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玉娟  彭仕兰 《城市观察》2021,73(3):126-142
以长三角2003—2018年为样本观测期,运用相关产业集聚指数分别计算产业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法测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利用社会经济距离矩阵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得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从空间总体效应看:本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最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负向影响.就相邻地区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制造业集聚有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正向影响.②从空间效应分解看: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绝对值各有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负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正向效应)与总效应(负向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正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负向效应)与总效应(正向效应);制造业集聚的总效应(负向效应)小于间接效应(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2.
王雅莉 《城市》2014,(10):3-7
正一、发展的区域空间结构随着人口上升、经济集聚和生产资源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利用,现代社会经济已由以前的只注重时间方面的动态增长,转向更加重视空间结构演化和空间关系优化递进的发展进程。二战结束以来,发展的区域空间结构在一系列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了两大类模式: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集聚点和非集聚点的"全国一盘棋模式";另一类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同构"城市圈"模式。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峥 《城市》2012,(1):35-39
一、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城市是具有一定空间形态的经济集聚体,人口和产业集聚是城市的基本特征.生产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经济社会对空间集聚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空间城市化是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集聚效应的过程.而集聚效应的产生又依赖于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般而言,最优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将可以产生最大的空间集聚效应.相比小城镇发展模式而言,从集聚形式、规模经济、"增长极"作用的角度来看,大城市、城市群发展能够发挥集中集聚优势,代表着空间结构演变的发展方向,在规模经济方面优势明显,更是现代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付云鹏  郜健 《城市》2021,(12):57-69
笔者利用区位熵方法对2006年-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集聚情况进行测算,并分析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 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最后,笔者提出利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柳建设 《职业时空》2012,(7):29-30,32
通过对苏州产业集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考察,预测苏州"十二五"发展期间产业集聚人才需求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了高等教育与产业集聚适配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叶 《职业时空》2009,5(1):9-10
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表明,集聚不仅是区域主导产业形成的途径.也是高科技产业的区位特征。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机理,分析了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焦聚的特征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空间集聚存在不同的尺度,城市区域作为当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空间组织是一种大尺度的集聚。经典集聚理论、模型以及相关扩展性实证研究为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形成提供了方向性的暗示。这种集聚在本质上是聚集力和分散力动态组合的一种空间结果,其中,分散力的增强对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区际运输成本的降低,核心区域-外围区域间共享的区际外部性逐渐增强;核心区域的拥挤效应进一步加强了经济活动向外围转移的倾向,最终促使部分经济活动突破地区边界,在地理邻近的地域之间形成更强的空间依赖,呈现出大尺度的经济集聚。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经济性为发展城市群、促进区域一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在实践中也遇到很多障碍,这对政府在打破行政割据、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加强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发展方面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多种类型,空间集聚呈现异质性,成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以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和量化分析确定了各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中心,并揭示了其分异成因,依据成因主导类型的不同将文化创意产业重新分为三类:文化主导类、创意主导类和既有存续类。最后依据集聚规律和差异化发展提出了三个空间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要求生产力冲破国家界限.但并不是所有的区域空间都具备国际竞争力,只有那些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发达的大城市和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地区才具有竞争力。而且只有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才能不断孕育出新的社会分工和就业机会.才能吸引人才和财富进入.才拥有国际竞争所需要的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才有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09年开始建设以来,逐渐从高新区的"升级版"演变为区域创新联动的新引擎。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多个城市的不同空间载体,偏向技术创新领域,创新资源的集聚及创新网络日渐成熟,但创新主体单一,且创新要素相互间联系不足。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强调各种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强调区域政策对区域资产的动员和网络关系的建设。开放式创新成为创新发展模式的新趋势,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态势,同时与传统核心城市分离,并具有时空的延续性。由此,未来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发展策略将围绕"加速要素流动,网聚优势集群"这一核心而提出。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城市产业集聚的经济理论,分析人工智能产业在城市中的集聚趋势。