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斯兰国"的崛起使国际恐怖活动与当地政治诉求实现了有机融合,并使恐怖活动开始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内战化"色彩。有国内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塔利班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罗汉·古纳拉特纳教授在2014年初曾指出,"9·11"以来西方国家发动的反恐战争并未取得真正成功,受叙利亚内战和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两大因素影响,2014年全球面临的恐怖活动将会进一步增长。现在看来,这一分析具有很大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可能造成的潜在后果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叙利亚内战诱  相似文献   

2.
叙利亚内战的爆发和"伊斯兰国"组织的兴起加剧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内部分化,迫使"基地"组织作出"拓展网络"、"重塑权威"、"改善形象"三大战略选择。"支持阵线"的发展及演变集中体现了"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战略考量,即借助叙利亚内战强化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世俗政权统治和推行伊斯兰统治的理念,利用叙利亚脆弱的政治进程整合叙反对派以加速本土化进程和拓展跨国网络,重新树立"基地"组织对国际"圣战"运动的权威。为实现"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长期目标,"支持阵线"于2016年7月宣布同"基地"组织脱离关系,更名为"征服沙姆阵线",并于半年后同叙反对派多个组织合并组建"解放沙姆组织",凸显了"基地"组织运用"虚实结合"的策略破坏叙利亚和平进程、躲避国际反恐力量打击、重塑自身权威的图谋。  相似文献   

3.
叙利亚内战爆发前,库尔德人曾是这个国家饱受欺压和排斥的少数民族。为争取民族权利,叙利亚库尔德人从内战前就开始组织政党开展民族运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组织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反恐联盟的支持下,库尔德人武装通过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了叙北部库尔德人居住的大片土地,并极力寻求政治自治。在俄罗斯的积极支持下,库尔德政治力量提出了战后在叙利亚建立联邦制的构想。目前,叙利亚库尔德人已经在叙北部建立了库尔德联邦区,并期望内战结束后建立自己的自治区。但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发展进程正受到来自土耳其及国内其他阿拉伯反对派的阻挠和抵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挑动了全世界的神经,国际社会主要参与者几乎都深浅不同地牵涉其中,特别是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斗法,扣人心弦.2013年8月,出现导致叙国内1400多人死亡的"化武事件"后,围绕叙利亚的博弈更是达到高潮.放眼世界,有内战的国家并不少,但很多都没有像叙利亚这样在国际社会激起巨浪.为什么叙利亚如此吸引眼球,全世界都为之躁动不安呢?  相似文献   

