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王朝香  毛爱茹 《职业》2017,(28):76-77
在中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在中职课程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翻转课堂将传统"课上"知识传授与"课下"知识内化进行互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结合中职教学实践,对中职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中职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
侯健 《职业》2016,(30):92-93
随着当今社会对于教育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中职"单片机"课程教学模式面临创新、优化这一重要挑战.本文以传统意义的中职"单片机"课程的微课资源开发为研究内容,首先分析了当前中职"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中职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微课的特征及其蕴含的优势,提出针对性的构建中职"单片机"课程中的"微课"教学方式,让微课进入当前的中职课堂,使传统意义上的多媒体与微课教学方式得到优质化融合,推动中职"单片机"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进微课的教学方式,利用它生动形象、精练简短、学习效率高以及课时短的特点,降低学习难度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今,微课在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逐步得到推广和使用.本文提出,要使微课在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恰到好处地使用微课,采取三项措施弥补微课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放资源、移动学习等应运而生,手机、IPAD等小型学习设备逐渐取代电脑进入课堂."自带设备"(BYOD)学习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以中职导游专业旅游文化课程为例开展了指尖上的教与学,并表现出明显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5.
陈伟宁  黄渊 《职业》2016,(32):64-65
"翻转课堂"是一种学生课前在家看视频讲解,课堂在教师指导下做习题巩固的新教学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述了"翻转课堂"的来源与内涵,分析了中职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娟 《职业》2016,(35):109-110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讲、范、练、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被动式学习"已经成为当下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一种常态,这严重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也制约了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得的,学生不但关注度高和参与度高,而且学习的效果非常好.这为中职英语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笔者在中职英语教学与专业结合的研究过程中,探索让学生在预设的职业场景中学习英语,并进行项目化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董怡呈 《职业》2017,(16):86-87
在浙江高职考改革背景下,手工记账技能已成为财会类高职考其中的一项,因此与之相关的会计模拟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关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操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实训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提前感受到日后会计工作的基础上与就业无缝对接.本文以中职会计模拟技能实训课教学为背景,以"记账凭证的填制"一课为例,介绍了如何在中职会计课堂上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并在应用实践和教学检验的基础上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所以职业教育就需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提出,可见中职"三教"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开展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就成了中职学校"三教"改革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职"金课"的相关特征,从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现代化教学培训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三面出发,初探"金课"的打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在数字化"微"时代,微课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本文介绍了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并以Word 2007中文本框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微课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巍 《职业》2020,(2):87-89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中职语文教学当中。本文描述了信息化手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明确了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适当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及积极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不当的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在遵循适当使用原则的基础上,适当适时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吕伍 《公关世界》2022,(4):53-55
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思政课重要课程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运用了"雨课堂"移动教学平台后,在课前教学设计环节、课堂互动环节、课后反馈环节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雨课堂"移动教学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在教学硬件、教学软件及雨课堂自身设计技术上尚存在一些问题,需相关部门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刘莎 《职业》2020,(13):43-44
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既是提高中职会计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又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于会计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作为"互联网+会计教学"的产物。翻转课堂模式能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到主动通过微课学习会计知识、掌握会计技能的积极变化,因此有利于增强中职会计教学实效性,有利于使中职会计教学更好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陈丽娜 《职业》2016,(29):112-113
本文基于微课的优势,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微课应用展开探讨,通过"IF函数应用"教学案例,在课堂的前、中、后不同阶段对利用微课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应用计算机能力进行了实践性分析,并由此提出在学校实行微课教学模式,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梅妹 《职业》2008,(2):32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一直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客观地说,这门课程相对于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更加抽象、枯燥、而且现在中职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中职学生普遍认为程序设计课难学,对这门课缺乏兴趣.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呢?笔者在此结合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曹彦 《职业》2016,(3):94-96
微信支持下的学习,立足即时通讯、语音、视频、图片、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等功能,并利用微信公众订阅号向学生系统传播、多元定制的功能,从教学到学习的开展都可以有效实现"泛在".微信把虚拟课堂延伸至课前和课后,有效扩充和丰富了实体课堂的内容.本文以中职饭店服务与管理教学为例,提出把传统教与学方式的优势和"泛在学习"的优势相结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梁祖俊 《职业》2017,(22):88-90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普及,翻转课堂这个颠覆传统教学环节、革新传统师生关系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职业教育领域所采用.本文主要以中职计算机课程中一节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为实例,探索中职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及用翻转课堂带来的转变、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这些探索有利于我们切实地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让师生在新的课堂理念下完成教学和学习,实现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廖力臻 《职业》2022,(5):60-63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云课堂的出现打破了教育教学中地域对学生的限制.在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尝试将云课堂引入课堂教学,创新传统的中职建筑CAD课程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四策略",以"一帮二助"为支撑,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设计了"创、设、翻、演、评"五步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充分融入人们的生活,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密切的"伙伴".如在中职教学中,当很多年龄稍长的老师还在为如何制止学生课上看手机而烦恼时,年轻的教师已经在琢磨如何利用手机来提高教学效率了.例如,笔者借助微信辅助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职教育也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和复习,还可以实现实际操作和课后复习,也可以实现跨阶段重复学习.近些年,我国信息化教育的热点就是微课,本文主要探讨了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善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的教学效果,项目组选择即将开设该课程班级的部分学生,对学生认识"微课"的情况、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意愿及接受"微课"的意愿等进行了调查,本文对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作为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中制作和使用"微课"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