以29个城市为样本,建立计数模型实证研究人工智能企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人工智能产业投入要素和市场条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人工智能正形成以北京为主要集聚城市,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为四个次级集聚城市的趋势发展,分析这五个城市各自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都市圈大都市阴影区的GIS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都市阴影区是由于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因集聚、辐射作用的不同组合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发展落差现象。本文介绍了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利用Huff模型、K-means聚类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划分了都市圈的影响圈层与范围,界定了2012年都市圈的"大都市阴影区",总结出了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手段界定"阴影区"和"半阴影区"的方法。研究发现: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可以定量、直观地界定大都市阴影区和半阴影区;京津冀都市圈的大都市阴影区主要存在于以北京为中心的西北和西南两翼,京津冀自然本底条件和区位差异决定了人口和经济活动布局的空间不均衡性,国家实施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人口和产业快速向京津等沿海地区集聚,政策、交通、经济要素和产业结构是造成京津冀都市圈阴影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大都市阴影区的消减对策应依据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外围区域和阴影区三者关系来制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区域空间的传统研究视角以及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特殊性归纳,引入"流-空间"的理论工具,并运用其梳理珠三角区域空间演进历程。具体而言,包括乡村城镇化、城市区域化和区域整合化三个阶段。接着,剖析珠三角区域空间转型的特征,也是本文的结论:一是"政策松动"到"政策主动"转型,二是"外向-资源驱动"向"内在-创新驱动"转型,最后是"全面铺开的城乡混合"向"优势集聚的多强中心"结构转型。最后,尝试为新时期的珠三角区域空间转型构建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4.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已经历了百余年漫漫历史,并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作为集聚众多国家参与,囊括时间、地域、门类、品种等各方面广泛内容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它最初是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继而逐渐转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为主,从而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相似文献   

15.
王双 《城市》2012,(9):38-41
一、引言目前,天津市处于后工业化的转型发展时期,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其形成和规模扩张都呈现加速态势,且产业集聚特征较为明显,集中表现为增长特征、竞争特征、空间特征、要素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尤其是增长特征最为突出,较好地带动了周边产业基地的形成和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形成与成长,并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加速流动与集中,提升了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借助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城市功能提升和经济转型。笔者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天津市产业集聚的上述特征,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冯骥  冯江源 《科学发展》2012,(12):35-42
当前,如何正确地认识伴随着知识进步、信息网络变革、文化跃迁以致汹涌而来的新经济的特征,把握经济及由之出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与运行机制,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目前不断掀起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热潮提供比较及参照经验,显得十分重要和异常紧迫。事实上,无论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还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转型创新,都根本不能离开知识产权战略及其文化的因势利导与决定性作用发挥。立足泛长三角区域当前各种客观现实和未来长远出路,结合全国的统筹及整体发展需要,对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前后过程势必涉及的经济、科技、生态环境、资源、社会因素与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所含的文化关联互动,侧重从大系统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剖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实证,应用核密度分析法对2000年、2010年、2016年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和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具有"先快后慢"的增长趋缓特征;人才分布格局具有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化的趋势;城市中心区是各年龄阶段人才的高度集聚区域,同时城市外围空间已成为人才规模增长与空间集聚的主要区域。进一步判断:城市地理空间对人才集聚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重要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和政策措施等对人才集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城市外围的人才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城市人才规模增长、优化人才分布格局以及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空间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家庭  季凯文 《城市》2009,(1):7-11
一、引言作为一种经济景观.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是空间经济体系格局的最高表现.是一定地域中各种市场力量相互交织在一起并大规模集中的必然结果。因此.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空间集聚性。集聚经济的存在,促使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城市集聚.最终导致城市土地供不应求.城市土地价格上涨。为了继续获取集聚经济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等效益.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产业在空间集聚的普遍现象。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正迅速成长起许多表现出高度集聚特征、高专业化的产业群。通过对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的关联分析,提出了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培育和建设专业工业园区是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措施。积极引导某一产业的生产企业及相关企业集聚在特定地区内,形成一批有产业规模、有主导产业优势的专业工业园区,提高工业园区和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也是福建工业园区提升内涵,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途径。推进专业工业园区建设对福建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1.优化了产业布局和结构。工业园区通过主导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和开发,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有利于形成主导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服务性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