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高,特别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途径愈发广泛,这对国内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来华留学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加强对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来华留学生,高校必须基于文化自信,利用学校课程、地域特色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活动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来华留学生主动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  相似文献   

2.
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杨 《现代交际》2010,(3):48-48
本文从民俗的定义入手,阐释民俗文化对广告文本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本土企业的国际化以及国外企业的本土化,导致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结合趋向一种必要。文章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把公益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民俗学、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来着重分析广告文本的民俗色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民俗文化不仅是广告文本的参考因素,同时广告文本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同时,有对中国各地民风习俗了解和体验的需求。《中国民俗》选修课的设置有其必要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式各异、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透过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可窥一斑。课堂上将民俗文化的解析与留学生的亲身感悟结合一体,同时调动其探究的主动性与热情,更会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广博性及传承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如今,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俗文化典籍出现了英译版本。然而对于一些地区,如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典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典籍的英译,是其走向世界传播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文化差异、教学管理、素质培养等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问题。根据留学生的自身汉语水平以及来华学习的目的,结合国际教育学院自身的留学生教育经历,打破单一性课堂教学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并开发实践教学特别是以辽宁地域文化为主导的多种传播渠道并存的体验方式已成为必然。同时,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为留学生的教学实习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也是一个地区人们社会心理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浓缩。民俗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随着当今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民俗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地减少和消失,这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传播十分的不利。博物馆作为地域文化传播和发扬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地区文化长期的积淀,因此在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博物馆这一重要的载体,实现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教育是高校国际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的突破口。留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其重要内容,在国际化形势下成为高校留学生教育工作者急需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本文介绍了Z大学的国际文化节活动,活动丰富了留学生的文化生活,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归属和认同,进而积极推动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对外汉语教学迅速的发展但其整体还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一些具体的微观的问题还没有能够涉及到,提高对在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对黑龙江省地方高校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一些普遍的、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力求对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质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独具内涵,是客家文化的表象。多元化的民俗文化为视觉艺术提供了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范本。由于客家民俗文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借鉴的地方更是精彩绝伦。通过对客家民俗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研究,旨在拓宽现代教学理念、丰富现代艺术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0.
手机被称为"第五媒体",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平台不断升级和拓展,围绕手机所进行的传播活动也越来越普遍。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曾在农历春节期间木刻年画风靡一时,成为过年时节的时尚。本文以苏州非遗文化"木刻年画"为例,探讨在新传播环境下民俗文化的新传播和新发展,提出传统民俗文化必须拥抱新技术,在"第五传播"的新时空中获得最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焕发新的时代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最通俗、最普遍的文化,是流传了千万年的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我国文明的起源,也是我国人民的精神寄托,了解民俗文化,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促进人类社会更加快速地发展。民俗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水对于鱼一样重要。孩子是社会文明的奠基人,针对幼儿开展民俗教学,能够促进民俗文化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在外来冲击下被迫向西方世界学习以求救亡图存,而留学生群体正是西方现代知识的传播者,对于晚开风气的内陆山西,这一群体显得尤为重要。群体是由个体表现出来的,本文通过对留学生冯纶的家谱等原始资料进行梳理,对其留学前后的经历进行了细致的发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近代山西留学生群体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3.
王蓉 《现代交际》2010,(8):175-175,17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认识到大力发展海外留学生教育的重大意义。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留学生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洛阳市各高校的留学生教育现状入手,分析其在对外宣传、教育投入、管理机制、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相关部门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深度探讨了自贡方言与其民俗文化之间"你侬我侬"的密切关系,二者之间彼此推动发展的势态也显而易见。不言而喻,自贡方言在其中"获益匪浅",并源于其"民俗文化"留下的印记衍生出了自我的"独特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其与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二是自贡方言对民俗文化的承载,形成了"大三绝",三是其受"混合型"民俗文化影响使形成了自身语音、词汇、语法上独特的体系。正是在彼此这种"你侬我侬"的关系中,自贡方言与民俗文化正在迈入发展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陕西拥有中国乃至人类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文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陕西区域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陕西区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陕西区域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要注重培养学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受到了师生的普遍关注,但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的严重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分支的赣南客家民俗文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忽视传统文化的原因,探讨了将赣南优秀客家民俗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途径,阐述了赣南优秀客家民俗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重大意义,旨在活跃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传播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民俗活动历时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活动传承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激励中华炎黄子孙勇敢向前,随着民俗活动的市场价值的不断开发,其潜在的价值不断被挖掘,为了更好的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文献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凤翔县民俗文化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凤翔县民俗文化活动有社火、泥塑、中秋送月饼、正月初五送灯笼等民俗活动,民俗活动对当地的竞技发展、文化生活、社会环境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凤翔县民俗文化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民俗文化底蕴的挖掘、整理、保存和研究提炼,提高民众对民俗活动的认识不断加强,进行良性的变异建议,旨在促进凤翔县民俗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China"是"中国"在英语中的名字,"China"在英语中还有"瓷器"的意思。中国作为瓷器大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有了陶器。中国瓷器的前身为原始青瓷,距今有4200年的历史,景德镇作为我国在世界著名的城市之一,源于其制瓷业的兴盛。在我国大力提倡"丝绸之路"的今天,挖掘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的资源特色,对于传播中华文化,探寻陶瓷民俗文化对于景德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和重点。介词数量繁多、意义丰富,学生接受与教师讲授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见对对外教学中介词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在整理分析留学生运用汉语介词时出现的偏误句型基础上,找出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介词学习的相关教学策略,以提高留学生对介词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1年以来,在文化部、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发起的民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程的有力推动下,上海掀起了新一轮的民俗民间文化保护热潮,保护对象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功的、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民俗文化保护手段。民俗文化的保护活动也体现出多文化、多渠道的特点。但是,上海与巴黎、纽约、东京、汉城等城市相比,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城市中许多不利于民俗文化保护的因素也逐渐增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海民俗文化事业的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面临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