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罗·萨缪尔森的离世无疑是经济学界的一大损失.他的经典巨著<经济学>被译成多国语言,列在经济学专业和许多非经济学专业的必读书目之中.从学科流派的角度看,萨缪尔森是站在凯恩斯"巨人肩膀上"的巨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马歇尔微观经济理论综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13日,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萨缪尔森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经济学家。他是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0),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人。萨缪尔森对经济学最大的贡献是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为经济学者们提供了分析复杂经济问题的工具和相互交流的语言——数学,使得经济学的研究上升至科学的高度,萨缪尔森也因而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武库中的双刃剑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巨著的开篇就亮明身份:“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的确,经济学自魁奈、斯密以来的二三百年间东征西讨、拓土开疆,其辖域已扩大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大部分重要学科,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会计工作中也是如此。其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给《会计经济学》的建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并且,进行《会计经济学》的建立是符合会计和经济的客观需要的。并且,进行《会计经济学》的建立也是可能的,在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经济理论,并将其和会计本身的特点结合起来。但是进行《会计经济学》的建立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并且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地进行探索和改善。  相似文献   

5.
犹太家庭,聪明进取,才气过人! 萨缪尔森1915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3年全家搬迁到了美国芝加哥。萨缪尔森家族是一个盛产经济学家的世家。萨缪尔森本人自不必说,他的兄弟罗伯特、妹妹安妮塔,都是知名的经济学家,侄子萨默斯曾是美国布什总统的财长,现是奥巴马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他的夫人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曾经是他的同班同学。  相似文献   

6.
很长时间以来,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遵循着一套默认的"正统"假设。这套自成体系的假设规定着经济学的写作模式,为经济学模型提供合理化解释,同时,也使得对于其他假设可能性的思考一度成了经济学中的"禁忌"。作为信息经济学奠基人之一,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A.阿克洛夫(GeorgeA.Akerlof)以他著名的"柠檬原理"蜚声学界,但他却有着一个更高的学术梦想:根据凯恩斯《通论》的精神,创立心理—社会—人类经济学(psycho-socio-anthrop economics,简称PSA经济学),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模型中,探索经济学理论新假设的有趣结果。本文在介绍阿克洛夫主要学术作品的基础上,着重对PSA经济学中的社会学假设进行分析,并对PSA经济学的发展潜力以及由其引发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关系的重新定位做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哈佛学生的“觉醒” 《社会观察》:最近70名哈佛学生集体退出格里高利·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原理》课,并参加波士顿地区的抗议华尔街运动。美国人的愤怒从街头燃向美国的最高学府,是否意味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也在现实面前遭遇强烈的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8.
蔡孝箴 《城市》2008,(1):68-69
南开大学郝寿义教授及其学术团队撰写的《区域经济学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他们潜心研究将近10年的成果。我读了以后受益甚多,觉得在我读过的区域经济学论著当中,这一套丛书称得上是精品。所以如此评价,是基于我在总体上对丛书的认识:第一,丛书研究的问题多是区域经济学长期困惑不解的难点问题,或者是缺失研究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丛书的研究视野开阔,不仅高度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重视将实践中的问题和表象进行理论抽象、提炼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中不论掂出哪一位: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托斯丹·凡勃伦、阿瑟·庇古、爱德华·哈斯汀·张伯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阿尔文·汉森、保罗·萨缪尔森、阿巴·P·勒纳、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弗兰克·奈特、享利·西蒙、米尔顿·弗里德曼,每一位的名字都如雷贯耳,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学界的话语方式具有巨大影响力。他们分别是当代美国经济思想流派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学、新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志性人物,对于美国的经济运行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还将继续产生影响。《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将他们集中在一起,以他们相互间学术思想的传承、质疑、颠覆、建构为经,使我们得以清晰而  相似文献   

10.
肖林 《科学发展》2016,(5):7-10
《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增长》构建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和逻辑分析方法,并据此理论和方法提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战略路径.这是对中国新供给经济学提出并形成系统化理论框架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