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中国戏曲中,丑角(俗称"小花脸")是一种程序化的角色行当,其表演特色以滑稽、幽默风趣为主,其乃戏曲行当中的重要角色。本研究中,笔者将收集整理丑角的来源、分类和作用,旨在为推广戏曲"丑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戏曲表演中"唱、念、做、打"充分表现了戏曲的形式,中国戏曲的重要特征就是程式化。戏曲程式化特点的集中体现主要的因素就是高度的技巧。戏曲表演的技巧体现了一个戏曲演员的艺术素养,其在塑造人物形象中是必要的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戏曲表演技巧的重要性、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以及"技与戏"的辩证。  相似文献   

3.
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优秀戏曲文化中蕴藏着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贵和尚中的价值理念、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充分挖掘传统戏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转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既有利于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追求真善美的优良品德;又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传统戏曲文化的精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此,需要从开展戏曲文化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方法,拓宽戏曲文化传播途径、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戏曲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出现,传统戏曲受到冲击,成了落后、古板、过时的代名词。现代社会中,我们随处都可以听到年轻人哼唱歌曲,但是戏曲只是在一些小公园中由年长的票友演唱。古老的戏曲艺术如今处于边缘化状态,本文将从戏曲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电影、电视、音乐的对比,浅析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写意传神,虚拟夸张,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戏曲的人物造型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它的美学追求自然与戏曲的整体美学风格相一致,具有意象美、夸张美、形式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戏曲艺术是我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从戏曲表演这一文艺事实出发,使之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本文从戏曲美学的视角,以写意化、歌舞化、程式化为三大理论层面,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戏曲脸谱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外艺术的瑰宝。如今,在艺术形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要想使人们时刻关注戏曲,使戏曲艺术永焕光彩,继承和发展刻不容缓,在传统的戏曲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深刻挖掘戏曲的艺术潜能,使戏曲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弘扬戏曲脸谱文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戏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戏曲打击乐的研究和讨论也上升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司鼓作为戏曲打击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深入探讨司鼓在戏曲舞台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积极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戏曲文化价值不菲,本文探讨荆州花鼓戏戏曲品牌与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结合,积极探索荆州花鼓戏的博物馆、艺术馆路径、主题公园路径、节庆旅游路径等戏曲文化旅游开发新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东阳木雕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东阳木雕又以戏曲木雕最具特色。东阳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有"婺剧之乡"的称誉。东阳木雕艺人将本土的木雕文化和戏曲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形形色色的戏曲人物雕刻在梁柱板面、牛腿等上,创造出许多精美戏曲木雕,凝聚着乡情民俗和艺术审美,成为中国木雕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1.
戏曲音乐是一种长期存在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形式。本文从戏曲音乐的文化积累,戏曲音乐文化的价值认知探讨现代戏曲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戏曲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凸显了戏曲与电影的多重矛盾,正是因为这些矛盾的存在以及艺术家对于解决矛盾的尝试,使戏曲电影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类型和风格。与此同时,戏曲与音乐又有着微妙的互通关系。戏曲音乐有着其他舞台形式所不具备的声音特性,那就是对动作的表达。"锣鼓点"在戏曲舞台表演中的功能与电影中的动效相类似。同时在戏曲与电影的结合中,真实音响的介入常常会遇到多重困难,而"锣鼓点"的使用特性介于两者的临界点,容易与任何一种类型相结合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戏曲电影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与风格,针对四种类型的不同特性,分别论述戏曲音乐音响化在影片中的使用方法及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戏曲表演艺术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艺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戏曲表演形体设计是戏曲舞台表演的艺术再升华,戏曲表演者通过形体设计充分的表达了角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新媒体环境下戏曲电视节目的传播与发展进行讨论,以微博、微信、贴吧等主要新媒体形式为例,通过对戏曲电视节目与新兴媒体传播手段相结合的讨论,总结出戏曲艺术要顺应时代潮流,借助新兴媒体进行传播革新。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戏曲文化建设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长期沉淀的产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加强高校戏曲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子素质,拓延校园文化意蕴,传承民族传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加强校园戏曲文化建设的意义着手,探讨了校园戏曲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并就戏曲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作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报刊戏曲图画作为清末民初时期戏曲传播的新兴样式,其内容与特性受到报刊与图画的双重制约。本文通过对报刊戏曲图画不同呈现方式的分析,阐释其剧本叙事特点,发掘报刊戏曲图画对于完善清末民初剧本缺失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赣鄱古代戏曲名人、名作,探析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了赣鄱地区自唐朝开始的重要戏曲文化知识点。  相似文献   

18.
戏曲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来自各方流派,剧种多样,因此具有百花齐放的特点。但是,戏曲艺术属于封建社会时期的民族文化品种,在古代都为高层统治阶级享受所用,普通百姓也以此为乐趣。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文化逐渐发展,戏曲艺术也相应的得到了改革和提升。直到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戏曲艺术究竟有怎样的社会定位?这不得不引起广大戏曲研究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戏曲伴奏音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唯有深刻认识戏曲伴奏音乐的审美特性并准确把握其内在规律,方能充分发挥其烘云托月的独特功能,为戏曲的表演艺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戏曲目录虽然出现较晚,但从宋元开始,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到近代已取得不可小觑的成果,尤其是傅惜华《中国古典戏曲总录》(以下简称傅目)和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庄目)的问世,将戏曲目录学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