5.
在漫长而艰难的转轨过程中,俄罗斯经历了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环境考验:既有国家内部的政治权力危机、经济金融危机、社会动荡、军队涣散、车臣内战、恐怖主义威胁等严重问题,还有国际势力介入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北约东扩、美国军事部署调整等威胁,致使俄罗斯国际生存空间急剧恶化,俄罗斯国家与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挑战、风险和灾难。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俄罗斯较顺利地完成了政治体制转轨,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了国家安全保障机制。严格控制国家安全决策过程普京执政以来,其个人能力等因素已经使其广泛的总统权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以"叙利亚民主力量"的身份,积极反抗"伊斯兰国"组织的暴行,实际上其构成仍然是以库尔德人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力量,它在国内与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政府都保持距离,在国际上受到美俄等域外大国的财政援助和军事支持。虽然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了丰硕战果,然而,国际社会的同情并不能改变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本身既抑制了"伊斯兰国"组织的扩张,又破坏了中东地区现有力量平衡的双重性质。更严重的是,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甚至会引发地区其他国家库尔德民族的连锁反应,其所奉行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极端化趋势渐显,有可能成为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新源头。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国"组织的崛起是中东地区内部和外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社会在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行动中,各国之间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打击效果,美俄在叙利亚反恐行动中的博弈、地区反恐中的土耳其因素、欧洲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博弈、叙利亚内战及反恐局势的变动、地区教派矛盾等均对国际反恐合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由于国际社会在叙利亚政局走向及地区反恐问题上仍存在深刻分歧,尽管当前"伊斯兰国"组织的整体力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彻底消灭该组织仍将是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庆 《城市观察》2013,25(3):138-147,177
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这种趋势既是外籍人员趋利行为的结果,也是中国更多融入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表现,外籍人口问题将逐渐从社会边缘性问题向社会重大问题转变,广州的非籍人口问题就是这种转变的初现端倪,中国崛起必将迎来外籍人口问题的挑战。从美国民族融合的历程看,老移民把自己看作正统美国人,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以偏见和歧视对待新移民,力图强迫新移民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美国化",这种做法使种族矛盾越演越烈,历经多年仍然余毒未消。预见到我国外籍人口问题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反思美国的移民社会融合教训,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外籍人口问题,把广州在推进外籍人口社会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试点的高度予以重视,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合、结构融合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入手,探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外籍人口社会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民族国家是现代世界的基本政治单位,而民族国家大多是多族群国家。众多族群在历史发展中总会因某种原因而发生冲突,族群冲突是现代国家面临的挑战,也是学术界研究民族政治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经常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对族群冲突进行分析,这种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也需要一些数据分析,而Ethnic Power Relations(种族权力关系数据库)在研究族群政治与冲突之数据分析、族群叛乱、族群排斥政策与内战及武装冲突与战争方面比较完善,为研究族群政治和冲突的学者们提供了大数据和可视化分析。本文将从族群政治和冲突的定性分析入手,引出数据库在数据分析、族群叛乱、族群排斥政策与内战及武装冲突与战争方面的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历史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考查阿拉伯人意识的起源,我们发现它最初的朦胧活动早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候,阿拉伯半岛受到两大强国的威胁:东面的波斯萨珊王朝和西面的拜占庭帝国都欲统治半岛的边境地区。一些独立的小王国相继衰落,不是被外国直接控制(如伊拉克地区的希赖王国、叙利亚地区的加萨尼王国和也门地区的希木叶尔王国),就是重新陷入混乱的部落状态。这股部落制浪潮遍及半岛各地,半岛地区饱尝内战和分裂之苦,经历了宗教上的混乱时期。在这种混乱状态中,阿拉伯人意识开始出现。人们在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感到它的存在,并为全面复兴开辟道路。阿拉伯人意识首先是在以一种统一的书面语言替代多种方言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产物。青年既是意识形态的主要承载者,也是恐怖主义的主要参与者。从意识形态视角来看,青年之所以参与恐怖主义,主要源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国内意识形态冲突这两方面动因。作为当前恐怖主义的中坚力量,青年参与促使恐怖主义呈现出智能化、年轻化和动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土耳其和伊朗两国关系在总体上维持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随着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两国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进入了全面提升期。在地区问题上,土耳其的政策取向与西方盟友产生重大分歧,促成了土耳其与伊朗的趋近。2011年中东变局发生后,两国关系遭遇重大起伏。叙利亚内战、伊拉克乱局、也门危机久拖不决,库尔德问题、北约雷达部署问题持续发酵,土耳其和伊朗因国家安全利益的差异导致两国关系龃龉不断。总体来看,中东变局引发的地区动荡凸显出土伊两国在国家发展道路和地缘战略利益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然而现实利益又使两国在地区重大议题以及经贸合作方面搁置争议而寻求共识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自小规模核武器技术出现起,外界始终存在恐怖分子可能会获得并使用核武器从而危及安全的分析和预警。中东是恐怖组织与恐怖分子最为集中和活跃的地区。就可能性而言,中东地区的恐怖组织在行为者意愿、交易关系、技术可行性和制造能力四个方面的表现确实可能形成核恐怖主义威胁,进而使区域核安全更加脆弱。中东地区拥有核武器的恐怖分子可攻击的潜在对象不仅限于地区国家,还包括欧美人口集中地;其追求的效果不仅是危害生命和环境,还包括散布核恐慌,极易影响全球安全形势。治理中东核恐怖主义不得不面临该地区特有的政治透明度、区域合作效能、极端主义和教派分歧等政治和结构困局。遏制中东核恐怖主义从根本上需要更开放的安全合作环境和更彻底的反极端主义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以来,劳力不足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障碍。由于劳力严重短缺,阿拉伯产油国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劳务人员,而且对外籍劳力的需要已形成了一种“滚雪球”式的循环,即要发展国民经济,就要吸收大批外籍劳工,外籍劳力增加以后对经济产生新的需要,而为满足这种需要,又要吸收另一批外籍劳力,致使它们对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有一些阿拉伯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现代武器的主要进口国家,其中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叙利亚和埃及都已进入全世界武器进口国的前10名。1984~1988年期间,根据现有准确数字,直接参加阿以冲突的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和埃及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的强人政府相继倒台。在这场"中东波"的冲击下,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也岌岌可危。叙利亚危机持续了三年多仍然久拖未决主要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国内,这次危机已由一场民众追求自由、民主的政治活动转变为一场教派和世俗力量的斗争;在外部,各国势力在叙利亚展开地缘政治博弈,使原本就很复杂的局势更加迷雾重重。中东"心脏"叙利亚的局势朝何方向发展,关系到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和格局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塔吉克斯坦及其周边国家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制造和转运中心之一。在这一地区内,毒品犯罪与恐怖主义相互交织,不仅给这片地区的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而且还影响到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因此,研究塔吉克斯坦毒恐合流的原因及相关预防对策来有效控制该地区毒恐犯罪,对我国及周边国家的国家稳定及政治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恐怖主义犯罪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本文从当前我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诉讼中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的伊拉克战争爆发.这十年来,对于这场战争的批评声浪逐渐高涨,其结果是一个完全没有可能当选总统的少数族裔资浅参议员奥巴马当上了世界超级大国的首席行政官.如今,伊战已经过去十年,美国作战部队也已撤出这个国家,现在反思这场战争已经更有可能.  相似文献   

20.
叙利亚危机持续三年多,受到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本文以叙利亚、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四个国家主要媒体2013年8月至11月对叙利亚危机的报道为语料,从话语分析和话语政治视角探讨话语选择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动因,考察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媒体如何从各自立场和利益出发,对同一社会现实进行不同的话语建构,从而揭示出同一事件蕴藏的媒体话语之间的博弈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本研究是基于五层次话语政治分析框架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为中国政府的中东战略和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