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视野     
《职业》2004,(7)
中国女航天员5年后诞生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位女航天员将“诞生”在2010年以后中国实施空间站计划的神舟号飞船中。据介绍,中国选拔的女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主要是充当载荷专家的角色,虽然将在普通女性中选拔,但可能对其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要有相应的要求,让其在太空中进行空间研究、试验等工作,而神舟号飞船驾驶员的工作还是会交给男航天员去进行,  相似文献   

2.
时讯盘点     
时讯盘点之飞天篇过去的这一个月最喜乐的名字无疑是“神舟”五号和杨利伟。“神舟”飞天,华夏扬眉。中国人第一次飞上太空,中国人第一次俯瞰地球,这是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高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刚一落幕,胡锦涛就飞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令人感到中国人的初次太空之旅不仅具有空前的科技意义,在振奋人心、凝聚民族方面也具有意味深长的政治蕴涵。宇航是人类20世纪的里程碑,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发射,1961年苏联第一次载人航天,1969年美国人第一次登上月球……虽然距人类第一次飞天已过了42年,中国仍因“神舟”壮举荣膺载人航天“第三名”,全球炎黄子孙为此血脉贲张,如痴如狂。当然,飞天又绝不仅仅是“国家秀”,这次伊拉克战争美国人又上演了一次精确  相似文献   

3.
有谁曾经想过,寻呼机、手机这些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现代化通信工具能够在月球上使用。1999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伦斯勒理工学院开幕的“空间周”活动中,美国宇航局局长证实了这个设想并非是一个空想,他预言,到2003年。美国人就可以在家里通过太空因特网与月球、火星乃至整个太阳系用寻呼机、手机进行通信联络。  相似文献   

4.
图片报道     
中国月球计划走到第几步? 5月27日,首场“首都科学讲堂”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开讲。据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介绍:我国探月二期工程预计在2012年发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软着陆器在着陆区进行就位探测,月球车进行巡视探测。它们将在月球上停留三“天”,相当于地球上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不久前的印度之行,主要成果是与印度签署了三个有关国防、太空和核技术合作的协议。至此,美国向印度敞开了尖端武器销售大门。希拉里访印将结束美印自冷战时期开始互不信任的历史阶段,并彻底解除自上世纪末印度进行核试验以来美国对印的武器制裁。加上近几年美国先后向印度出售的大型登陆舰、大型海上反潜巡逻机以及之前达成协议的武器,这样,一心图谋军事强国的印度由单纯地从俄罗斯进口武器,逐步过渡到向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同时进口武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拥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冷战期间,双方政治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近年来,双方在“中阿合作论坛”的框架下展开全方位互利合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中东地区形势动荡、美国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因素对未来双边关系发展构成了挑战。中国的中东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调整的,这为中阿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拥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冷战期间,双方政治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近年来,双方在"中阿合作论坛"的框架下展开全方位互利合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中东地区形势动荡、美国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因素对未来双边关系发展构成了挑战.中国的中东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调整的,这为中阿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海湾地区国家关系的发展深受国际体系、地区格局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国自身外交战略的调整密不可分。在冷战时期,中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深受冷战体制的影响,其具体表现是中国的海湾政策主要取决于中国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状态,海湾地区格局变化和中国自身的战略调整对中国的海湾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冷战结束后,影响中国与海湾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国际体系变化、海湾地区形势变化、中国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的调整,但中国与海湾地区依存关系加深、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对中国海湾政策的影响较之冷战时期明显增强。从双方关系的发展趋势看,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未来中国与海湾国家合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9.
金凤 《老年人》2012,(8):12-14
2012年6月29日10时15分,搭载3名宇航员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圆满完成了与天宫8号的交会对接任务后,成功返回地面。而刘洋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的首位女航天员,更是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7个国家的女航天员上过太空,但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是通过自己的飞船完成这项壮举的。刘洋无疑创造了历史,荣耀背后,这个看似平凡的河南姑娘到底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呢?家有"神女"初长成,普通女孩平凡生活1978年10月6日,刘洋出生在郑州市。刘洋的父亲刘士林当时是郑州市第一食品厂技术科的助理工程师,母亲牛喜云是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职工。  相似文献   

10.
区鸥 《炎黄世界》2013,(7):20-21
随着“神十”返回地面,女航天员王亚平继续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她在这次任务中创下多个纪录:中国第一位“80后”航天员;中国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等等。  相似文献   

11.
金秋茶坊     
《老年人》2001,(1)
21世纪初中国宇航员可望上太空据传媒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鸿福透露,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再经过几次无人试验飞行以后,力争21世纪初将中国宇航员送入太空。据介绍,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实施以来,攻克了大量的关键技术。  点评: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发展航天技术,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天津三百老人要与儿女脱离关系据新华社报道:天津市老龄委有关人士透露,近年来,天津市欲与儿女脱离关系的老人似乎越来越多,仅2000年上半年,市老龄委…  相似文献   

12.
千年飞天梦,今朝梦成真。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凌晨6时23分在我国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这是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在军营生活了40余年的老兵,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在这举国欢腾的喜庆时刻,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我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目睹“神舟”四号飞船从发射到返回的情景。2002年12月29日22时…  相似文献   

13.
从“铁蛋蛋”说起1978年5月28日,中美建交前夕,美国派遣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作为见面礼,布热津斯基带来了卡特总统向中国送上的一份珍贵礼物——从月球上带下来的一块质量仅1克的岩石。  相似文献   

14.
吉意 《伴侣(A版)》2021,(11):8-10
"女学霸"立志航天事业 2021年11月7日20时28分,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而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第八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上太空.此时此刻,黄伟芬躲在人群的一侧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相似文献   

15.
月球发电站     
充分利用太阳能是新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对太阳能的利用设想甚至从地球开始延伸至浩渺的太空。在日本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后,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取代核电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日本一家公司公布了一项在月球上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月环"计划,希望把月球上的太阳能转移到地球上来。这是近年来最劲爆的太阳能计划,也是最具创意的大科学工程设想之一。月球发电优势明显我们知道,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安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因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将是一个注定要载人我国航天史的重要时刻。“嫦娥一号”飞向月球,实现了华夏民族奔月的梦想,同时也成就了我国航天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嫦娥一号”探月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是我国踏入深空探测的起步点。  相似文献   

17.
明月 《当代老年》2013,(9):16-17
2013年6月26日上午,王亚平与其他两位战友经历了15天的太空之旅后,乘坐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回家”。然而,从农家女到中国“神女”、“太空教师”,母亲给了王亚平太多的关爱和付出。面对记者,王亚平说:“我要感谢母亲。因为,母亲给了我成长的力晕,给了我‘飞天’的阶梯!”  相似文献   

18.
和平演变思想随着20世纪5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和完善,并在南斯拉夫有了初步的实践,最终以1958年NSC5811/1文件出台而宣告最终全面完成。其最初是针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提出的,以后逐步扩展成为在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9.
"神九"航天团队 上榜推荐语:"神九"问天与天宫一号对接,实现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上榜理由: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神九"书写了多个"第一次":首次出现女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进行手动交会对接;首次在太空停留十余天,这是神舟系列飞船停留时间最长的;在对接后,航天员也是首次在天宫一号内进行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小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这份计划是冷战后美国政府特别是小布什政府推行"民主改造中东"系列思想、战略和政策的延伸与整合.尽管在"大中东计划"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没有特别提及石油问题,但是,其中却明显隐藏着美国冷战结束后一以贯之的中东石油战略意图--旨在通过从根本上解决改变大中东产油国的政治现状,使之最终成为与美国同质的政治体制,从而构建独霸中东石油的机制化霸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