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鲁迅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类型的女性形象:有贫苦农民阶级的代表祥林嫂、单四嫂子;有勇敢反抗,却这些女性被封建制度吞噬的爱姑;有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子君等。在男权社会以及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下,被封建礼教与社会伦理道德所束缚,再加上她们自身的劣根性,都没有摆脱悲剧的人生命运,鲁迅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悲剧命运,来揭示社会病苦,对当代女性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21世纪的青年人,没有经历过社会改革变迁带来的痛苦,在那个颠沛流离的社会中,究竟涣散着怎样的人性?电影《芙蓉镇》通过一个小镇上多个人物的命运变化,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变迁。它和老舍的话剧《茶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时代不同,但却都是表达的人性的扭曲和命运的压迫。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这部影片,是社会人性的大盘点。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笔下的忏悔贵族形象是其小说中很有个性的人物。他们不断地忏悔自己的行为,并以实际行动改善自己的行为,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人物、思想感情的载体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与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4.
台湾著名的作家白先勇,在文坛上享有"奇才"的美誉。他通过对女性的特别关注和深入了解,在众多作品中刻画出了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为后人描写女性人物提供了极好的范本。本文试通过对白先勇早期所创作的部分小说进行各方面分析,来探讨不同女性的生活情况,从而揭示那个时期社会生活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5.
《悲惨世界》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经过30多年才完成的文学巨作,这本书揭示了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动乱时期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不幸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体现了雨果对这些人的同情和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有大量对于女性生活的描写,典型的代表有十多个人物,虽然每个人物的性格、命运不同,但是这本书从侧面表达了作者雨果对当时那个时期社会制度下底层女性的同情和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6.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剧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在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侍萍的形象是最具悲剧性的。侍萍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三个方面。命运悲剧是侍萍一生都无法摆脱周家在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对她的伤害。性格悲剧是侍萍善良的性格导致了她的顺从和忍受,她的逆来顺受使得她艰难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社会悲剧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侍萍一生的悲剧。无论是社会环境、无法躲避的命运还是自身的原因都使得侍萍成为《雷雨》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杰出的跨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其独特的"环境和性格小说"丰富了悲剧艺术。他塑造的许多悲剧人物都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其中尤以《德伯家的苔丝》的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最引人注目,其悲剧内涵最为深刻和丰富,最为人震撼,其悲剧成因也是错综复杂的。在这部作品中,哈代深刻表达了他对英国下层人民尤其是农村妇女的同情以及怜悯,在他的笔下,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单纯,并且具备容忍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女子,同时也被视为英国文学作品中最理想的女性角色,但这位单纯女性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她的一生经历了被强奸,被抛弃,并且最终被处于绞刑。生活在被资本主义法律所操控的社会,到处充斥着虚伪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罪恶,作为一名贫苦的农村妇女,苔丝的悲剧命运不可避免也不是偶然的。苔丝无助地与社会抗争,最终却成为牺牲品,是她的性格弱点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除此以外,与苔丝命运紧密联系的另外两个人物——安吉尔和亚雷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她悲剧命运的发生。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源氏物语》是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通过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古典、文雅的文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平安时代的风俗人情、市井百态,包括婚姻形态。以《源氏物语》中的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爱情、婚姻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平安时代日本京都贵族社会的婚姻形态进行总结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平安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9.
历史向来是男人的舞台,即使在西方自由开放的思想被引入,传统守旧的男尊女卑思想被解构的今天,历史留下的男权制度的阴霾仍然笼罩着当下社会,男性仍然是众多女性悲情命运的缔造者和催化剂。在莫言的小说《蛙》中,呈现了以"姑姑"为首的一系列性格刚毅的女性形象,然而作为缔造她们悲情命运的原因之一的男性往往被忽视,本文就从这部作品中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入手,分析他们在男性影响下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德伯家的苔丝》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讲述了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的悲惨的一生,苔丝的人生是那个时代那个阶级大多数人的人生。苔丝本应该有一个幸福的婚姻与爱情,但是命运捉弄了她,在挣扎的道路上,她越走越远。本文将通过社会制度影响、女性自身弱点与命运的捉弄三个方面,来分析苔丝悲惨命运的成因,以此来获得对哈代笔下苔丝的真实诠释。  相似文献   

