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人的本质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马克思在这个命题上不断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反战的过程之后建立起了人的本质哲学理论。本文从“人的本质”这个概念的哲学含义出发,解析马克思人的本质哲学理论中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此外,本文还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科技三方面说明人的本质在现在社会的发展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其本质上是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三者的统一,人的发展要经历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个阶段。这些观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其矢志不移的追求,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切实推进和实现着中国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梁绍辉 《老年人》2011,(12):43-43
现象与本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关系,有本质与现象一致的,有现象歪曲本质的,也有现象纯属假象的。物质世界如此,社会现象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本质与现象,成了社会政治甚至日常生活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就是这个问题,曾经严重地困扰过我们,让我们无法及时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4.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所以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人的把握,尤其是对人的本质的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的内在本质三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与之相应地提出人的类本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实效;人的社会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人的内在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本性等启示,旨在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苟卫锋 《现代妇女》2014,(11):125-125
作为二十世纪的存在主义最主要的代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萨特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时代的总结是无法超越的,但到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这种哲学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忽略了"人"的问题。因此,萨特就用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空白",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他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用"存在先于本质"来填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因此,我们要通过对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比较研究,真正认识和理解人的本质,进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蒋成贵 《现代交际》2011,(8):120-120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的定义。伴随着马克思思想历程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三种界定,三种界定并不互相矛盾,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人的本质问题始终是哲学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对人的本质作出了重要论述:"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这三种规定性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完善着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纵观人类思想史,关于"人是什么"及人的本质思想的探讨不胜枚举。青年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思考中首次作了科学的界定。本文基于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先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的本质,即"自然的人的本质""社会的人的本质""现实的人的本质"。通过对三个层次的论述,分析、比较了自然的、社会的、现实的人的辩证统一,回归经典原著对其进行思想梳理,从而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穆思融 《现代交际》2011,(11):40-40
英语中动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法形式。其形式上表现为主动而意义上却为被动。这一复杂陛使得英语中动结构成为了外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以Schmidt注意假说为理论基础,研究对英语中动结构的本质意识的唤起在英语中动结构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对英语中动结构本质的教学,学习者也要加强对英语中动结构本质的注意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邱杉 《职业》2011,(12):112-112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已经进行了几千年,主要有三种本质论:先天人性论,即把人的本质看作是与生俱来、先天形成的;自然人性论,即片面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决定人的本性;抽象人性论,即超越阶级和历史发展谈论人的本质的趋同性、永恒性。这三种本质论,都没有科学地揭示出人的真正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社会关系总和论",是最完整及科学的本质论。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本质     
翻译并不是21世纪才开始兴起,而是古已有之的一种活动。学者们从来没有停下对翻译本质探索的脚步。国内外的语言学家、翻译学家都对翻译的本质进行过深入的探索,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学者们对"翻译本质"的问题各自都有独到的见解。而对翻译本质的研究有助于推进翻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法哲学》是世界级语言学家叶斯柏森的代表作,书中他对一些语法理论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得该书被视为传统规范语法向现代描写语法转变时期的一部力作。其中叶斯柏森关于语言本质的看法,即"活的语言"则体现了他的反传统性。本文试图剖析叶斯柏森是如何将语言研究重点从对书面语的研究转移到"活的语言",从而深入探讨他的语言本质观。  相似文献   

13.
人性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经常有把人性与人的本质简单地等同起来,这混淆了两者的概念。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而人的本质指人的根本属性即社会属性。对人性善恶学说进行梳理,可以很容易弄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与人性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依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使人成为人自身所固有的规定性,表现了人在求得自身的生存中的拼搏向上的精神。从文化的角度去看人,我们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动物与文化的结合体,体现着历史凝结成的人的生存方式以及人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培  曹薇 《现代交际》2010,(10):52-52,51
伦理学研究中善恶问题历来为各家道德学说所重视,从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区别出发,分析人性善恶问题的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各自规定,以恶为人性分析的切入点,深刻揭示和研究关于恶的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将为理论和实践超越“善恶之辨”,构建有现代意义的伦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个著名的论断。而经济学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对人的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与解读,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只有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容,不断地辨证理解,才能真正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7.
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史上是最基本也是最难回答的理论问题。正因为如此,这个问题的研究才愈发重要。本文从美的本质的产生,西方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本质的几种途径和代表性观点,美的本质的当代意义三个方面谈一下对美的本质问题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理论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样具有实践意义。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理论,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人的本质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理论内涵以及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最后阐明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璇 《现代交际》2011,(8):118-1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人学理论是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目标和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最高层次,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终极诉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大都以学科存在的方式来定义和研究跨学科。近年来根据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已有研究和跨学科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跨学科不仅仅只是一种学科存在的方式,而且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或思维方式。进一步挖掘跨学科的本质内涵,对于开展跨学科活动并促进当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层面分析"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本质,探析发展跨学科的价值与意义,为该主题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