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内地和香港不少的社工在日常工作中都会意识到,夫妻之间的不和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情绪和行为偏差问题。事实上也是,当父母冲突时,孩子不但会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还会感到困扰和无助。从表面上看,婚姻关系状况和孩子情绪问题,好像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不少社工在评估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偏差问题时,  相似文献   

2.
前期专栏以张先生的案例,展示了夫妻不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情绪和行为偏差问题。本期,笔者将详细阐述父母的婚姻关系与孩子的心理健康两者之间的关联,以及有关理论观点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回来吧!你们不要我了吗?”一个“留守儿童”这样呼唤。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农村家中,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就在农民工生存状况一次次地拷问社会时,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只要是孩子,就会依赖于父母。相对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留守儿童”们在只有“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情况下,往往更内向、更孤僻,有的甚至沦为“野孩子”。然而,即便进了城,农村娃的境遇依然令人堪忧。这些孩子是不幸的,也是无辜的。我们在问题出现转机的漫长等待中,“留守儿童”一天天地长大。他…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的世界简单又快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渐渐地拥有了自己的小思想。但是生活中父母的有些举动难免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因此父母应该注意你的这些行为——  相似文献   

5.
刘波 《现代交际》2003,(8):23-24
“妈妈,那里的小朋友我一个也不认识,我该和谁说话?”有一天你的孩子也许会这样问你,而这个问题后面的意思是,你该教我一些最基本的社交礼仪了。 不管你的孩子在家的把戏多么逗人,总有一天,并且这一天比你预想的时间要早,人们会用一些规范来评价他们的行为,会对一些行为提出严厉的批评。而做父母的却很容易忽视这点,甚至轻率地认为不必对小孩子太过认真。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他们意识不到这样下去他们的孩子早晚有一天会当众大出洋相,更不懂得礼仪训练要在很小的时候开始。  相似文献   

6.
本期带您一起读的书是《这样做父母就对了》。父母都希望养育健康快乐的孩子,营造快乐和谐的亲子关系。然而,现实却是,孩子问题频出—厌学、抑郁、暴力等;父母抓狂应对—吼叫、威胁,甚至是打骂。孩子问题愈发严重,亲子关系也愈发紧张。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本书提供了答案。这是一本由19位国内外知名心理学专家口述而成的心理学普及读物,包括武志红、李中莹、蔡仲淮、张怡筠、苏珊·佩罗、简·尼尔森等。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孩子不是从婚姻表面的形式上学会爱情,他们是从父母的关系模式中学会爱情的。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爱情不是看书学来的,而是从父母的关系模式中学来的。"父母双方彼此相爱就是对孩子学习爱情和亲密关系的最好教科书。如果父母相爱、互谅互助,孩子就会从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相信男女能够很好相处,并从中学到如何跟异性打交道,建立信任,维持稳定、和谐、长久的亲密关系,否则他们就容易怀疑、害怕、排斥甚至逃避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也就是说:孩子长大后,与其让他看一些爱情心理学的书,不如父母用自己相亲相爱的行动来训练孩子来的有效。  相似文献   

8.
|策划人小语|每一位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各种各样的美好期待,希望孩子健康,期望孩子快乐成长,期盼他好好学习、平安顺遂……父母的期待就是对孩子最美好的祝福,也是孩子头上的明灯、脚下的路标,无声地指明孩子前进的方向。但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对待这份期待,也可能一不小心就让它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剑。“期待太过反成棒杀”的悲剧也常常令人痛心。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的父母在爱孩子时都恨不得把心掏出来,可孩子长大后却一身的问题。目前网上就流行着一种“父母祸害论”。父母辛苦养育子女,为何换来的是问题和怨恨?  相似文献   

10.
参考消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孩子受宠 未必不好罗马的一家心理研究所对300名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企业主管进行采访和调查后发现,小时候被家长宠爱甚至有些溺爱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调查发现,62%的成功企业主管坦言,他们在孩童时期都被家长宠坏了,他们能够轻松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而且一向我行我素,从来不必顾及父母的意见。   参与这项调查的心理学家认为,被家长宠爱的孩子一般来说都更加自信,与那些很少得到父母关爱的同龄人相比,他们往往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因为小时受家长疼爱较多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多地通过与其他人…  相似文献   

