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邓树森 《老年人》2014,(2):53-53
二年前我曾到湘雅二医院看过一次病。当时,大厅里到处是人,6个窗口挂号,前面看不到头,后面见不到尾。挂号排队、看病排队、治疗排队、交款排队、取药排队……由于排队劳神费力,我本来只看眼科,结果引发高血压、心跳加速等疾病。从医院回家,我就住进了省委机关医院。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有的人生了病,不是到医院诊治,而是到药店自己买药服用,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为什么患了病不到医院而到药店呢?日前,我们就此问题走访了部分患者。一位40多岁的机关干部认为:“到医院看病,要经过挂号、就诊、化验、划价、交费、取药等多项环节,而且每项都要排队,有时还要楼上楼下跑几个来回,太耽误时间了。自己买药不仅省时,还可省下挂号费等有关的开支。”一位年轻小伙子则认为:  相似文献   

3.
看病难,老年人看病更难,这已成为当今的一大社会问题。尤其是离退体的老年人,他们由于多年的奔波劳碌,大多身虚体弱,患病的概率比年轻人要多得多,经常光顾医院的自然就多。但当他们经过车马劳顿挤车换车一番周折到了医院一看,这里已是人满为患,挂号排队检查排队交费排队取药排队,凡有窗口的地方都是一溜长蛇阵,  相似文献   

4.
多知多寿     
去医院看病,挂号、门诊、检查、交费样样都要排队的烦恼将会成为历史,目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正式入驻支付宝钱包“未来医院”服务窗平台。患者可通过支付宝钱包在该医院预约挂号、门诊充值、退款,大大节省了看病时间。后续还将上线评价、导诊、化验单推送、住院病人交费及退款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到超市排队去?” “到超市排队去!” 一声吆喝、一声应答。摁下按键,邻居吴奶奶和母亲已走进电梯里。不用说,两位老人又到超市排队去啦。  相似文献   

6.
在短短一个月内,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的499名职工就看了3000余次“病”,相当于每人每月看病6次。7月1日上午,顺德区卫生局正式向媒体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证实伦教医院存在违反社保政策和医疗管理规定的现象,该院的院长和分管社保的副院长已经被停职审查,政府也将对全区各级各类定点医疗单位进行全面检查,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7月2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7.
如果若干年后整理中国医改历史,2005年的仲夏肯定会被记入史册。2005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尖锐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总体讲改革是不成功的。”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2005年8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0%的人对10年来医疗体制方面的变化感到不满意。人们感觉看病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挂号难,为了看病,32.1%的人最早7~8点就到医院排队,23.2%的人凌晨5~6点去排队。另一个更关键、更重要的原因是“看病贵”。调查显示,89.8%的…  相似文献   

8.
“先看病后付费”不能忽视风险问题,从区域试点到全面推行,地区差异、群体差异等等,都是横亘面前的现实考验。作为一项带有公益色彩的改革,不能让医院独自承担风险,必须通过配套措施,加快医保全国统筹,建立个人征信系统,设立专项救助基金,实现政府、公众、医院的责任分担、风险共济。  相似文献   

9.
医院看病记     
“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些顺口溜表达了群众无钱看病、因病返贫的无奈与辛酸。不过,这仅是一个表象,事情的一个方面。某些医院的真实的谎言,更令无钱看病的百姓无奈与辛酸  相似文献   

10.
老人经常跑医院,因为体力有限,一天下来往往身心俱疲。其实不少老人看病时都走了弯路,要想做到“快好省”,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1.
11月1日起,上海各大医院全面实施预约挂号看病制,大多数医疗机构暂停与中介商的收费预约合作,一批三甲医院纷纷开通网络、电话、现场等多种预约渠道。记者连日调查后却发现,贩号现象比过去尤甚。实施预约后,稀缺的现场挂号名额,让“黄牛”身价飙升。  相似文献   

12.
彦宏 《职业》2011,(10):51-51
一次,河南打工妹姜玉凤在广州一商场排队买东西,到了晚上8点钟的时候,6个柜台前均已排了100多米长的队。后来她把自己的票卖给了别人,赚了15元“排队费”。此经历让她感到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都市里,银行、邮局、超市等场所都是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13.
一种为医疗机构雇用、专门到大中型医院蒙骗病号到雇主处看病的医托业,近几年来,在福建省泉州市悄然出现,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组织、有纪律、专业性较强的黑色职业。乡下进城的农民和外来打工者等弱势群体成为“黑心医托”的主要受害者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一毛钱 ——常州一位市民近日带孩子到常州第七人民医院看病,儿科主任徐莉仅为孩子开了5片价值一毛钱的药,且药到病除。这个“一毛钱处方”被病人家属誉为“世界上最便宜的处方”。  相似文献   

15.
立志从医身心俱累不言悔 1966年4月,朱小东出生在广西合浦的一个农村家庭,因父亲是老师,小小年纪就开始上学,“我很喜l炊学医。我13岁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当时在农村看病真的很难”,朱副院长回忆了自己选择从医的原因,“我舅舅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对自己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次我脚上长了一个脓肿,但到了医院医生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治好,这更加坚定了我学医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近日,年近七旬的刘老师在子女的陪同下,到医院配上了助听器。老人听力下降已经好几年了,可他始终没觉察,直到儿女发现老爷子跟人聊天费劲,说话声越来越大而且爱打岔,脾气也越来越急躁时,才动员他到医院看病。诊断结果为老年性耳聋。人岁数一大,耳朵就开始不太管用了。引起老年性耳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听觉系统的衰老。  相似文献   

17.
李颖  黄冲 《当代老年》2009,(10):12-13
“今年我还没吃上西瓜呢。”听到窗外卖西瓜的吆喝声,家住北京市石景山的李颖异老人叹了一口气。老两口已经很久没出门了,李老太腿脚不便,老伴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买菜看病都成了最艰难的事。要看病就直接上医院开一大堆药,买菜也只能买土豆、茄子等耐储存的食物。  相似文献   

18.
《上海科学生活》2003,(1):40-41
有许多上海的朋友都说.最怕看病.因为每看一次病都是对体力、耐心的考验……几乎所有上海医院的厕所都是蹲式的.据说是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染.但对虚弱的病人而言.简直是在接受一场体力的考验……医院的色泽还是沿袭多少年来的白色系.让人看着心口就堵得慌:再次挂号、看病、化验、付费、审核、取药.哪一项不需要排队等候?……如果医疗方面的症结还是没有彻底改善的话.我们上海人将为之脸红!……  相似文献   

19.
《老人天地》2013,(4):7-7
今年两会,“如何养老”,成为继空气污染、生态保护外,最热的议题。在全国政协官网今年选登的342份政协提案中,31份关注了“养老”,约占总数的1/10。人大代表也高度关注“养老困境”。看病:大城市二级医院改成老年医院如何解决老年病人看病难、住院难9全国政协委员郑静晨从“增加供给”的角度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在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增设“老年病区”科室,解决老年人“站不住、挤不动、等不及、住不上”的“四大难”;二是将部分大城市二级医院改造成老年医院,既可解决病人不足问题,又能最大限度利用医疗资源;三是将老年医院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新的分类,加大政府投入,独立建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13,(1):57-57
社工B问:我在医院做医务社工。社工办公室是开放的,有时服务对象到病房拿药,在等待排队的过程中也会顺便到社工办公室“坐坐”、“聊聊天”。但此时服务对象未必需要即时的辅导,社工花时间陪着他们聊天也不是,不陪着也不合适。我们一般会安排一个同事接待他们,这样正常的工作难免会受影响。这类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