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本文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指出该结构中动量词与名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V+数词(一)+动量词+N"结构中,数量补语与名词宾语之间的位置变换关系进行了认知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动词+味"为例,探讨了日语定语结构"动词+感觉名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语义特征方面,可以从物理和心理角度对感觉名词进行划分,把动词性定语分为"附加特征型""心理状态型""味觉感受型""具体事象型""内在性质型"。语法特征方面,将定语分为"时态性定语"和"非时态性定语",定语内的动词采用ル形还是タ形,是否具有时态性与其语义特征密切相关。此外,本文对于"动词+味"定语结构的结构分类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促进了我国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入结合。进而,加速了教育改革的进展,彻底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其与时代接轨。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于大学英语课堂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主要解读"互联网+教育"的基础内容与认知,阐述在"互联网+教育"环境背景下大学英语传统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基于"互联网+教育"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大语料库与可可语料库的检索可知"大+V+M/MO"与"小+V+M/MO"两种结构都存在于现代汉语当中,但对语料的搜集整理发现,能进入这两种结构的动词却不是完全相同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大""小"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名词+る"结构的五段动词大量出现,这种名词动词化现象在外来词、汉字词和日语固有词中都有分布,既有他动词,也有自动词。掌握这种结构的动词,对于提高日语口语水平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与汉语相比,日语中的授受关系的表达方式极为复杂,必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人称选择不同的授受动词。因此,授受动词的教学方法也成为了日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先由教师讲解语法规则,再指导学生进行翻译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帮助学生弄懂书面语法知识,却难以让学生真正学会实际运用。针对这一问题,在"习得+学得"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视听说入手、加强口语操练、读写译训练及时跟上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授受动词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吃"是人们重要的生存方式。汉语中"吃+名词"结构译成俄语时,若是动词所接名词不同,译法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对"吃+名词"结构的俄译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纳方法。  相似文献   

8.
如今,"副+名"成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言语现象。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对现在已有的"副+名"结构进行解释。本文将从语法角度深入地分析"副+名"结构成立的条件,并根据条件,对此结构中的副词和名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9.
介休方言复音节趋向动词"过来""将来""过去2""将去2""起来""起去2"充当趋向补语,构成"V+趋向补语"结构,可以直接作句子的谓语,可表示将来式,也可表示过去式。此结构可带宾语,宾语放在复合趋向动词和补语之间,有的宾语只能是由数(量)词修饰的名词。所有复合趋向补语的肯定式是"V+趋向补语"、否定式是"V+不+趋向补语"。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关于反预期的研究逐渐增多,"偏偏"作为典型的反预期标记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关于表达式"偏偏+VP"的类型划分还不够细致深入。本文将目前出现的两个基本分析角度"语义特征"和"结构模式"加以整合,提出了基于句内语义比较的分类方法。最后寻找两种角度的契合点,综合出关于反预期表达式"偏偏+VP"更具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把字句中介词"把"后边的名词宾语和句中动词后的名词宾语间存在的几种语义关系:领属关系、处所关系、结果、支配、全体和部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有一类词,如父子、夫妻、姐妹,在人际关系上相互称谓,内部结构为并列式,本文称之为互称名词。在现代汉语中"数词+量词+名词"是常规语序,但当其名词为互称名词,"互称名词+数词+量词"形式反而更为普遍。于内外部来说是因为板块限制性低、语体风格严肃,可预测度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认知视角,讨论了"吃食堂"格式中"食堂"的性质问题,认为"食堂"既不是处所宾语,也不是方式宾语,而是受事宾语的转喻形式。  相似文献   

14.
虚拟语气作为英语三大语气之一,历来是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制性虚拟语气作为虚拟语气的一个分支,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掌握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制性虚拟语气的使用情况,基于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强制性虚拟语气触发动词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探索了强制性虚拟语气结构触发动词的分布情况、句法特征以及这种结构的语用功能。研究结果发现:触发性动词在使用频率上呈现显著性的差异;其所使用的时态具有明显的差异;触发性动词引导的that从句中,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should+动词原形的形式,而非单纯的动词原形形式。总体来说,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强制性虚拟语气的使用较少,且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肖牡丹 《现代交际》2010,(7):39-39,38
读音相同的动词"带/戴"在汉语中属于高频词,而在接宾语的情况下,其前该用"带"或"戴"或两者皆可适用,很多人往往把握不准。本文在分析动词"带/戴"基本义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戴+宾语"与"带+宾语"的区别与联系。认为除了可以带与动词"戴"相同的宾语但却表示不同的意义外,动词"带"拥有更为广泛的指人、指物宾语。  相似文献   

16.
"好"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最常见到的是"好+形容词"这一用法。其中,"好"字是作为程度副词来修饰限制形容词的。但是,我们历时的进行了考察后发现,这一形式还可以表达疑问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构式语法由Goldberg(1995)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背景下提出。Goldberg认为构式的定义为,"C是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的组成部分或先前已有的其它构式推知"。Goldberg(1995)论述了双宾结构,认为其典型构式义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基本构式形式为S+V+N1+N2(S为施事即动作发出者,N1为与事即事件参与者,N2为受事即被转移物)(张伯江1999).构式语法强调动词与构式的互动。双宾结构是英汉语所共有,基本形式大体相同。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其转移方式、涉及动词、配价及领属关系等方面都有异同。双宾结构是生成语法一直在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一直是不少国内外语言学者非常感兴趣的课题,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将英汉双宾语结构与构式语法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双宾构式的研究;本次研究将英汉双宾构式异同与语法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为语法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推动语言教学的发展。本文第一节为双宾构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节为研究方法介绍,第三节为结果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越来越关注高职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意见,重点强调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提出了"1+X证书制度"。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和质量,学校应该创新管理模式,顺应教育部门的改革要求,不断实施"1+X证书制度",将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和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有效统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根据"1+X证书制度"的概念和衔接融合,阐述"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了"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园艺专业"3+4"人才培养目标,探讨应用型本科园艺专业"3+4"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近年虽有成效,但在教育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仍有待改善。本文从高校的供给侧改革出发,在分析目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3+1"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旨在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改革和质量提升。以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