11.
每逢开学,人们就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背着被盖,拎着行李,陪伴着孩子走进学校。一些家庭条件好一点的,甚至开着车子专程送孩子到学校。应当说,父母送子女到离家远一点的学校去上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孩子小,路途远,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他的性格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离不开父母老师的教导,而这些长辈对孩子们的奖惩言行都会细致入微的构成到性格影响要素当中,甚至对一个人人生的成败与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毋庸置疑的,每个小孩的成长都需要长辈的教育来指引,每个人长大的过程也都离不开奖的鼓励更离不开惩罚的鞭策。惩罚也需要方法,在孩子们做错事后,适当而有效的惩罚会使其印象深刻并且引以为戒:相反的,惩罚使用不当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文中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几种惩罚行为的误用分析来表现其使用不当的弊端,从小孩的心理角度来对其行为教育以及行为矫正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薛秋萍 《现代交际》2011,(10):180-181
笔者曾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孩子"的文章,读后颇有感慨。"留守孩子"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随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与监护,许多"留守"孩子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有的还出现违法犯罪行为。而另一些有过"留守"经历的孩子,他们又随父母远离故乡,去异地生活、学习,人们常把这批孩子称为"新市民孩子"。"新市民孩子"能否融入新的集体,他们的身心又会经历怎样的变化?2008年9月,我接了一个高一职高班,包某就是其中的一个"新市民孩子",在不断的磨合与规范中,他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回想自己一起与他走过的三年历程,感觉如释重负而又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14.
正为什么孩子越长越大,父母的期望越来越小,孩子的眼界越来越狭窄?A多年前的一天,一群亲戚坐在一起讨论儿女问题,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越小,家长对他的期望越高,希望他成为科学家、经济学家、名医等等;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期望值却一降再降,只希望他考个好大学,找家公司好好待着;再后来,父母往往会无奈地对儿女说,你给我乖乖结婚,老老实实过踏实日子就好了。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年迈的父母有时会固执己见、有时会轻信他人,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来,难道真的是变成“老小孩”了吗?面对父母的一些不理智、“不听话”行为,作为儿女,肯定不能像孩子一样训斥他们,也不能过分地据理力争伤了和气。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相似文献   

16.
好妈妈不溺爱文/谈何妈妈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元素。但爱不是溺爱。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和社会接触以后会显出自私、任性、麻木的性格特征。好妈妈不溺爱!不可有求必应有些父母总是千万百计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以为这样才是爱孩子。由于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百般迁就...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人都有比较稳定的情绪行为特征,这种特征来自先天因素.更来自环境濡染、家庭的培养与教育。良好情绪行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生活理念、态度.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随时影响着孩子情绪行为的养成和发展。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方法和类型对孩子情绪、性格的发展有直接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时常听到有父母抱怨:孩子不愿意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自己,对孩子的思想不了解,所以无法真正地去面对和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愿意与父母交流呢?让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首先要立足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民主的家庭氛围。很多父母总是居高临下,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把说教当成沟通,要求孩子绝对地听话、服从。孩子说的话、做的事,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意志或期待,就会批评、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试想,这种紧张的亲子关系和缺乏  相似文献   

19.
正懂得乃至敢于顶嘴,不正是孩子长大的一个信号吗?我一直认为,每个聪明的父母都该让孩子尽早掌握说服力。但现实的情况是,不少父母一听孩子反驳、反抗大人,就冠以“顶嘴”“不乖”之名,让孩子闭嘴。这是非常可惜的。很多人把“3岁”定为孩子“可不可爱”的分水岭——3岁前,孩子的生活基本由父母掌控,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非常“呆萌”,所以“可爱”。3岁后,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每件事情都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甚至不惜发脾气,公然违抗父母的“旨意”,  相似文献   

20.
他们的那些话语,总是有震撼的力量,让我们无法抗拒,甚至,触及心灵……在父母的世界里,孩子是永恒的主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有父母才会那么津津乐道,激动不已。而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