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中西情节剧电影艺术的审美差异,情节剧电影《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在道德观念、表现形态以及审美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在审美态度和艺术追求上的不同,但两者都是经久不衰的剧作,原因在于其艺术审美的本质属性都是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欢乐颂》和《欲望都市》是中西方以女性视角为主体的电视剧,两部电视剧中都反映了当代女权主义的风貌,本文以两部电视剧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中外女性的自我意识以及对于"性"的定义,突出了女权主义发展对于男性社会的影响,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女权主义对于我国教育、家庭等社会层面的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诸葛亮流传千古之作,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其不光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也极高。而且从修辞学角度来看,这是一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杰作。本文以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三要素——信誉诉求、逻辑诉求和情感诉求为理论依据,试图从西方修辞学视角来解读《出师表》,展示其魅力。  相似文献   

4.
文华 《老年世界》2007,(7):32-33
《打渔杀家》是《庆顶珠》中的两折。全剧原由《得宝》《庆珠》《比武》《珠聘》《打渔》《恶讨》《屈责》《献珠》《杀家》《投亲》《劫牢》《珠圆》等折组成。《打渔》和《杀家》两折一直久演不衰。这出戏规模不大,但是行当中的生、旦、净、丑及表演方面的唱、念、做、打都一应俱全,周信芳和马连良两位大师下的功夫最大,麒派与马派的表演风格及艺术观点也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一部集伊斯兰艺术与文物之精苹的历史著作《伊斯兰艺术与文物百科全书》,1981年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重新出版问世。《全书》共计十卷,除两卷外,都是作者对伊斯兰艺术与文物悉心研究的结果。该书曾于本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圣经》是西方最重要的典籍,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它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译本的著作,已有2000多种语言和方言的译本。《圣经》在历史上的这些不同的译本,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圣经和合本》和《冯象译本》的翻译风格和特点进行对比,并且找出各译本的有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楚辞》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但在《诗经》和《楚辞》中,比兴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运用上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首先浅要地总结了《诗经》比兴的一些特点,接着尝试从比兴的融合、比兴的范围、比兴运用的位置以及其塑造的意境美四个方面,分析《楚辞》与《诗经》比兴手法的不同,即是《楚辞》对《诗经》比兴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无论你是否看过张艺谋导演的获奖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本期你都有机会领略他导演的同名芭蕾舞剧的风采,并看到芭蕾舞——这种起源于西方的艺术形式——是如何与传统中国服装和这个典型的中国故事熔于一炉的。  相似文献   

9.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一起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形象及丰富的艺术手法,是那个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刻画的形象真实、立体,性格各异,尤其是对主人公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及乔特鲁德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鉴赏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使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进一步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哈姆雷特》这部经典悲剧作品的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分别是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很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两者所论述的内容完整且有系统性,完全可以视之为教育学的雏形。而从它们都侧重于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教学理论的概括来说,又可称之为中国和西方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所以两者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2.
于牧洋来自中国北京,贺杰来自美国康州,两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思路、不同视角的摄影者,用不同的设备和艺术方式展现他们的视觉世界。他们是一对夫妇,还是一对探索艺术的伙伴。今年5月,他们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了名为《零界》的摄影联展,迎门的广告牌上写着“寻觅天地之灵·漫游人间散记”。  相似文献   

13.
《雷雨》作为曹禺的处女作,在当时文坛引起轰动,后世对《雷雨》的艺术探究从未停止过,有关于《雷雨》的艺术贡献多集中在其主体意识的探究、矛盾冲突的构述以及语言艺术的研究上。本文将以《雷雨》准确的前瞻性作为本人戏剧艺术新探的方向,这对于拓展《雷雨》戏剧艺术研究领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的交际活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管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大众文化传播桥梁之一的电影更是生动体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本文将通过具有典型中西方思维碰撞的李安电影《推手》《喜宴》所体现的中西方差异来探究一些跨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季汝甜 《现代妇女》2014,(2):195-196
但丁开启了西方文艺复兴的先河,启示着人文主义的到来,《神曲》对人的重视从对人性的反思与澄明开始,进而实现在历史、文化与现实人生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完成从日常生活到科学文明、政治体制、艺术哲学、历史高度的美学价值探寻。  相似文献   

16.
《采薇》是《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诗文表达了边疆战士思念家乡却不得归家的凄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其民族大义。本文将《采薇》分为三个部分,具体论述了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以此探讨《采薇》诗文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翻译也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论语》的内容涵盖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多个领域。两千多年《论语》中传达的儒家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论语》一度被西方的学者称为中国的圣经。本文选取辜鸿铭和安乐哲及亨利·罗思文的合译本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论语》英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尝试从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角度对论语的翻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格列佛游记》作品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大量的讽刺艺术运用,这些大量的讽刺艺术运用主要是揭露了18世纪英国社会、政治和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矛盾。本文主要浅谈《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相声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以岳云鹏、孙越的相声《我忍不了》为例,从语用角度出发,主要结合西方的会话含义理论来分析相声语言中"包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和诗是两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们虽为美术和文学两个范畴,但两者却有紧密联系。据记载,宋元时期普遍出现题画诗,中国的文人画家也深受这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关于题画诗的研究,前人已有大量的积累,本文选取宋徽宗赵佶传世名作《芙蓉锦鸡图》具体分析其作品中题画诗和画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