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詹水芳  齐峰 《科学发展》2014,(2):105-112
上海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是:通过有序流转承包农用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集中经营;通过归并、整理农民宅基地,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通过有序开发、规范利用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空间;通过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确保农民利益。为此,上海要抓紧开展确权登记工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宅基地归并和土地整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完善"征地留地""征地留房"等补偿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面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行使不充分、农户对宅基地及农房的财产权益体现不明显等问题。通过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来推动改革,以实现宅基地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土地既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从成都温江等地近年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看,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全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颁证的成果,扎实开展农村土地实测确权颁证,完善土地承包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七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最基础最根本性的工作,也是当前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最现实最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周国平  徐诤  王丹 《科学发展》2013,(11):39-43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全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这一制度已与城乡一体化、资源集约利用之间产生较大矛盾。进行农村宅基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当前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宅基地数量、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兼顾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指法律规定的农村集体权属的所有土地(包含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村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道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用、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和"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一举措将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的农村金融,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发挥农村资产价值的作用,保障融通资金的安全,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亟待突破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受到干预和限制,农民的经济权益收到了严重影响,农民长期处于低收入状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就是要让农民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制度,一是要改革征地制度,加快建立农地发展权;二是要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三是要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地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和流转。  相似文献   

9.
郑子敬 《中国扶贫》2016,(22):49-52
土地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制度在"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扶贫开发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完善扶贫开发用地政策"置于脱贫攻坚的保障体系中,提出了"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优先安排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论断.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之一,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安徽省金寨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探索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保障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改革构想,意在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与农村资源闲置之间的冲突。但是政策术语不能直接转换为法律语言予以使用。以宅基地制度为分析对象,综合利用了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探求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术语法律构建的合理化转换的路径,构建"宅基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法定租赁权"三权模式,实现农民集体、农民与社会主体的三方共享。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2014,(2):84-94
上海要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农村承包地流转方面:要加强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加强扶持,构建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规则,形成机制保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面:要真正实施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地、同价、同权";要正确处理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要制定郊区集体建设用地的各类标准,控制用地总量;要制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政策;要建立完善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清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在农村宅基地置换、退出方面:要建立农民宅基地分配、使用、置换、流转、收回政策体系;要采取限制措施,严控宅基地的新增趋势;要采取滚动发展模式,解决宅基地置换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甬沪 《科学发展》2012,(10):65-69,29
上海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管理和经营等方面也出现不少问题。上海应完善合作社的准入与退出机制,鼓励多种出资方式,提升合作社的营销效能,完善合作社的财务公开制度、内部会议控制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引导和帮助农业合作社更"专业"、更"合作",以实现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上海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明显,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郊区人口持续导入,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提高;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深化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亟待转变;新城和小城镇等城乡统筹载体建设有待加强。上海城乡统筹发展要牢牢把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内涵,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以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前提,以加快新城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土地管理、集体产权、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为支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方式、优化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上海郊区差别化管理体制机制的总体思路是: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基础,根据各区(县)不同的主体功能和开发任务,实施差别化政策;按照"二级市"的要求,简政放权,增强郊区自主发展权和统筹协调权;适度调整市、区财政分配体制,使郊区各区(县)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利用激励、财政激励、生态发展激励和绩效考核五大机制,促进郊区差别化管理,增强郊区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实施"强镇扩权",创新郊区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增强郊区发展活力。上海建立郊区差别化管理体制机制,还需适当调整郊区城市建设标准、制定全市统一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设施建设标准、增加郊区人口导入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范简政放权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体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特点、兼顾区域比较、结合当前重点和着眼长远需要4个原则,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和研究:一是经济结构合理化,主要从产业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企业所有制结构等的优化方面加以考察;二是创新驱动和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主要从创新成果、节能减排、经济效益、居民收入、就业等方面加以考察;三是社会生态环境优化,主要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加以考察。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民生改善"3个子指标体系和30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本文通过建立指标评估,发现武汉城乡一体化水平略高于城镇化水平;城乡人口、经济、生活和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别最为明显,融合程度最低,而城乡居民生活方面则融合程度较高,人口与文化融合度持平。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农民权益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当前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瓶颈。文章从法律制度层面、财政层面及组织体制层面分析了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部分农村集体土地被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涉及城市化的农村居民理应分享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财富性收益,同时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上海近郊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必须处理好的一对重要关系。从现有经验看,集体所有制土地产权换股权是合理利用、优化配置郊区集体所有制土地,协调好产业发展与农民权益保障的有效改革路径,也是上海实现包容性城市化发展、消除新二元结构的重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孙雷 《科学发展》2013,(9):86-92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衣民的基本权利。上海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注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应以改革的举措创新、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强农民基本权益的物权化保障,真正让农民共享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