11.
陶禹含 《现代妇女》2013,(11):29-30
《女工记》是诗人郑小琼的一本叙事诗集,它描写了一百多位底层女工的生活与命运轨迹,每一首诗都是以叙述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在这些近乎纪实的诗歌中,呈现的是底层女工们的普遍生活和各异的命运,塑造了底层女工个体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更是整个时代的映像。  相似文献   

12.
金色年华:“中华文化人物”评选活动自2009年开始至今,2012年已经是第四届,本届评奖的特别之处体现在哪里? 壬石:“中华文化人物”评选活动评奖特色是很重视这些人物对社会的启示性,今年依然。这些被授予“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的人,要让人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什么?我们感到,作为主办者,这个意识必须明确。比如书法家管峻,现在学习书法的人很多,管峻当然是其中一个佼佼者,他刻苦学习书法的故事也很有趣,所谓“水墨青砖”,即每天在青砖上写掉一斤水。  相似文献   

13.
纳吉布·马哈福兹这位埃及当代著名的文学家,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青少年时代曾亲身经历了1917~1944年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他向世界文学宝库献出的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1956~1957)细腻而逼真地描写了动荡时代各阶层人民斗争中的不同心态,把当时埃及社会生活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文艺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作者通过对1952年埃及革命前一段时间现实生活的全面洞察,高度概括和提炼,把众多人物的几代人的生活变迁浓缩在三部曲中,从生活真实升华到艺术真实,给读者以文学创作的美感。三部曲中妇女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特定的历史背景,把三类不同的妇女放在尖锐的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和家庭矛盾中去展现她们不同的性格;描绘她们荣辱升沉,变幻跌宕的遭遇和命运。 作家的作品开首推出的第一个人物便是女主人公艾米娜。通过大段描述,使一个美丽而善良、忠诚而又懦弱的女性形象映入读者的眼帘,留下难忘的印象。不仅如此,它还使人在夜深人静,四周一片漆黑,阴森可怕的环境里,意识到这黎明前的黑暗隐喻英国殖民主义和以父权、夫权和神权为基础的封建主义对埃及的黑暗统治。闭卷时,作家再次推出艾米娜,写她经过半个世纪生活的磨难与挣扎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张恨水代表作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人物性格中隐忍与反抗的形成原因。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女性形象的各个方面,试图挖掘小说中这些女性代表的意义及对社会的影响。本文体现了张恨水对女性人物的态度,蕴含了当时女性的心理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6.
阿Q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阿Q形象更是那个时代小丑的形象。代表着封建理念下的广大中国人的愚昧、落后、自私、麻木等等特点,封建思想把人摧残的不像人。鲁迅先生就是希望通过《阿Q正传》这篇文章能唤醒麻木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人们不可或缺的饮食入手,分析了小说当中的人生百态,于日常细微处见人间真精神。选取了从唐传奇到当代小说作品中的饮食现象,分析了其将人物命运、阶级分层、时代变革等宏大叙事用饮食细节间接展现的技巧。一幅幅自然、舒展、不留痕迹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反映了社会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14,(7):15-15
2013年12月,董明珠第三次站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年度经济人物的领奖台上。茕明珠36岁开始南下打工,在20世纪90年代初那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带着淘金梦想南下的人不止董明珠一个人,能吃苦、独立、不服输的个性加上社会发展企业需要壮大所带来的一些机遇,  相似文献   

19.
作者莫言希望读者读过《蛙》后,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小说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围绕幼小生命的孕和育交织在一起的,有的为生而死,有的为生而生。小狮子属于后者之一。她是莫言笔下又一个典型的矛盾性人物,愚忠姑姑计生事业与哺育一儿半女的渴望,对母亲身份的向往与能力缺失的遗憾都不可避免地使她的命运融入些许悲剧色彩。但是,小狮子又是书中唯一一个艰难圆梦的女性人物,她通过代孕成功地当上了一位"母亲"。对小狮子形象的解读,有利于揭示一个特定时代中个体的希望与无奈,展现计划生育政策前后一帧帧鲜明丰满的农村百态,进而引起读者对历史变迁带来的有关生与死的人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面孔。时代的面孔总是通过一定的具像表现出来,无论你看到或是视而不见,无论你记住或早已忘却……39年前的墙头“宣传画”,是留给那个时代人们刻骨铭心的“面孔”。经历过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个火红的年代。而如今,我们目之所及的户外广告,正以一个时代丰富的表情,告诉我们许多许多关于今天的生活和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