庞大。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在词汇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需要我们对它的本质有个明确的认识。本文阐述了现代日语中的副词,介绍了其定义及分类的先行研究。试从山田孝雄(1936年)提出的副词分类出发,来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对日语副词进行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国内日语学习者第三者待遇表现的习得状况,本文对本科高级日语学习者(1)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其习得状况,发现问题点并找出相关原因:(1)对人际关系的把握影响第三者待遇表现的习得;(2)敬语语法知识的习得影响第三者待遇表现的习得;(3)助词的习得影响第三者待遇表现的习得;(4)回避现象也影响第三者待遇表现的习得。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的移动动词"流れる"是个多义词,除了"液体的流动"这个基本语义之外,还可以表示"气体""气味""声音""光""时间""思想"等的传播与流动,各语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规律。"流れる"在语义扩展过程中,其认知焦点由流体本身向流体承载物转移,认知范围由身体容易把握的空间领域逐渐向理性的抽象的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10.
"真/好+adj"这个结构的表义区别很受关注,前人研究多认为"真"句表达客观性突出,"好"句相较之主观性特点比较明显,本文试图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并借助语料库与具体的结构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推量助动词らしい一直是日语学习中的难点。它不仅可以表示推量,也可以作为形容词性接尾词。本文所考察的对象是作为推量助动词用法的らしい。通过意义、用法、副词共起和其他形式的对比及关联表现几个角度,对らしい进行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以"どうやら"为例,考察了日语中"推测类情态副词"的语用功能。主要从"形式"与"功能"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在对语用形式进行考察时,主要从与"どうやら"共现的句末表达,以及"どうやら"在句中出现的位置两个角度出发来阐述;而语用功能考察则是依据木下(1999)的定义对"どうやら"的语用功能来进行详尽论述。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好"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最常见到的是"好+形容词"这一用法。其中,"好"字是作为程度副词来修饰限制形容词的。但是,我们历时的进行了考察后发现,这一形式还可以表达疑问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日本的游戏、动画、影视作品大量传入中国,来自日语的新外来语不断增加。这些新外来语被称作"日源新语"。"日源新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以"宅""萌""控"三个词为例,从词性、含义、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其传入中国前后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导入方法,从而了解"日源新语"在中国的实际使用状况。加深日语学习者对"日源新语"和日本文化的了解是本稿的主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语和日语中都有表示时间的名词、副词等,并通过这些词来表明时间和状态。时间和状态,是表示所发生动作的难以截然分开的两个基本要素。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这两个要素,但表现形式各异。本文试图归纳汉语中表示过去状态的几种常用句式,并将其与日语中的相关表现加以比较,以帮助中国学生掌握更地道的日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日语口语中"結構"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围绕"結構"用作形容动词和副词时的用法进行了考察,总结出"結構"用作不同词性时用法体现出的双重性,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总结出在不同语境、面对不同的听话者时怎样得体地使用"結構"使对话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主要利用"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BCCWJ)"对日语近义词"よける"与"さけ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在"主体是否提前预知对象物的存在、回避动作的方式、主体的心理特征及是否表示‘节制’"等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在学历社会等背景下,中国日语学习者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学习的特点也呈现多样化。以第一志愿是日语专业的学习者为访谈对象,研究其学习日语后学习动机的变化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根据学习动机变化特点,可将处于同一学习环境的日语专业学习者分为三种类型:学习动机上升型、下降型和不变型。部分学生的日语学习易受"就业容易""王牌专业"等外在动机影响,尤其是升入四年级后,他们会把更多精力用于关乎前途的考研、就业等方面,导致日语学习动机下降;也有部分学生在"喜爱日语"的内部动机驱动下,坚持日语学习。  相似文献   

19.
“莫非”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副词,表示揣测或反问语气。从共时的角度.可以分析“莫非”这两种用法的不同使用情况中的主观性作用。从历时的角度,古代汉语中的“莫非”从一个跨层结构发展到现代汉语中的两种语气副词“莫非”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观化是其演变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动词+味"为例,探讨了日语定语结构"动词+感觉名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语义特征方面,可以从物理和心理角度对感觉名词进行划分,把动词性定语分为"附加特征型""心理状态型""味觉感受型""具体事象型""内在性质型"。语法特征方面,将定语分为"时态性定语"和"非时态性定语",定语内的动词采用ル形还是タ形,是否具有时态性与其语义特征密切相关。此外,本文对于"动词+味"定语结构的结构分类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